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镇华

作品数:73 被引量:429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金属学及工艺
  • 4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冶金工程
  • 10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3篇金属
  • 31篇陶瓷
  • 31篇金属陶瓷
  • 20篇基金属
  • 20篇基金属陶瓷
  • 20篇TI(C,N...
  • 15篇合金
  • 9篇硬质
  • 9篇硬质合金
  • 8篇模具钢
  • 6篇显微组织
  • 6篇相界
  • 5篇相界面
  • 5篇合金化
  • 5篇复合材料
  • 5篇钢结硬质合金
  • 5篇复合材
  • 4篇碳化物
  • 4篇力学性能
  • 4篇耐磨

机构

  • 50篇华中理工大学
  • 24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安徽工学院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水利电力...
  • 1篇武汉材料保护...
  • 1篇葛洲坝水电工...
  • 1篇安徽省机械科...
  • 1篇钢股份有限公...

作者

  • 73篇胡镇华
  • 28篇崔崑
  • 25篇崔昆
  • 17篇刘宁
  • 15篇张同俊
  • 15篇熊惟皓
  • 11篇赵兴中
  • 6篇吴强
  • 6篇刘灿楼
  • 6篇周凤云
  • 5篇李星国
  • 4篇乔学亮
  • 4篇杨君友
  • 4篇肖建中
  • 3篇施黎
  • 3篇郑勇
  • 2篇钱中良
  • 2篇肖建中
  • 2篇李国安
  • 2篇明文龙

传媒

  • 10篇华中理工大学...
  • 9篇硬质合金
  • 7篇材料导报
  • 6篇金属学报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理化检验(物...
  • 3篇兵器材料科学...
  • 2篇模具技术
  • 2篇钢铁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钢铁研究
  • 2篇金属热处理学...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特殊钢
  • 1篇模具工业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物理测试

年份

  • 5篇1998
  • 12篇1997
  • 7篇1996
  • 10篇1995
  • 12篇1994
  • 10篇1993
  • 8篇1992
  • 4篇1991
  • 5篇198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含量对基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1991年
对三种不同含碳量的基体钢做了强度和韧性的对比试验,并对钢中由于碳含量不同而引起宏观性能的变化从微观方面作出了解释。
胡镇华李炼崔昆
关键词:基体钢碳含量
Ti(C,N)基金属陶瓷热疲劳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采用热应变自约束型的Uddeholm法研究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TI(C,N)基金属陶瓷的热疲劳特性和一般金属材料不完全一样,在循环热应力的作用下,试样表面的应力集中处产生一条较直的热疲劳裂纹,增加循环周次,也很难形成网状裂纹;裂纹的扩展由快到慢最后完全停止,热疲劳裂纹具有沿相界面开裂的特征;几种试验材料中,40Ni金属陶瓷的热疲劳性能较好,韧性是影响Ti(C,N)基金属陶瓷热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
明文龙胡镇华肖建中周凤云
关键词:金属陶瓷力学性能热疲劳
GM钢在高强度螺栓滚丝轮上的应用被引量:1
1993年
时新型高强韧性耐磨钢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经使用表明较Cr12MoV钢制滚丝轮使用寿命最高可提高13倍以上。
李国安胡镇华余应福
关键词:工具钢滚丝轮螺栓
含氮金属陶瓷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9
1994年
综述了含氮金属陶瓷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氮化钛等硬质相的基本性质,含氮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以及碳氮比、粘接相体积分数和添加不同碳化物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
赵兴中郑勇刘宁胡镇华崔崑
关键词: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含氮
Mo、Ni含量与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7
1994年
本文研究了Mo、Ni含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Ni含量对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化学成分决定了组织和性能.
刘宁刘灿楼赵兴中胡镇华崔昆朱绍峰
关键词:化学成分金属陶瓷
非晶态金属粉末的制作
1993年
按液体急冷法、气相凝聚法、化学溶液反应法、固态反应法4部分对非晶态金属粉末制作中常见的以及近年来开发的一些方法的原理、特点、使用范围等作了简要的介绍。
李星国胡镇华崔崑
关键词:金属玻璃金属粉末
含20%Ni金属基陶瓷的热冲击疲劳被引量:4
1997年
研究了含20%Ni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热冲击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随循环温度的上升和冷却速率的加快,热冲击疲劳裂纹的形成孕育期缩短,裂纹扩展速率加快。缺口也使裂纹形成的孕育期缩短。观察还表明,热冲击疲劳断口中存在疲劳条纹。
徐根应刘宁许育东李健胡镇华崔昆
关键词:金属陶瓷断口形貌疲劳条纹
TiC-50Nb钢结合金相界面组织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对TiC-50Nb钢结合金的相界面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相界面结合状况。研究表明:Ti,Fe在相界面层具有成分梯度;适当增加Mo元素含量,可在TiC,Ti(C,N)硬质相周边获得包覆层组织;RE呈球状稀土化合物形式存在于TiC/钢基体的相界面上,对界面起净化作用;用高分辨电镜观察到因脱溶物M_2C引起的晶格条纹歪扭,由此产生二次硬化效应。研究结果为建立硬质材料的韧化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熊惟皓周凤云胡镇华
关键词:钢结合金硬质合金合金钢碳化钛
循环应变中钢的弹性模量损伤率的测定被引量:2
1989年
根据光滑拉压疲劳试验的循环加载滞后回线,分别测得5CrNiMo和5Cr2NiMoVSi钢住拉伸半周的初始弹性模量E_0,以及经不同循环周次Ni的受损弹性模量Eni。提出了低周疲劳过程中钢的弹性模量损伤率D的表达式,D值随循环应变幅和周次的增加而增加,弹性模量损伤率对疲劳损伤过程较敏感,该值可表征材料损伤的程度,是表示疲劳损伤的一种物理参量。
胡镇华肖杰轩
关键词:弹性模量损伤率
金属间化合物的非晶态微粉的新型制作方法
1引言自70年代首次用液态金属快速冷却法成功的获得了连续的非晶态金属薄带以后,非晶态材料的研究便广泛开展起来了,现在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工业材料应用在许多领域,目前非晶态合金的形状主要是薄带和薄膜,由于这两种材料在尺...
李星国胡镇华崔崑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