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小凤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杨酸
  • 2篇小麦
  • 1篇毒素
  • 1篇幼苗
  • 1篇水杨酸处理
  • 1篇小麦幼苗
  • 1篇酶系
  • 1篇霉菌
  • 1篇霉菌毒素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氧
  • 1篇活性氧代谢
  • 1篇防卫反应
  • 1篇赤霉
  • 1篇赤霉菌
  • 1篇赤霉菌毒素

机构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田小凤
  • 2篇陶宗娅
  • 2篇向述莲
  • 1篇崔盛
  • 1篇陈蕤

传媒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麦防卫反应酶系对赤霉菌毒素和水杨酸处理的响应
<正> 赤霉病是小麦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病菌在土表、稻桩、玉米等残株和种子上越冬。该病自苗期至穗期都有发生,可引起苗枯、基腐、穗腐、秆腐等症状,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面粉质量,人畜食用病麦还会引起中毒。水杨酸(SA)是诱导植物...
陶宗娅田小凤向述莲
文献传递
赤霉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比较赤霉菌粗毒素液或外源SA预处理抗病和感病小麦幼苗不同时间,叶片活性氧代谢变化.结果表明:赤霉菌粗毒素液处理小麦幼苗根部2~48 h后,O2-产率先增加后降低,感病品种(川麦28)H2O2含量逐渐增加;用外源SA预处理小麦幼苗叶片2 h后再用赤霉菌粗毒素液处理小麦幼苗根部2~48 h,抗、感病品种的O2-产率和H2O2含量均明显提高,且抗病品种(89107)先于感病品种达到其峰值,粗毒素液处理24 h后抗性品种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比感病品种的高.抗病品种PAL活性变化对SA预处理响应强烈.SA可能作为信号分子之一,诱发小麦幼苗对赤霉菌粗毒素液产生一定的系统抗性.
陶宗娅田小凤向述莲崔盛陈蕤
关键词:小麦活性氧水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