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云
- 作品数:28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轻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多目标决策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8
- 2005年
-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键。针对日趋短缺的淡水资源,提出了其可持续利用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并举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旨在为决策者提供淡水利用规划的依据。
- 胡文云
- 关键词:多目标决策模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决策者水利淡水
- 磷复肥造粒染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应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复肥造粒染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应用方法,以磷复肥造粒染色剂的总重量计,该磷复肥造粒染色剂包括:聚乙烯醇树脂5‑10wt%、聚乙烯吡咯烷酮1‑3wt%,余量为萘系磺化甲醛缩合物。本发明的磷复肥造粒染色...
- 胡文云黄岚胡纯
- 文献传递
- 磷复肥包裹染色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磷复肥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复肥包裹染色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磷复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肥技术领域。所述磷复肥包裹染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蒽磺酸甲醛缩合物溶液;制备聚乙烯醇树脂溶液;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将蒽磺酸甲醛缩合物溶液、聚...
- 胡文云
- 文献传递
- 羟基聚合铝铁混凝剂处理乳化油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氯化铁和硫酸铝为原料,采用铝铁混合溶液加碱聚合这种新工艺,合成出一种新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羟基聚合铝铁(HPAFC)。考察了HPAFC对乳化油废水的混凝性能,具体影响因素有投加量,pH值,温度,水力条件等。单因素实验结果证明,各因素的最佳取值分别为:投加量为70 mL/L,pH值为7,混合转速为150 r/min,混合时间为1 min,反应转速为40 r/min,反应时间为15 min。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HPAFC混凝剂性能的最佳组合条件为:投加量为70 mL/L,混合转速为120 r/min,反应转速为20 r/min,反应时间为5 min。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混合转速>投加量>反应转速>反应时间。
- 胡文云严云飞
- 关键词:混凝剂乳化油混凝性能
- 蓖麻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工艺条件及性能被引量:1
- 2012年
- 以蓖麻油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通过皂化,酯化合成蓖麻油酸三羟酯,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条件为:蓖麻油与三羟甲基丙烷的摩尔比为5∶4,,催化剂用量为蓖麻油酸质量的0.5%,反应温度180~200℃,反应时间4 h.生成的蓖麻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为黄色透明液体,产率为86.48%,用红外光谱进行了定性分析,证明了目标产物的存在,采用了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其热稳定性,采用了运动粘度测定仪研究了其粘温性能.结果表明:其润滑性能、热稳定性、粘温性能满足工艺润滑油基础油的要求.
- 焦体胡文云唐志辉周诗磊邹晨
- 关键词: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
- 蓖麻油用作轧钢工艺润滑油性剂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对蓖麻油作为轧钢工艺润滑油性剂的主要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运动黏度测定仪研究了其黏温性能,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采用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并考察了其水解安定性。结果表明:蓖麻油作为轧钢工艺润滑油性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清净性能以及水解安定性。
- 李向钰胡文云满家鑫刘美
- 关键词:蓖麻油轧钢油性剂润滑性
- 聚硅酸硫酸铝絮凝剂去除生活污水中磷的研究
- 2016年
- 以硅酸钠(Na Si O3·9H2O),硫酸铝(Al2(SO4)3·18H2O)和硫酸为原料合成了聚硅酸硫酸铝(PASS)絮凝剂,对PASS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表征。考察了PASS对生活污水中磷去除的性能,具体的影响因素有:絮凝剂投加量,絮凝过程水力条件,污水的p H值和温度等。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最佳取值分别为:投加量为10.0 g/L,污水的p H值为5,污水的加热电压为40 V,絮凝过程的混合转速为150 r/min,混合时间为2 min,絮凝过程的反应转速为100 r/min,反应时间为20 min,絮凝过程的沉降时间为50 min。在单因素影响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ASS絮凝剂对生活污水中磷去除的性能的最佳组合条件为:投加量为15.0 g/L,p H值为5,混合时间为1min,反应转速为100r/min;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p H值>投加量>混合时间>反应转速。
- 胡文云杨春林
- 关键词:聚硅酸硫酸铝絮凝剂除磷
- 蓖麻油酸季戊四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以蓖麻油和季戊四醇为原料,通过皂化,酯化合成蓖麻油酸季戊四醇酯,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条件为:蓖麻油与季戊四醇的摩尔比为1.1∶1,催化剂用量为蓖麻油酸质量的0.5%,反应温度180—200℃,反应时间4h.生成的蓖麻油酸季戊四醇酯为黄色透明液体,产率为89.12%,用红外光谱进行了定性分析,证明了目标产物的存在,采用了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其热稳定性,采用了运动黏度测定仪研究了其黏温性能。结果表明:其润滑性能、热稳定性、黏温性能满足润滑油基础油的要求。
- 焦体胡文云唐志辉周诗磊邹晨
- 关键词:蓖麻油季戊四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
- 改性花生壳吸附废水中Cu^(2+)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本研究以花生壳为原料,经柠檬酸处理后制备成改性花生壳,探究其对废水中重金属Cu^(2+)的吸附规律。经纳米粒度仪测定得到花生壳比表面积是0.51 m2/g,平均径为5.64μm。通过SEM对样品形貌进行观察,发现样品的外表面粗糙,含有丰富的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多孔结构,有利于铜离子的吸附。通过改性花生壳对含铜废水的一系列吸附试验,可得改性花生壳对铜的吸附量大,吸附等温线服从弗雷德里希吸附等温式,且单因素试验结果依次是:投加量为0.5 g时去除率为98%,反应时间1 h去除率为93%,pH>5去除率达到90%以上,铜离子初始浓度为10 mg/L去除率达到98%。根据单因素影响显著的三个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其结果如下:影响从小到大为铜离子初始浓度、pH、改性花生壳的投加量。其最佳水平组合为:pH值为6,改性花生壳的投加量为0.8 g,铜离子初始浓度为10 mg/L。
- 胡文云赵楠
- 关键词:花生壳铜离子吸附等温线正交实验
- 混合脂肪酸多元醇酯的合成被引量:6
- 2004年
- 以混合脂肪酸、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出混合脂肪 酸多元醇酯,对产物进行了理化指标、润滑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测试,并与传统的油酸二元醇酯 进行比较。
- 胡文云
- 关键词:酯化反应润滑剂三羟甲基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