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青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黄酮
  • 4篇酮类
  • 4篇酮类化合物
  • 4篇类化
  • 4篇类化合物
  • 4篇化合物
  • 4篇黄酮类
  • 4篇黄酮类化合物
  • 3篇萌发
  • 3篇苦荞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基因表达调控
  • 1篇大细胞
  • 1篇蛋白酶抑制
  • 1篇蛋白酶抑制剂
  • 1篇药用
  • 1篇药用价值
  • 1篇抑制剂

机构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5篇上海应用技术...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7篇王青
  • 5篇杨延利
  • 4篇李宗杰
  • 4篇周小理
  • 1篇许瑞红
  • 1篇唐文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
  • 2篇2009上海...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植物中查尔酮酶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查尔酮合成酶(CHS)是植物类黄酮次生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对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阐述了CHS的基因的结构、表达调控以及CHS转基因在影响植物黄酮类合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和展望。
周小理王青杨延利李宗杰
关键词:查尔酮合成酶黄酮基因表达调控
植物体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研究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和限速酶。黄酮类化合物是该途径的产物之一,对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PAL的生物化学性质、基冈的结构和表达凋控以及在调控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并...
王青杨延利李宗杰周小理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表达调控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化学
文献传递
斑点叉尾鮰鱼骨架低温微粒化加工技术
张波涛许瑞红陈舜顺董根林王青
该项目将斑点叉尾鮰鱼骨架去头、尾、边翅,保留鱼排,使鱼骨架基本无带黑皮成分;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份、以0℃使其呈微冻。再用破碎机将微冻的鱼骨架粉碎,用胶体磨研磨成粒度不大于1mm的鱼骨肉泥;研磨后的鱼骨肉泥经离心脱水...
关键词:
关键词:鱼丸
苦荞萌发物中生物活性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0
2011年
以萌发期(1~6d)的苦荞芽粉为原料,采用铝盐显色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探明萌发期(1~6d)苦荞芽粉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比较萌发期(1~6d)的苦荞芽粉乙醇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的增殖抑制率。结果表明:苦荞芽粉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尤以萌发第3天(芦丁与槲皮素含量比为0.92:1)时抑制效果最好,显示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效果;苦荞芽粉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与槲皮素和芦丁标准品模拟样品抑制效果相似,表明苦荞芽粉乙醇提取物对MCF-7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为槲皮素和芦丁。
周小理王青杨延利李宗杰唐文
关键词:苦荞萌发黄酮槲皮素芦丁MCF-7细胞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及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一大类天然产物,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和生物活性,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黄酮类化合物抗菌活性、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对黄酮类化合物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杨延利王青周小理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抗菌活性抗炎作用药用价值
文献传递
苦荞萌发物中营养成分提取测定及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萌动是一种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生命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生物中最有活力的阶段。植物籽粒吸水萌动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代谢变化,主要表现在细胞生理活性的恢复和复杂的生化代谢,从而使籽粒的营养成份发生重大的变化。本文以苦荞萌发物—...
王青
关键词:黄酮蛋白酶抑制剂Γ-氨基丁酸
文献传递
苦荞萌发物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以苦荞萌发物——苦荞芽粉的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啮齿动物实验模型对其抗过敏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制备Wistar大鼠腹腔肥大细胞悬液,检测不同萌发天数苦荞芽粉的乙醇提取物对组胺释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苦荞芽粉的乙醇提取物对化合物(Compound 48/80)引起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高于苦荞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其中,以萌发3 d的苦荞芽粉的抑制效果最好。芦丁和槲皮素对组胺释放均有抑制作用,且槲皮素对组胺释放的抑制作用强于芦丁。
周小理杨延利王青李宗杰
关键词:苦荞萌发肥大细胞组胺释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