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凡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挑战与陷阱
- 目的 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的经验。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治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人26例,24例采用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按照Vancouver分型标准进行分类,AG型...
- 吴杰王迪凡
- 关键词: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
- 两种进针途径进行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骨关节炎的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进针途径对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坐位组和仰卧位组。结果:坐位组进针时舒适度较高,但是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仰卧位组。仰卧位组关节滑液较易抽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进针途径,并提高注射技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徐芳王迪凡易祖玲倪国玉
- 关键词:骨关节炎
- 3D打印钛金属加强块和Jumbo臼杯重建髋臼骨缺损早期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背景: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科医师如何重建严重的髋臼骨缺损是一个挑战。Jumbo臼杯可以很好地重建髋臼骨缺损,但面临软组织撞击。3D打印技术能够精确地匹配和解剖重建严重的髋臼骨缺损,其临床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目的:对比分析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3D打印钛金属加强块和Jumbo臼杯重建髋臼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行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存在髋臼骨缺损的4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术中使用3D打印钛金属加强块或Jumbo臼杯进行骨缺损重建,分为3D打印钛金属加强块组18例,Jumbo臼杯组22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前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下肢长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7个月,平均(30.3±5.8)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Jumbo臼杯组为40~54分,平均(46.7±7.2)分,3D打印钛金属加强块组为42~52分,平均(45.2±7.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Jumbo臼杯组为79~89分,平均(85.1±6.8)分,3D打印钛金属加强块组为77~90分,平均(86.8±7.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Jumbo臼杯组2例发生髋关节脱位,其余患者髋臼假体稳定,未发生假体周围关节感染、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钛金属加强块和Jumbo臼杯均能够重建严重髋臼骨缺损,早期疗效满意。3D打印钛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骨缺损较Jumbo臼杯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风险更低,推荐使用。
- 马立峰吴杰郭艾王迪凡杨波喻飞刁乃成李强许重阳
- 关键词:髋臼
- 北京地区汉族成年人膝关节骨性解剖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成年人膝关节骨性解剖。方法对80名成年志愿者(160膝)进行CT扫描,测量股骨、胫骨和髌骨相关参数,并进行比对。结果共采集膝关节相关29个参数,与国外学者针对白种人的研究结果有着明显的差异,与黄种人的研究结果近似。结论进行国人膝关节骨性解剖的研究对设计出符合中国人的膝关节解剖特点的假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邵宏翊王迪凡喻飞杨波王志义
- 关键词: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再手术的时机和方法的选择。方法自1992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共收治1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7例髋关节置换,3例膝关节置换;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43~74岁,平均64.25岁。术后感染发生在3个月内者4例,1年内者3例,2年以上者3例。3例行清创、置管持续冲洗,静点或口服抗生素,其中1例行假体取出,关节旷置。1例因术中冰冻切片白细胞计数少于5个/高倍视野而行一期关节翻修。6例二期关节翻修。结果随访0.5~18年,平均随访9.25年。8例患者无感染复发迹象,感染治愈率80%。这其中6例疼痛消失,能独立行走,关节功能满意;1例术后形成无痛性假关节,可行走;1例因患者拒绝行翻修术,故行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取出截肢术。2例患者感染反复发作,口服及静点抗生素暂时控制感染。结论预防感染重于治疗。一旦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应尽早将假体取出。术中病理切片检查对诊断感染和决定手术方式有指导意义。二期行翻修术感染治愈率更高,假体置入更安全。
- 吴杰王迪凡王志义
- 关键词:关节置换并发症
- 基因工程单纯疱疹病毒-1 KTR27治疗骨肉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背景:近年来,骨肉瘤的治疗处于一个平台期,探索新的治疗方式成为广泛的共识。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使用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肿瘤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基因工程单纯疱疹病毒-1(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KTR27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体外作用以及裸鼠骨肉瘤模型局部原发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观察KTR27对U2OS细胞系的细胞致病作用。裸鼠皮下注射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建立骨肉瘤裸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6组,2组为空白对照,分别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KTR27(1×107PFU/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DMEM 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计算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同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体外实验显示KTR27对U2OS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形成空斑。成功建立U2OS细胞系的骨肉瘤裸鼠模型并得到肿瘤生长曲线,注射KTR27后测量各组肿瘤体积大小,显示各组肿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肿瘤体积时间变化曲线分析显示,各组的时间趋势不同,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注射KTR27的肿瘤生长趋势受到抑制,与加用强力霉素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注射KTR27后24 h病理切片显示肿瘤坏死增加,但7 d后肿瘤局部恢复增长。结论:基因工程HSV-1 KTR27对U2OS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致病作用。使用U2OS细胞系建立裸鼠皮下骨肉瘤模型,然后局部瘤内注射基因工程HSV-1 KTR27,肿瘤的生长趋势受到了抑制,加用强力霉素后这种抑制没有明显区别。
