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楠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接受适形调强放疗后发生头颈淋巴水肿的63例鼻咽癌患者为发生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适形调强放疗后未发生头颈淋巴水肿的63例鼻咽癌患者为未发生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2组性别、年龄、同步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放射性皮炎、临床分期等信息,分析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后头颈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剂量、颈部淋巴结清扫、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与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后发生头颈淋巴水肿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疗剂量>60 Gy、采用颈部淋巴结清扫是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后发生头颈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是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后发生头颈淋巴水肿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后发生头颈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结合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控,降低头颈淋巴水肿发生风险。
- 王艳丹程楠史保院吴大鹏
- 关键词: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
- T1期声门区喉癌手术前后喉功能变化的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价T1期声门区喉癌手术前后患者喉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喉部分切除术的28例T1期声门区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患者嗓音情况,术后观察患者的喉形、发音及功能的变化情况,评估T1期声门区喉癌手术前后患者喉功能变化状况。结果2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达到I期愈合,术后1周拆除颈部缝线。术后2个月、6个月,患者噪音参数Shinmmer分别为(4.11±0.55)%、(3.00±0.72)%,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9、13.398,P〈0.05);术后2个月、6个月,患者噪音参数NNE分别为(-9.27±1.41)dB、(-13.22±3.40)dB,同样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19、16.443,P〈0.05)。结论对T1期声门区喉癌患者采取喉部分切除术方案治疗,疗效显著,可确保患者术后发声质量,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喉功能,值得推广。
- 程楠
- 关键词:喉癌手术声门喉功能
-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 分析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OM)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放疗后发生ROM的NPC患者86例作为发生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放疗后未发生ROM的NPC患者86例作为未发生组,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2组性别、年龄、吸烟史、文化水平、口腔卫生情况、服用抗生素等资料,分析NPC患者放疗后发生ROM的影响因素。结果 BMI指数、有无吸烟史、饮酒史、化疗史、口腔卫生情况、口腔PH值、有无服用抗生素、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是影响NPC患者放疗后发生ROM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4 kg/m^(2)、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化疗史、口腔卫生较差、口腔PH值≤7.0是NPC患者放疗后发生ROM的危险因素,服用抗生素、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是NPC患者放疗后发生ROM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NPC患者放疗后发生ROM的影响因素较多,吸烟、饮酒、肥胖、口腔卫生不理想等均可对放疗后发生ROM产生不利影响,临床应及早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ROM的发生,改善预后。
- 王艳丹程楠史保院吴大鹏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影响因素
- 浅议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
- 2014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干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放疗时未采取临床干预,观察组在放疗初期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的鼻窦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的鼻窦炎发生率分别为32.0%、72.0%、28.0%和28.0%、52.0%、20.0%,观察组鼻窦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鼻窦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初期便临床干预,可有效降低放疗后鼻窦炎发生率。
- 程楠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鼻窦炎临床干预
- 手术治疗鼻部基底细胞癌13例
- 2008年
- 目的探讨鼻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及修复方法。方法我院对收治的13例鼻部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并根据美学原理对手术创面进行修复。结果13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均达到Ⅰ期修复。随访1~3年,无复发,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鼻部基底细胞癌的首选方法。术后采取合适的修复方式,如拉拢缝合、局部皮瓣转移及耳后皮瓣移植,可获得良好效果。
- 程楠刘长秀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