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班澜

作品数:2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6篇艺术
  • 4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岩画
  • 5篇诗歌
  • 4篇中国岩画
  • 3篇艺术
  • 3篇意象
  • 3篇文学
  • 2篇颠覆
  • 2篇心理
  • 2篇意味
  • 2篇阴山岩画
  • 2篇语言
  • 2篇神秘美
  • 2篇生命
  • 2篇生命体
  • 2篇生命体验
  • 2篇小说
  • 2篇逻辑
  • 2篇狂欢
  • 2篇草原
  • 1篇定势

机构

  • 11篇内蒙古大学
  • 11篇中共广东省委...
  • 2篇广东省委党校

作者

  • 24篇班澜

传媒

  • 14篇内蒙古社会科...
  • 6篇内蒙古大学学...
  • 4篇内蒙古大学艺...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8
  • 1篇198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现代作家的精神建构特性
2004年
作家的精神应有深广的内涵、独立的个性、自由的思想,其文字才可能成为烛照人类精神的火炬。检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种种文学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精神是处于一个悖论的怪圈中。要真正理解中国现代作家的精神建构,就要穿透和超越那些看似悖反的现象。在任何构成悖反现象的两极之间,互相缠绕的正是其相关性,或同一性。我们考察作家的精神建构,应该打破曾经长期构筑的悖反怪圈,打破僵化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认知惯性,以开阔的视野,宽容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加以审视,以期还作家的本来面目。
班澜
关键词:历时性
在冯苓植小说的座标系上——兼论中篇小说《虬龙爪》艺术个性的追寻
1986年
中年作家冯苓植的中篇小说《虬龙爪》(《小说界》1985年第4期)引起社会较广泛的关注。此作是他艺术追寻新的标识,犹如一面高举的旗子大书“个性”二字。艺无涯,追寻亦无止境。一个作家向自己艺术目标的接近,很大程度上是在自我否定过程中实现的自我肯定。冯苓植是一位富于追求精神的作家,我们从他创作的座标系上,看看他的扬弃过程,对理解小说创作也是有兴味的事情。
班澜
关键词:中篇小说艺术个性养鸟小说形象
生命共感与诗的深层建构
1995年
生命共感与诗的深层建构班澜诗这种文体确有特性。诗人郑敏说:“诗与传统的小说、散文、戏剧的不同之处是诗的突出的含蓄。这种含蓄常常使它有着不同于上述文学品种的内在结构。……它主要的特性是在于通过暗示、启发,向读者展示一个有深刻意义的境界。”①“突出的含蓄...
班澜
关键词:逻辑框架流水线意象俄国形式主义
阴山岩画的美学审视被引量:2
1996年
阴山岩画的美学审视班澜在审美的眼睛里,阴山岩画不啻是原始的美术杰作。岩画产生之始,先民们是没有艺术意识的,岩画制作乃是他们生产中宗教活动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论断:"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
班澜
关键词:阴山岩画现代艺术美学生命体验神秘美
中国岩画圆的造型意味及方式被引量:4
2004年
在原始时代,中国人的祖先对圆形的意味已然有深刻体味,并在原始艺术中表现得较为充分。圆形是生命力的象征,是神灵的象征,是完满、美好的象征,更是生生不已的中国哲学思想的表征。其神弥远,其义也精。在中国岩画中,圆的造型方式充满智慧。
班澜
关键词:中国岩画
中国南北方岩画的审美特征比较被引量:1
2002年
由于南北方岩画表现内容和手法、作画地点的不同,画面的规模、构图,以及绘画效果都迥然不同,自然也形成了不同的美学风格。其差异源于相异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并决定了南北民族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的互异。北方岩画的审美特质是阳刚美或壮美,南方岩画的审美特质可以说是阴柔美或优美。
班澜
关键词:中国岩画审美特征
中国图案岩画造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中国图案岩画的造型有属于自己的三方面特征,与法国或西班牙的洞穴岩画加以比较,会很分明地体会到其中的差异;图案画经过几何化与抽象化的过程,在结构上都必然会遵从一定的规则;中国图案岩画在程式化的不断复写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母题定式。就岩画图案而言,由原创到程式化的摹写,其间的传承也是有自己的规则的。
班澜
关键词:潜规则
诗的哲理意味与表现被引量:1
1994年
诗的哲理意味与表现班澜诗的建构要求:诗必须有意义,即诗应该是对生命存在的真理性揭示:同时诗又是反逻辑思维、反推理的,也就是说诗不能说理。显然这是一个悖论。诸如沈德潜在《说诗语》中就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着一点;...
班澜
关键词:说诗沈德潜哲理意味真诗悖论学识
全文增补中
从岩画看北方民族心理基质被引量:1
1991年
岩画在我国北方分布尤广,从黑龙江到内蒙古,到青海、甘肃、新疆,都光后发现过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岩画。在内蒙古境内就有兴安岭岩画、阿拉善岩画和阴山岩画。其中阴山岩画绵延二万一千多平方公里,内富丰富、数量浩瀚,恢宏的创造更为世人瞩目。这些岩画,无疑是北方文化的一份极其重要的遗产。这些岩画创作的年代,无论是野蛮时代或较近的时期,在我们看来都已经很遥远了。遥远的历史潮水般将一切湮没了,但岩画作者留在岩石上的动人图画、却仍在诉说着曾经使他们生命激活的情境。今天,我们默默审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用心倾听,还是会听到北方的祖先内心的声音的。
班澜
关键词:岩画北方民族想象力巫术仪式
全文增补中
山水精神与“游子文学”
1998年
班澜
关键词:山水精神海外游子中国知识分子古代知识分子积极入世心理定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