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和
- 作品数:27 被引量:159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玉米姊妹系的选育与利用被引量:6
- 1992年
- 对同一基本株自交产生的姊妹系及其姊妹种以及由此组配的普通单交和改良单交的若干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姊妹种应从早代(S_2或S_3)分离产生,利用S_2代姊妹种制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制种产量,主要是行粒数和穗粒重两因素的明显优势所致。改良单交性状的整齐度和产量可以保持与普通单交基本一致。
- 刘宗华陈伟程罗福和陈绍江季良越胡彦民季洪强
- 关键词:玉米姊妹系选育
- 玉米ms和y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测定
- 1990年
- 利用雄性不育、黄色胚乳的F546与白色胚乳自交系杂交的F_2代群体以及测交群体测定出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与胚乳颜色基因y间的交换值约为5%。这一结果表明,前人提出的利用ms—y基因系统进行玉米种子生产不需去雄的方案很难实施。
- 季良越罗福和胡彦民
- 关键词:雄性不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测交交换值
- 玉米S_2代姊妹种间遗传潜力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对来自85433一个基本株的姊妹系组配的4个S_2代姊妹种的增产潜力及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_2代姊妹种间增产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其增产幅度为14.76%~83.08%。扩大了早代姊妹系间遗传变异的选择范围,可进一步发挥姊妹种高产制种的优势潜力。4个S_2代姊妹种与对应姊妹系各自和彼此之间的产量配合力效应一致。
- 刘宗华陈伟程罗福和季良越汤继华胡彦民黄西林季洪强李大良
- 关键词:玉米姊妹系配合力杂种二代
- 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主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被引量:7
- 1997年
- 用C组的CⅠ和CⅢ亚组不育胞质的5个不育系和2个恢复系为材料,以17个涉及第9染色体和不同染色体臂的糯粒易位系为工具,测定了恢复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试验结果表明,恢复系A619和广102携带1对恢复主基因,位于第7染色体长臂外端,与易位系T79a的断点连锁,它能恢复CⅠ和CⅢ亚组胞质不育的花粉育性。还讨论了C组不同亚组胞质不育的恢复性反应和恢复性遗传的复杂性。
- 黄西林罗福和胡彦民刘宗华季良越季洪强田贵军
- 关键词:玉米染色体定位易位三系配套
- 玉米姊妹系间杂种优势及不育化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对4个不同材料各一个基本株自交产生的姊妹系及其姊妹种、以及由此配成的普通单交种和改良单交种的若干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1)利用早代姊妹种(S2或S3)进行制种,可以提高制种产量60%以上,有的材料S2代姊妹种的制种产量甚至成倍增加。不同材料相同世代的姊妹种间增产幅度不一。2)同一材料不同S2代姊妹种间增产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其增产幅度为1526%~83.96%。扩大早代姊妹系间遗传变异的选择范围,可进一步发挥姊妹种高产制种的优势潜力。3)4个S2代姊妹种与对应姊妹系各自和彼此之间的产量配合力效应相一致,保证了改良单交的产量和整齐度与普通单交种相近。4)与不育胞质相结合,既可提高制种产量,又可确保种子质量,进一步拓宽改良单交种的利用前景。
- 刘宗华黄西林杨超英胡彦民季洪强汤继华季良越罗福和陈伟程
- 关键词:玉米姊妹系杂种杂交制种
- 玉米改良单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 1996年
- 概述了我国玉米改良单交技术的原理、应用效果及改良单交种的选育方法、产量预测、生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 胡彦民罗福和
- 关键词:玉米姊妹系改良单交种
- 玉米C群不同亚群雄性不育胞质对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C小种侵染的病理反应研究被引量:7
- 1995年
- 以10套同核异质(N、C、Rb、ES)品系及Cms-C胞质背景的3个杂交种(F1)为试材.对田间观测的4个病理指标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除乳熟期病情指数外,其余3个病理指标的结果显示出C小种对C群CI亚群雄性不育胞质具有专化性侵染的特点.但在不同病理指标、不同核型之间所表观的专化性程度却有较大差别;CⅡ、CⅢ亚群胞质无专化侵染现象.(2)C小种的致病力小于T小种.
- 李大良陈伟程罗福和季良越刘克明苏海马春红
-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 玉米改良单交种选育方法的研究——Ⅱ.姊妹系和姊妹种的配合力研究被引量:11
- 1995年
- 以GriffingⅡ双列杂交试验和NCⅡ遗传交配试验,测定玉米8个姊妹系及其28个姊妹种的一般配合力,结果两者基本一致。玉米姊妹系的一般配合力是一种遗传特性,它既可遗传给其组成的姊妹种,又能通过姊妹种遗传给其组成的改良单交种;姊妹种的一般配合力与其双亲姊妹系一般配合力均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并呈密切相关,这阐明了改良单交种与其对应的普通单交种相似的原因,并为改进和简化改良单交种选育程序提供理论依据。选育改良单交种,应以姊妹系和姊妹种的一般配合力为主,其次是特殊配合力方差。
- 罗福和路凤银季良越胡彦民黄西林刘宗华季洪强
- 关键词:玉米姊妹系姊妹种改良单交种配合力
- 玉米姊妹系配合力遗传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姊妹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亲本姊妹系的均值,单株产量、千粒重等也都有所提高,差异均极显著。8个性状相比,单株产量、穗长、行粒数更为突出。玉米姊妹系的一般配合力可遗传给其组配的姊妹种,应作为选育优良姊妹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 路凤银罗福和姜俊
- 关键词:玉米姊妹系配合力杂种优势
- 玉米ms和y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测定被引量:2
- 1989年
- 利用雄性不育、黄色胚乳的F_(546)与白色胚乳自交系杂交的F_2代群体以及测交群体测定出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 与胚乳颜色基因y 间的交换值约为5%。这一结果表明,前人提出的利用ms—y 基因系统进行玉米种子生产不需去雄的方案很难实施。
- 季良越罗福和胡彦民
- 关键词:雄性不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测交交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