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障
  • 2篇疗效
  • 2篇巩膜
  • 2篇后巩膜
  • 2篇后巩膜加固
  • 2篇白内障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血管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植入治疗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机构

  • 5篇郑州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秦玉芝
  • 2篇唐文建
  • 2篇刘建君
  • 2篇尹娟娟
  • 2篇陈梦平
  • 1篇田军
  • 1篇陈鹏
  • 1篇杨潇远
  • 1篇张晓利
  • 1篇荆文涛

传媒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后巩膜加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PSR)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48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PSR术,1个月后再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3、6、12个月随访,进行验光、眼轴等检查。结果屈光度:PSR术前分别(-18.5±5.21)D和(-17.15±6.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aco与IOL术后1、3、6、12个月分别为(-0.75±1.21)D、(-0.80±0.89)D、(-0.86±0.95)D、(-0.95±0.7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PSR手术前后分别为(30.21±1.04)㎜和(30.10±0.9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2个月眼轴为(30.15±1.64)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先进行PSR术控制眼轴延长,再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改善视力,矫正屈光,减少术后并发症。
唐文建尹娟娟陈梦平秦玉芝
关键词: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后巩膜加固术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
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注气术治疗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伴黄斑裂孔的观察
秦玉芝田军
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加视网膜光凝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与小梁切除加睫状体及全周视网膜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至2009年28例(28眼)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其中,对15例(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实行玻璃体切割加视网膜光凝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13例(13眼)NVG患者行小梁切除加睫状体及全周视网膜冷凝术。结果术后1周和2个月冷冻组炎症明显重于青光眼阀组,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回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两组眼压〉21mm Hg的患者分别为青光眼阀组28%,冷冻组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两组视力变化比较,青光眼阀组明显优于冷冻组(P〈0.01)。结论玻璃体切割加视网膜光凝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NVG即能及时降低眼压,又能提高视力是治疗NVG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小梁切除+睫状体及全周视网膜冷凝术是治疗NVG的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刘建君杨潇远秦玉芝
关键词:AHMED青光眼阀小梁切除
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6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晶状体脱位的不同类型和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包括晶状体囊内摘除、超声乳化吸除、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晶状体切除,同时视不同的病情联合相应的手术方式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抗青光眼手术(小梁切除或青光眼减压阀植入),人工晶体Ⅰ期或Ⅱ期植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或睫状沟缝合固定)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Ⅰ期或Ⅱ期植入人工晶体,其中Ⅰ期植入26例,包括后房型人工晶体20例和睫状沟缝合固定6例;Ⅱ期植入10例(睫状沟缝线固定)。高眼压患者术后眼压均获得控制,10例视网膜脱离者完全复位。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6例(44.4%)视力≥0.3。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应根据晶状体脱位的不同类型和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或联合手术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刘建君秦玉芝唐文建荆文涛
关键词:晶状体脱位外伤性手术
压贴球镜在婴幼儿白内障术后的应用
2010年
目的评价压贴球镜在婴幼儿白内障术后屈光矫正及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为4~26个月的先天性白内障婴幼患儿21例38眼,均在全麻下行白内障抽吸+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毕全麻下检影验光,术后1周给予压贴球镜联合框架镜矫正屈光不正并联合弱视治疗,随访6~12个月,采用视力卡法检查视力,观察术眼基本情况,戴镜的依从性等。结果 (1)视轴区保持透明36只眼(94.7%),白色纤维化样混浊2只眼(5.3%),经再次前段玻璃体切除后视轴恢复透明。瞳孔轻度上移3只眼(7.9%),虹膜轻度后粘连2只眼(5.3%)。(2)能坚持戴镜,依从性好者18例(85.7%),不能坚持戴镜,依从性差者3例(14.3%)。(3)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明显高于术后1周矫正视力(2=56.80,P=0.00)。(4)术毕检影屈光度为+13.0~+20.0D,平均(+16.34±1.65)D。结论压贴球镜在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应用具有镜片轻、薄,成像清晰,使用方便,依从性好等特点,术后及时屈光矫正联合弱视治疗有利于促进视觉发育,重建视功能。
陈梦平秦玉芝陈鹏张晓利尹娟娟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