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CT诊断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诊断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星形细胞肿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诊断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造影
  • 1篇造影诊断
  • 1篇张量成像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肿瘤

机构

  • 5篇牡丹江市第一...

作者

  • 5篇荀昭凯
  • 2篇张士明
  • 1篇马宝祥
  • 1篇王真刚
  • 1篇李亚娟
  • 1篇栾玉霞
  • 1篇马波
  • 1篇孟凡荣

传媒

  • 4篇牡丹江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鼻息肉的CT诊断
2002年
CT扫描是鼻息肉的最佳诊断方法之一.可准确了解病变范围、大小、鼻窦开口情况和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及变异.为鼻息肉术前准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解剖学依据.本文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鼻息肉患者进行分析讨论.
张士明荀昭凯栾玉霞
关键词:鼻息肉CT
弥散张量成像在星形细胞瘤的良恶程度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鉴别颅脑内星形细胞瘤级别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DTI检查影像资料,评价FA值、ADC值在鉴别颅脑内星形细胞瘤的低、高级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健侧对应区域的正常脑组织的信号的FA值、ADC值明显高于肿瘤瘤体实性区及肿瘤瘤体周边缘水肿区域,其测量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V级星形细胞瘤边缘区ADC值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中的FA值、ADC值能够鉴别颅脑内星形细胞瘤的低、高级别,并能够区分肿瘤组织与肿瘤周围组织。
荀昭凯孟凡荣马波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星形细胞肿瘤
8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荀昭凯
应用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表明,SCTA的检出率与DSA相仿,可以显示动脉瘤瘤体大小、瘤颈宽度及载瘤动脉,并且可任意旋转图像,多角度观察,能获得动脉瘤完整的形态及其与邻近血管、颅骨的空间解剖关系,为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
关键词: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结节性硬化的CT诊断(附5例报告)
2001年
马宝祥荀昭凯王真刚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CT诊断CT表现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2009年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9例,术前经胸部X线及CT平扫4例,另5例术前经胸部薄层增强CT,磁共振(MRI)检查,进行手术前诊断,术前异常血管发现及术中血管损伤对比。结果:术前经胸部X线,胸部CT平扫检查4例,术前诊断1例,发现异常血管1例,术中血管损伤2例,术前经胸部薄层增强CT,MRI检查5例,术前诊断4例,发现异常血管4例,术中均无血管损伤。结论:术前经胸部薄层增强CT,MRI检查对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异常血管发现及手术治疗提供解剖信息方面均优于术前仅经胸部X线及CT平扫检查.术前怀疑肺隔离症病人,除X线检查及常规CT平扫检查外,还应该采取其他影像学方法,特别是可以采用胸部薄层CT增强,MRI检查。
李亚娟张士明荀昭凯
关键词:肺隔离症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