- 王迪凡徐立辉吴杰
- 关键词:骨肉瘤裸鼠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 基因工程腺病毒治疗裸鼠骨肉瘤肺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基因工程腺病毒对骨肉瘤裸鼠模型局部原发肿瘤和远处转移灶的作用。方法:裸鼠皮下注射人骨肉瘤细胞株OS-732,建立骨肉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处理组(15只)和对照组(14只)。处理组以基因工程腺病毒(H101)瘤内注射,对照组以DMEM液注射。观察局部肿瘤和远处转移灶的肿瘤平均直径和质量,以及肺转移结节数和肺转移总结节数,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处理组和对照组局部肿瘤的异倍体含量。结果:处理组和对照组局部肿瘤及远处转移灶的肿瘤平均直径、质量和异倍体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肺转移结节数分别为4.20±2.33和3.57±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5,P=0.463;两组肺转移总结节数分别为11.00±6.43和9.57±6.17,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611,P=0.547。结论:H101不能明显抑制裸鼠骨肉瘤的局部肿瘤生长和远处转移。
- 徐立辉蔡槱伯王迪凡
- 用高转移人骨肉瘤亚群OS-732建立裸鼠骨肉瘤肺转移模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发病过程类似人类骨肉瘤肺转移的动物模型。方法分别采用5×10~5、1×10~6、5×10~6三个剂量的高转移人骨肉瘤亚群OS-732接种裸鼠皮下,饲养8周。测量局部肿瘤和肺转移结节。结果 5×10~5组无论是局部成瘤率和肺转移率均为0。1×10~6组和5×10~6组局部成瘤率均为100%,肺转移率均为87.5%。从后二者的生长曲线上看,局部肿瘤的生长趋势大致相同,在第8周时,两组局部肿瘤的湿重和平均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认为两组的局部肿瘤生长趋势无显著差异。从两组的肺转移情况看,两组的肺转移率均为87.5%,肺表面结节数无显著性差异,肺结节总转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10~6、5×10~6剂量的高转移人骨肉瘤亚群OS-732接种裸鼠皮下均可建成满意的骨肉瘤肺转移模型。从动物生存时间和转移的专一性上看,1×10~6OS-732的剂量更加合理,建立的模型更为实用,是研究骨肉瘤肺转移理想的动物模型。
- 王迪凡徐立辉
- 关键词:裸鼠骨肉瘤肺转移
- 关于外科住院医师模块化手术训练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外科手术操作能力的培训方式。方法连续两年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外科学员共83人进行模块化手术训练,其中博士5人、硕士21人、学士57人,部分学员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训练内容涉及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功及模拟手术练习。共分为2个层次、6个模块、19个项目,所有学员在课程前后分别进行摸底考核和结业考核,进行成绩分析及学员反馈。结果全体学员结业考核的平均成绩、合格率、优秀率均显著高于摸底考核;不同学历、有无执业医师资格两个因素并未显著影响考核成绩;学习需求程度高低依次为腔镜操作模块、基本手术技能模块、模拟腹部手术模块;课程好评率77%。结论在外科住医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需要专门的课程体系用于提高手术技能,模块化手术训练是较好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外科住院医师的手术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赵宁张忠涛赵春燕苑著王迪凡郑玉孙海涛王今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教学
- 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性和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因单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接受二期翻修术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67.5±7.8)岁,年龄范围52~79岁。所有患者接受二期翻修术,术前和术中取关节穿刺液、术中取感染软组织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用药。一期取出假体、清创并使用抗生素间隔物,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8~12周,二期感染控制后行髋关节二期翻修术。比较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门诊随访30.1~59.3个月,术后3、6、12个月以及12个月后每12个月复查1次,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4月。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除2例患者失访外,其余29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SF-36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分别是(39.4±5.6)分、(398.8±39.2)分、(12.5±0.6)×10^9/L、(63.3±10.1)mg/L和(83.7±12.5)mm/h,术后末次随访上述指标分别是(76.9±9.3)分、(649.3±67.5)分、(9.1±0.5)×10^9/L、(5.3±1.7)mg/L和(10.2±1.6)mm/h。术后末次随访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术前,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发生术后髋关节脱位,全身麻醉下经手法牵引复位治疗。2例患者在二期翻修术后8、15个月再次诊断为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取出假体后感染治愈,1例患者再次接受翻修手术,而另外1例患者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手术。其余26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二期翻修术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感染而且还能够显著地恢复髋关节功能,这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 马立峰郭艾李强吴杰刁乃成杨波喻飞王迪凡杨金江
- 关键词: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