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俊玲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肝疫苗接种后10~14岁高年龄儿童HBV相关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后10~14岁高年龄儿童血清学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某院就诊的238例10~14岁高年龄儿童患者的血液样本,使用罗氏Roche Cobas s201及配套试剂,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HBsAb和HBcAb,对HBsAg阳性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检测,并对其进行随访复检HBsAg、HBsAb和HBcAb等血清学指标。结果238例儿童患者中,血清学模式以HBsAb阳性和全阴为主,分别为152例和43例,占比分别为63.87%和18.07%。血清学模式HBsAg合并HBcAb中的3例HBsAg阳性高年龄儿童中,2例成功随访,结果均发生血清学阳性转换。病例一在随访257 d时HBsAg转阴,HBsAb和HBcAb转阳,HBV DNA转阴。病例二在随访315 d时HBV DNA及HBsAg阳性未变化,HBcAb转阳。结论对高年龄儿童定期检测HBV感染标志,提倡对HBsAg阴性且HBsAb低于10 mIU/ml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以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与流行。
- 郝雪涛王立华胡丽敏任晋峰祝俊玲王建敏
-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
- 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对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方法选取44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通过实施有效护理措施,促使病情的好转和康复。结果在有效护理措施的配合下,44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经抗感染得以有效治疗,且无死亡病例发生,治愈后均顺利出院。结论对于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使患儿病情的好转和康复,对并发症的减少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 祝俊玲
- 关键词: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护理
-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及血气乳酸在儿童重/危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预警(PEWS)评分联合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血气乳酸在儿童重/危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26例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组(162例)和危重症组(64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差异,并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EWS评分与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血气乳酸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的临床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PEWS评分升高、血气乳酸水平升高、每搏量(SV)下降、心输出量(CO)下降、外周血管阻力(SVR)增加属于危重症流感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由此构建的预测模型方程为:PI=-6.892+1.425×(PEWS评分)+1.286×(血气乳酸水平)-0.897×(SV)-0.965×(CO)+0.982×(SVR);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95%CI:0.652~0.975),敏感度为91.97%,特异度为68.95%,临床验证模型预测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82.50%,预测整体准确率为83.77%。结论 PEWS评分与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血气乳酸结果相结合在预测重/危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良好值,对临床制定和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任华祝俊玲郝强郭巧伟王美玲
-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
- 肺炎心力衰竭患儿内皮素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婴幼儿肺炎并发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时内皮素(E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BG)等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探讨该阶段血管内皮功能、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05-12—2006-8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儿科就诊的肺炎及肺炎并发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婴幼儿20例作为对照组,均抽血检测ET、D-dimer、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值。结果各组间ET、D-dimer、FBG、APTT存在统计学差异,心衰程度越重,ET、D-dimer、FBG越高,APTT越低,其中以肺炎并发重度心衰组明显,ET与D-dimer间呈正相关(r=0.42,P<0.01);D-dimer与FBG间也呈正相关(r=0.30,P<0.01)。结论婴幼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时存在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
- 李润英祝俊玲王立华徐宝元郑肖玲
- 关键词:肺炎心力衰竭内皮素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 万托林、必可酮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 2005年
- 王立华祝俊玲徐宝元史风霞
- 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内皮素、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变化的意义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研究婴幼儿肺炎并不同程度心力衰竭(心衰,HF)时内皮素(E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bg)等变化及其联系,探讨该阶段血管内皮功能、凝血、纤溶功能变化。方法选择肺炎及肺炎并HF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婴幼儿20例作为对照组。均抽血检测ET、D-dimer、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各组ET、D-dimer、Fbg、APTT有差异。心衰程度越重,ET、D-dimer、Fbg越高,APTT越低。其中以肺炎并重度心衰组明显,ET与D-dimer呈正相关(r=0.42P<0.01);D-dimer与Fbg亦呈正相关(r=0.30P<0.01)。结论肺炎并HF婴幼儿存在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凝血、纤溶系统激活;ET、D-dimer、Fbg增高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
- 李润英祝俊玲王立华徐宝元郑肖玲
-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内皮素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措施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儿病毒心肌炎的发病情况,并分析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以探讨优质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期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2组,总结观察组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在护理上加强了心理护理,实施优质的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情况较好,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率达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掌握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理行为变化特点,加强护理指导,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 祝俊玲
-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理行为护理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方法对8例ALL患儿进行56次HD-MTX治疗,MTX剂量3 g/m2,同时水化碱化4 d,滴注MTX 36 h后开始四氢叶酸钙解救,首剂30 mg/m2,以后15mg/m2,1次/6 h,共8次。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接受HD-MTX治疗8例中,出现骨髓抑制(26/56次)占46.4%,消化道反应(24/56次)占42.9%,肝功能损害(13/56次)占23.2%,黏膜损害(12/56次)占21.4%,感染(5/56次)占8.93%,皮疹(3/56次)占5.36%,心脏损害(2/56次)占3.57%,出现肺弥漫性间质性浸润影、头痛各1例。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D-MTX疗程前后差异无显著性。随访8例ALL,仅1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该例为高危儿,发生时间为骨髓缓解(CR)后12个月。结论在基层医院不具备MTX监测及层流室条件下,只要在化疗前准备工作完善,水化碱化合理,四氢叶酸钙解救及时,HD-MTX治疗仍是安全可行的。
- 王立华徐宝元祝俊玲周海华
-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分析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急救上的护理指导、家庭预防以及院前的抢救。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儿科急救的10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本院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供氧、降温、防治脑水肿以及有效地控制抽搐等。结果经过我院及时有效地院前抢救以及住院期间的护理,这10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都取得好转,没有再次发生热性惊厥。结论通过临床实践,可知小儿处于高热惊厥时,如果能够获得医院及时有效地抢救以及住院期间合理有效地护理,能够大幅度降低小儿热性惊厥者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 祝俊玲
-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院前急救护理
- 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在临床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通过实验的方式,探讨医院信息化建设在临床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0年1月开始,我院通过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的方式,在护理和临床管理的工作中充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加强护理工作平台的建设,有效地完善信息化体系。主要包括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护理后勤系统、静脉配药中心系统等等,综合分析在信息化管理实施以后医院护理和临床工作改变的情况。结果:医院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护理信息化建设在临床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以后,患者交费以及取药时间明显的缩短、工作人员免除了外勤时间,提供有效服务的时间增加,有利于不断地提升护理的工作质量。结论: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有效的应用到临床及护理管理工作中以后,有利于不断地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管理的水平,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高效优质的服务。
- 郭冰蕊左爱芳祝俊玲杨鸿芳尤素伟
-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