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燕 作品数:7 被引量:1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46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HP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中以持续高热、肝脾肿大为突出表现,其余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呼吸系统症状、多浆膜腔积液、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出血、皮疹。实验室检查以肝功能损害最为突出,其次为骨髓有噬血细胞现象、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因分析显示,感染相关性HPS占63.4%,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最多。结论根据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雷素华 陈秋蓉 章小燕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护理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体表测量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2013年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术因其操作简便、安全及穿刺成功率高,并且可避免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及导管可留置时间长(7 d至1年)[1]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目前,对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PICC置入长度体表测量多沿用成年人的方法,即于术肢手臂外展90°,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后,反折至第3肋间.此法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并不完全适用.目前国内对PICC置入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在成年人及新生儿领域均有较多研究[2-6].本研究旨在探讨PICC置管术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的体表测量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雷素华 赵秀芳 马晶晶 张静 章小燕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 学龄前儿童 体表测量 婴幼儿 PICC置管术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PICC置管体表测量方法探讨 :探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PICC置管体表测量的最佳方法.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89例PICC置管婴幼儿及学龄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在总结文献资料及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设定了两种体外测量方法.方法一:... 雷素华 赵秀芳 马晶晶 张静 章小燕关键词:儿童患者 体表测量 明胶海绵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观察 章小燕医用弹力网套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弹力网套,包括能够收缩的且成网状的环形本体,环形本体中空,环形本体外侧设有一个用于储存医用PICC辅助延长管头的保护套。该医用弹力网套外侧设置有一个保护套,其中环形本体可以将PICC导管包裹紧贴在手... 雷素华 魏华 张静 马晶晶 王皎 章小燕 代红菊文献传递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体表测量方法及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体表测量方法及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共2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7例(53.7%),女118例(46.3%);年龄6个月~16岁,平均(6.33±3.76)岁;婴幼儿48例(18.8%),学龄前患儿104例(40.8%),学龄期及青春期患儿103例(40.4%),患儿均在进行化学治疗前安置PICC导管。婴幼儿组采取方法1: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的PICC置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学龄前期组采取方法2: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再加1 cm的PICC置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学龄期及青春期组采取方法 3: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再加2 cm的PICC置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比较每组预置长度与最适长度(最适长度=实际置入长度+PICC尖端至上腔静脉下1/3段中点的垂直距离)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影响PICC置管最适长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患儿测得的预置长度与最适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及青春期组测得的预置长度与最适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身高、术肢臂围、穿刺侧、穿刺静脉、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至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处的垂直距离(距离1)5个因素为影响最适长度的相关因素。结论 儿童PICC体表测量方法不应完全延用成人的测量方法,可运用方法1、方法2分别对婴幼儿、学龄前期患儿组进行PICC置管前体表测量。 马晶晶 雷素华 赵秀芳 张静 章小燕关键词:不同年龄阶段 儿童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体表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