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超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委攻关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损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评价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评价
  • 2篇口腔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形状记忆
  • 1篇形状记忆合金
  • 1篇血浆
  • 1篇牙胶
  • 1篇硬腭
  • 1篇源性
  • 1篇手术
  • 1篇四环素牙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性
  • 1篇尿嘧啶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王立超
  • 4篇冉炜
  • 3篇郭冰
  • 3篇舒大龙
  • 2篇黄代营
  • 2篇姚惠
  • 1篇李佚
  • 1篇李苏
  • 1篇冯崇锦
  • 1篇王安训
  • 1篇刘向臻
  • 1篇谭泽明
  • 1篇田智慧

传媒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Thermafil热塑牙胶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对Thermafil热牙胶充填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患牙21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冷牙胶侧压法根管充填(1组)及Thermafil热塑牙胶法根管充填(2组),对其操作时间、术后疼痛、充填效果及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操作时间:1组为162s/根,2组为48s/根(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填效果:(X-ray)显示1组适充100颗,超充2颗,欠充7颗;2组适充99颗,超充7颗,欠充3颗(P>0.05)。术后疼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2组明显优于1组(P<0.05)。【结论】热塑牙胶充填技术简便省时,充填效果及长期疗效均优于传统的冷牙胶侧压法,但成本较高,且容易造成超充(技术要求较高)。
郭冰冉炜王立超姚惠黄代营
关键词:THERMAFIL临床疗效评价根管充填侧压法热牙胶
Beyond冷光漂白技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2005年
【目的】研究 Beyond 冷光漂白技术在四环素牙漂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0例四环素牙患者分成2组,每组15例,一组用 Beyond Whitening Accelerator 法(BWA),记录术前术后 VITA 值;另一组用夜间漂白法 Night Guard VitalBleaching(NGVB),记录术前术后 VITA 值。随访6~12个月,观察漂白后颜色变化,记录 VITA 值。【结果】用 BWA 漂白后的四环素牙 VITA 值平均提高5~14个色阶,效果良好,但随后的观察期内牙齿颜色复原较夜间漂白明显。【结论】BWA 用于四环素牙漂白近期效果良好,但颜色复原较夜间漂白法明显。
郭冰黄代营姚惠王立超
关键词:四环素牙漂白BEYOND冷光
应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修复腭裂骨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2004年
[目的]研究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制成牵张器,利用NiTiSMA的超弹性产生的恒定的张力进行硬腭 牵张成骨,达到治疗腭裂骨质缺损,封闭腭部裂隙的目的;研究牵张成骨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12只 8周龄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两组动物均手术形成硬腭中部裂隙,建立腭裂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组 动物同时放置NiTiSMA牵张器。待硬腭裂隙闭合时及4、8周时分别处死每组两只动物,取标本,组织切片观察。所有动物手术 前后及处死前取上、下颌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对照分析各时期的咬(牙合)关系变化。[结果]对照组动物腭部裂隙较原裂隙稍增 宽,实验组动物腭部裂隙于手术后10~14 d闭合,组织学分析实验组腭上颌缝区可见明显的新骨形成,牵张成骨对(牙合)关系无 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牵张器可产生恒定的牵引力,刺激新骨的形成,是一种理想的牵张成骨 用的生物材料。
冉炜郭冰舒大龙李佚田智慧王立超
关键词:腭裂骨质缺损牵张器动物实验研究硬腭
口腔癌患者内源性二氢尿嘧啶与尿嘧啶血浆浓度比值在5-Fu化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正>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内源性二氢尿嘧啶(UH2)与尿嘧啶(U)血浆浓度的比值及其在5—Fu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口腔癌患者术后给予DDP+5—Fu辅助化疗,化疗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血浆中UH2和U的比...
冉炜王安训李苏舒大龙王立超
文献传递
计算机重建颅颌面部三维图像及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肿瘤手术的临床研究
<正>目的:通过建立基于DICOM数据的计算机三维重建、颌面外科虚拟手术模拟及CAD/CAM系统,利用PC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建立颅颌面部的三维数字影像模型及实体模型,并实现口腔颌面肿瘤术前的虚拟手术模拟...
冉炜刘向臻王立超冯崇锦舒大龙谭泽明
关键词:缺损重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