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菲菲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日本龟蜡蚧
  • 4篇蜡蚧
  • 4篇龟蜡蚧
  • 3篇炭疽
  • 3篇炭疽病
  • 3篇黄瓜
  • 2篇诱导抗病
  • 2篇诱导抗病性
  • 2篇炭疽病菌
  • 2篇提取物
  • 2篇种群
  • 2篇抗病
  • 2篇抗病性
  • 2篇黄瓜炭疽病
  • 2篇黄瓜炭疽病菌
  • 2篇病菌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抑菌

机构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 2篇石家庄市农业...

作者

  • 8篇田菲菲
  • 3篇蒋继志
  • 3篇梁隐泉
  • 3篇王树桐
  • 3篇高宝嘉
  • 2篇孙明清
  • 1篇马晶晶
  • 1篇张凤巧
  • 1篇徐淑华
  • 1篇赵秀娟
  • 1篇张俊娥
  • 1篇沈凤英
  • 1篇朱杰华
  • 1篇李召春

传媒

  • 2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枣林日本龟蜡蚧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机理研究
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是危害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常造成枣树树势衰弱,枣果产量降低,受害严重的枣林甚至连年绝收.而枣树是中国的特有树种,枣果又是重要的木本粮食,为生产绿色无公害的优质红枣,...
田菲菲
关键词:枣林日本龟蜡蚧种群种间关系营养物次生代谢物
文献传递
枣树林日本龟蜡蚧种群空间结构及危害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为了深入了解日本龟蜡蚧的发生和危害规律 ,对邢台市不同类型枣区日本龟蜡蚧的分布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日本龟蜡蚧越冬雌成虫在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 ,个体群内和个体群间均为聚集分布 ;该害虫在寄主不同部位、不同方位的危害表现为 :外部 >内部 ,南方 >西方 >东方 >北方 ;不同的林分类型受害程度表现为 :生态环境单一的行栽婆枣林 >生态环境单一的散生慈枣林 >生态环境复杂的散生慈枣林。
高宝嘉田菲菲梁隐泉乔丽霞范爱耘牛建忠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枣树害虫
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寻找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炭疽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选用34种植物的80%乙醇提取物(储藏期为6个月),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水洋菜平板表面萌发法,测试其对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lagenarium)的抑制作用。结果供试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01g/ml条件下,甘草、枸杞、金钱草等11种植物的80%乙醇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60%,其中甘草的抑制作用最强,达99.6%;12种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大于50%;15种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附着胞形成抑制率达50%。结论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测试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只有极少数提取物对病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等不同的发育阶段均表现出强烈的抑菌效果,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
田菲菲孙明清蒋继志王树桐李召春朱杰华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黄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附着胞形成
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两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被引量:19
2006年
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供试质量浓度为0.01 g/mL条件下(初筛),龙葵、猫爪草、枇杷叶等27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至少一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有6种提取物对2种病原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将初筛抑制率达50%以上的提取物浓度稀释为0.005 g/mL,进一步对相应病菌进行测试,发现有1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60%以上,有3种提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率在40%以上。
田菲菲蒋继志沈凤英张凤巧孙明清王树桐
关键词:中草药提取物抑菌作用黄瓜炭疽病菌白菜黑斑病菌
几种化学物质诱导草莓抗根腐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叶圆片法对水杨酸(SA)、草酸(OAA)、磷酸氢二钾(K2HPO4)和壳聚糖(CTS)4种化学物质诱导草莓抗根腐病(Pestalotiopsis photiniae(Thuem)Y.X.Chen)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SA在0.5 mmol/L浓度下诱导抗病效果达91.9%,OAA在20 mmol/L浓度下诱导抗病效果达96.4%,K2HPO4和CTS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均无诱导抗病作用;4种化学物质中只有CTS有直接抑菌作用,对根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为1.983 mg/mL,其余3种均无直接抑菌作用;用SA和OAA诱导处理后,草莓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表明,0.5 mmol/L SA诱导处理草莓叶片POD活性至第1天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增加了252.3%,而PPO和PAL活性变化不大;20 mmol/L OAA诱导处理草莓叶片PAL活性至第4天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增加了37.8%,而PPO和POD的活性变化不明显。
马晶晶蒋继志王树桐张俊娥徐淑华田菲菲赵秀娟
关键词:草莓诱导抗病性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
枣园植物群落及景观对日本龟蜡蚧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从群落学角度出发,通过群落特征指数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枣园植物群落、景观的结构特征以及日本龟蜡蚧发生程度与植物群落、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据群落相似性,不同样地枣园植物群落可归为平原和丘陵地区2类,前者群落多样性、均匀性较低,日本龟蜡蚧危害程度高;丘陵地区则表现为植物群落多样性、均匀性较高,而日本龟蜡蚧发生程度相对较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龟蜡蚧发生状况与枣园植物群落性状显著相关,在景观特征指数上,也表现出与植物群落相类似的平原与丘陵地区的差别,在景观性状中,景观多样性和荒地比例对日本龟蜡蚧的影响最强。景观多样性较高、荒地比例较大的地区,日本龟蜡蚧的危害程度较低。
高宝嘉梁隐泉田菲菲刘志群乔丽霞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植物群落景观
日本龟蜡蚧1龄若虫扩散规律模糊聚类分析
2005年
以平均密度、聚集度指标(m m)和有虫样方比率为聚类因子,对日本龟蜡蚧1龄若虫的扩散规律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日本龟蜡蚧1龄若虫的扩散期是其孵化高峰前后;孵化高峰期为种群向更大的生境空间急剧扩张时期;孵化初、末期为种群聚集收缩时期。
梁隐泉田菲菲刘志群乔丽霞李淑丽高宝嘉
关键词:种群动态模糊聚类日本龟蜡蚧
菜粉蝶提取物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
本试验测定了37种植物和4种昆虫的80%乙醇提取物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病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菜粉蝶提取物诱导黄瓜抗炭疽病的技术体系,探讨了菜粉蝶提取物诱导黄瓜抗炭疽病的生理生化机制,并利用DDRT-PCR技术对经菜粉蝶...
田菲菲
关键词:黄瓜炭疽病诱导抗病性生化机制DDRT-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