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玉龙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稻麦
  • 2篇田间
  • 2篇土壤
  • 2篇农业机械
  • 2篇装卸
  • 2篇小麦
  • 2篇小麦种
  • 2篇小麦种植
  • 2篇卸料
  • 2篇料槽
  • 2篇麦种
  • 2篇秸秆
  • 2篇耕作
  • 2篇肥料
  • 2篇不同耕作
  • 1篇稻茬
  • 1篇稻茬田
  • 1篇稻麦轮作
  • 1篇底座
  • 1篇碟片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程玉龙
  • 6篇张礼钢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业工程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撒肥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撒肥机,其包括底座、相对固定地设置在底座上的肥料箱、设置在肥料箱内的底部的组合式碟片排肥器以及为撒肥机提供动力的动力驱动装置。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撒肥机还包括设置在肥料箱内的中部的防压实组合式搅拌...
张礼钢程玉龙孙少华朱斌朱威威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撒肥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撒肥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的集料箱由箱体和下仓室构成,下仓室的上端与箱体底面之间夹有C形垫片柄安装卸料调节板,卸料调节板具有与箱体底面漏料孔相对应的卸料孔,下仓室的底部延伸出的出料槽下方安...
程玉龙张礼钢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撒肥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撒肥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的集料箱由箱体和下仓室构成,下仓室的上端与箱体底面之间夹有C形垫片柄安装卸料调节板,卸料调节板具有与箱体底面漏料孔相对应的卸料孔,下仓室的底部延伸出的出料槽下方安装撒...
程玉龙张礼钢
文献传递
稻麦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被引量:7
2014年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都有着积极影响,它也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秸秆还田是恢复和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本途径。阐述了我国稻麦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并按照秸秆还田的深度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分析,从中梳理出秸秆还田作业机的发展历程和方向,并对今后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程玉龙张礼钢
关键词:秸秆还田稻麦有机质
稻茬田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方式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总结分析稻茬田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方式的应用情况,针对其中两种较为典型的秸秆还田作业方式,就土壤容重和紧实度两个指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稻麦轮作田普遍存在上松下实的情况,而且下层土壤的紧实度已达到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和限制增产的程度。在满足作业方式简捷高效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和试制样机,对如何降低土壤紧实度进行了初步试验与探究,证明了在稻秸秆全量覆盖的情况下,实行少免耕播种能够保证小麦的播种质量。
程玉龙张礼钢翟步顺缪昌根
关键词:小麦耕作土壤容重紧实度作业方式
稻麦区典型机械化耕种模式试验与研究
水稻和小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种粮食作物,稻麦轮作是我国最重要的耕作制度之一。目前,稻麦轮作区仍是以旋耕细耙等表土耕作措施为主,存在能耗大、效率低、成本高、土壤作业程序多、耗费时间长等诸多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通过不同...
程玉龙
关键词:稻麦轮作土壤理化性质施肥管理
文献传递
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措施的对比被引量:1
2015年
试验共设置稻秸秆半量耕翻还田(THS)等6种不同处理,通过小区试验比较小麦不同耕作措施的作业效果,并结合不同稻秸还田量分析其对小麦播种深度、田间密度、根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处理的播种深度差异不显著,均能完成播种作业;少免耕、秸秆覆盖还田能够促进小麦分蘖,可适当减少用种量;土壤耕翻有利于小麦根系前期生长,后期则不如土壤少免耕种植;长期进行浅旋耕作业已成为限制小麦产量的因素之一,应大力发展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择期进行深松或深翻处理更有利于小麦增产。
程玉龙张礼钢翟步顺缪东平包金峰缪昌根
关键词:耕作秸秆小麦播种深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