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伯群
- 作品数:75 被引量:384H指数:1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开拓启蒙·改良生存·中兴融会——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历史发展三段论被引量:8
- 2007年
-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表现到底如何?应该不应该纳入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版图之中?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本期发表的范伯群教授的《开拓启蒙·改良生存·中兴融会》一文从三个不同阶段详细地阐述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几个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与不同特征,相信对于人们消除上述疑问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陈晓明先生的《现代性与当代文学史叙述》一文,试图在一种文学与历史构成的内在关系上来理解"现代性",亦即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理解当代文学的历史性问题。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当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和如何在历史叙事中给当代文学史定位的问题。问题提出的本身,便表示着作者乃至整个学界对于当代文学史"重整"的焦虑与期盼。蓝爱国先生的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弥平文学史内部的观念对峙从而使现代文学史成为一个成熟而稳定的人文学科。对于人们反思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史都提供了有益的观点与角度。值得高兴的是,青年学者冯鸽的文章是对本栏第七期中吴福辉先生《寻找多个起点,何妨返回转折点》一文的质疑与探讨。不论其观点是否令人信服,仅其质疑本身就值得人们欢迎,值得人们予以关注。
- 范伯群
- 关键词:现代通俗文学文学历史三段论现代文学史
- 中国大陆通俗文学的复苏与重建被引量:5
- 2002年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知识精英文学”是文学领域中的”借鉴革新派” ,而“市民通俗文学”则是“继承改良派”。他们各有自己的服务对象 ,也侧重地发挥文学多种功能中的“之一”功能。改革开放以后 ,通俗文学逐渐为文学大家庭所承认与接纳 ,也进入了文学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视野。
- 范伯群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通俗文学
- 报人杂感:引领平头百姓的舆论导向——以《新闻报》严独鹤和《申报》周瘦鹃的杂感为中心被引量:3
- 2013年
- 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兼报人的双重身份,过去并未为我们现代文学研究者所重视,他们既是作家和文艺刊物的编者,又是"新闻工作者","报人",他们办报纸副刊时对当时的社会热点或国家大事多加关照,往往能成为平头百姓的政治舆论导向。本文主要分析《新闻报》严独鹤和《申报》周瘦鹃的杂感,发现从袁世凯统治到蒋介石独裁,以他们三十多年所写的有针对性的杂感,对于引领平头百姓的舆论导向的意义,发挥过积极的能量。
- 范伯群黄诚
- 关键词:周瘦鹃舆论导向
- 论张资平的小说被引量:19
- 1996年
- 论张资平的小说曾华鹏,范伯群我们面对着的是这样一位作家:他曾是中国新文学发初期的重要社团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电是新文学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作者;他撰写了二十多部长篇小说,其数量在新文学作家中堪称第一;他的小说曾连续再版,例如《爱之涡流》出版半年就再版三次...
- 曾华鹏范伯群
- 关键词:长篇小说创作小说文体性爱描写创造社短篇小说
- 通俗作家对军阀混战罪行的谴责——以《政海》《甲子絮谭》为中心
- 2018年
- 张春帆的《政海》和包天笑的《甲子絮谭》从不同侧面描绘了直皖战争。《政海》描述了第一次直皖战争,《甲子絮谭》描述了第二次直皖战争;《政海》重点描绘了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甲子絮谭》则全景式地反映了江浙齐卢大战。在反映扰民害民方面,《甲子絮谭》远胜于《政海》;而描写正面交锋,《政海》则高于《甲子絮谭》。《甲子絮谭》的重点在于强调战争的残酷性。此外,1924—1925年间,俞天愤、严独鹤、程瞻庐、范烟桥、顾明道、江红蕉等人,也都以江浙大战为题材,写过相关的短篇小说。
- 范伯群
- 关键词:直皖战争包天笑
-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被引量:6
- 2014年
- “冯梦龙们”一鸳鸯蝴蝶派-网络类型小说——中国古今“市民大众文学链” 范伯群(苏州大学文学院):我觉得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明代的冯梦龙被称为“市民文学小说家”是不够的,明以后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市民社会越来越成熟,可是中国文学史中反而没有“市民文学”了。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疏漏,也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 范伯群徐斯年吴福辉陈建华关纪新
-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市民社会网络类型
- 还原一讨:面对面的学术论争——范伯群致汕头大学学报编辑部的一封信被引量:5
- 2005年
- 根据袁良骏先生的《“两个翅膀论”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再致范伯群先生》一文的观点,范伯群先生以书信的形式作了回应。认为袁先生对“两个翅膀论”质疑的观点已经多次发表,对立双方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多功能厅作了公开论辩,无需再辩。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他在中国文学馆论辩的“对话录”中的观点,摘录如下一、文学只有“多元共生”,才能满足全民中各种群体的需要。二、要分清通俗文学与庸俗文学的界线,庸俗文学总会打着通俗文学的招牌出现,应在分清的前提下予以批评或批判。三、由于普通老百姓对于通俗文学的爱好,我们就应该“因势利导”。四、想用一种文学例如“雅文学”将“俗文学”扫地出门是一种“无效劳动”。五、知识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教训都应总结。六、既然群众对文学有“多元共生”的需求,那么各种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中的优秀作品都有进入文学史的资格。
- 范伯群
- 关键词:学术论争中国现代文学通俗文学雅文学
- 新文学的先驱——论《黄衫客传奇》被引量:3
- 2014年
- 从陈季同与一般文士在不同出身、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地域等情况之下,从他很早受到欧西文学新思潮的影响,又运用了"言文合一"的语言和控诉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害"等三个方面,我们发现《黄衫客传奇》已具备了新文学的素质,以它的超前性,成为新文学的先驱。
- 范伯群
- 关键词:陈季同
- 新文学的先驱--论《黄衫客传奇》
- 本文就陈季同与—般文士在不同出身、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地域等情况之下,从他很早受到欧西文学新思潮的影响,又运用了'言文合一'的语言和控诉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害'等三个方面,论证他的《黄衫客传奇》已具备了新文学的...
- 范伯群
- 关键词:现代小说陈季同
- 文献传递
- 20世纪初通俗作家的现代性[两篇]——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
- 2009年
- 从晚清到五四,知识精英的雅文学与市民大众的通俗史学曾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时,就视通俗作家吴趼人等为同盟者.将大量的篇幅供通俗作家们发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声讨晚清官场腐败、社会腐朽等题材的小说.、而当通俗作家李伯元主持《绣像小说》时,知识精英作家别士(夏曾佑)在该刊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小说原理》的文章。
- 范伯群
- 关键词:作家通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新小说》文坛雅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