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
- 作品数:69 被引量:23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瞿秋白的诗被引量:3
- 2006年
- 瞿秋白的诗,历来研究的人不多,深入摸索的人更少。本文拟从贯通时序、跨越新旧纵横两条线索对瞿秋白的诗作一番历史的疏解与美学的诠释。瞿秋白的诗性人格或许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给我们展示更为复杂,更为逼真,也更具有审美的清晰度的瞿秋白全人。
- 胡明
- 关键词:瞿秋白诗作清晰度诗性
- 试论陈独秀的旧诗被引量:2
- 2001年
- 陈独秀的旧诗———严格说来可以认作为他的“诗史”———历来注意的人不多。本文拟对陈独秀的“诗史” :诗歌风貌、人事行藏及心理轨迹作一个轮廓的分析与梳理 。
- 胡明
- 关键词:旧诗诗歌风貌
- “五四”落幕中的陈独秀与胡适被引量:1
- 2003年
- "五四"前夕,全国文化教育界已经热浪滚滚,气象丕变,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思想新潮正汹涌鼓荡,弥漫全国。北京的莘莘学子,不仅争相阅读《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等杂志报刊,甚至连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那样的纯粹学术著作几乎都是人手一册,可见新文化运动深入人心的深度与广度。
- 胡明
-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北大
- 经典的当时与未来——重读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译介与诠释被引量:14
- 2007年
- 1931年瞿秋白受到无情打击并被拉下重要领导岗位后,乃全神贯注地留意文艺,即关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以及经典文本的研究。瞿秋白在上海系统地清理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体系的主要线索与经典文本,认真翻译并作了尽可能正确而清晰的阐发。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第一次得到完整、系统而正确的阐释。瞿秋白理解与阐释的这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体系以及结合中国文坛实际即"中国化推行"的一批文艺批评著述,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一波左翼文艺批评高潮,尤其是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内核结合后的中国化体系,其革命性与战斗力至少一直延伸到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尽管在文革中瞿秋白被批判,但他创立的这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中国版的思想内核却影响深远,与社会转型期沉重的历史意识形态思考一并撞击着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心灵。
- 胡明
- 关键词:瞿秋白文艺理论现实主义
- 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设计理念与终极追求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重温与思考瞿秋白30年代初倡导的'普洛大众文艺'的设计理念与终极追求,力求对三四十年代以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工农兵文艺、党的文艺及其衍生的概念口号及包孕的政治内容与政策走向作一个清晰的历史爬梳,以便为中国现代左翼文艺思潮的研究提供一点可靠的历史场景与有益的思想线索。
- 胡明
- 关键词:瞿秋白文艺理论左翼文学革命
- 经典的流播与纠察——瞿秋白译介普列汉诺夫文艺理论的历史是非被引量:5
- 2008年
-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史上最权威的先驱,瞿秋白在译介与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系统工程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普列汉诺夫"的工程点却留下了理论阐发与历史评估的一些误区,经典的流播与纠察发生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与猜测。瞿秋白对普氏文艺理论遗产以批判性意见为主干,他认为普氏文艺理论和美学上的错误主要在于"非辩证法的方法论"。他对普氏哲学理论体系的批判是其政治上或党派立场上的选择。历史地看,瞿秋白对普氏的评价比列宁的判断左了一层,也退了一步。艺术哲学与美学思维的背景追溯和知识辨析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 胡明
- 关键词:瞿秋白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哲学
- 陈独秀与国共第一次合作被引量:4
- 2003年
- 1924年初开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陈独秀与国民党左派的一场大胆尝试的政治戏剧。这场政治合作是陈独秀的又一次政治历练,使他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充满矛盾心理与性情痛苦。这是一段值得反思的历史。
- 胡明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
- 从“五四”到“无产阶级新五四”——瞿秋白“文化革命”情结剖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瞿秋白30年代初期提出的告别"五四"、超越"五四"、从"五四"走向"无产阶级新五四"的有关中国现代政治文化方向与程序的设计,不仅贯穿了他的文艺理论体系建构的核心思维,同时又蕴涵了他强烈的、狷急的政治革命诉求和深化文化革命的情结,从中国现代革命史与思想文化史的视角来看,这些涂抹了特定论争色彩的历史图景是意义深远的。
- 胡明
- 关键词:瞿秋白左翼文艺运动
- 文学才情与政治选择——重读《饿乡纪程》、《赤都心史》被引量:1
- 2006年
- 瞿秋白的《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是他闯入“五四”后文坛贡献出的两部厚重的文学精品。他的创作,本意是为了“革命”,为了救世思想的传播和一种崭新死界观及政治理念的鼓吹。他的“文学”才能多半是天赋的。他是一个政治和文学的混血儿,其两面无法分离:离开了政治,文学的瞿秋白就不可能在历史上完整地站立起来;而离开了文学,瞿秋白的政治形象是苍白、孤单,缺乏历史与人格魅力的。瞿秋白一生的事业进步是与新俄国紧紧捆在一起的,他选择走俄国道路,进入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事业是历史的选择。在介绍新俄、学习新俄、实行新俄这个大事业上,他是成功的一位。从文学视角披览其两部散文精品,让人最多感慨的是他一颗热血澎湃的赤心以及他展示这颗赤心的勇气与真诚。
- 胡明
- 关键词:瞿秋白《饿乡纪程》
- 《胡适思想与中国文化》自序被引量:1
- 2004年
- 这本书是我近些年来研究胡适有关思想文化的文章的结集。“思想文化”在书名中被拆成两节:“胡适思想”和“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很好理解,无须多说;而“胡适思想”的解题则需要费些笔墨。50年代我们曾掀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千军万马,口诛笔伐,几千万文字进入历史档案。
- 胡明
- 关键词:中国文化历史档案自序思想文化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