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璐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人尿
  • 2篇帕金森
  • 2篇误诊
  • 2篇激肽
  • 2篇PICC
  • 1篇胆疾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血栓
  • 1篇运动症状
  • 1篇症状
  • 1篇置入
  • 1篇人尿激肽原酶
  • 1篇神经功能
  • 1篇损伤性
  • 1篇帕金森病
  • 1篇帕金森病发病...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通化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王璐
  • 3篇王立波
  • 2篇刘洪雨
  • 2篇莽靖
  • 2篇蔡珩玉
  • 2篇闫亚韵
  • 2篇张会
  • 2篇徐忠信
  • 2篇郭泓延
  • 2篇包晓群
  • 2篇常颖
  • 2篇王欣
  • 1篇潘煜
  • 1篇刁建东
  • 1篇刘燕
  • 1篇苗阳
  • 1篇郭君君
  • 1篇朱磊
  • 1篇王玥
  • 1篇陈倩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低分子肝素预防PICC损伤性置入导致血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PICC损伤性置入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PICC损伤性置入(如反复穿刺、导丝及导管置入不顺利、强行送血管鞘等)的患者97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验组49例。对照组在置管后,给予常规维护,即早期的活动置管肢体,正常进行日常生活,温和运动及大量饮水。实验组除常规维护外,置管当日2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齐征)5000单位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7d。两组在置管后第7天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有无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第7天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PICC损伤性置入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可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蔡珩玉郭泓延王璐刁建东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PICC血栓
误诊甲亢性肌病的重症肌无力1例报告
2014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学者指出特殊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其症状表现几乎牵涉到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特殊,有些患者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易出现误诊[1]。因此临床工作中仅有肌病症状而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典型表现的病例,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可能,
王璐张会王立波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性肌病
改良颈外静脉PICC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PICC改良固定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106例颈外静脉PICC置管后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固定方法,观察两种固定方法在导管脱出率、穿刺点感染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病人舒适度的情况对比。结果:两组观察结果导管脱出率、穿刺点感染率及病人舒适度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固定方法牢固,贴膜松脱率低,大大较少了由此产生的并发症,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结论:改良颈外静脉PICC固定方法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郭泓延蔡珩玉范春影王璐
关键词:颈外静脉PICC
人尿激肽酶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MM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人尿激肽酶原是从男性尿液中提取的糖蛋白,为组织型激肽酶原。有研究发现其有缩小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选择性扩张缺血区微动脉,改善缺血脑组织微循环有关[1]。另有研究表明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存在脑缺血后的表达变化,并与侧枝循环重建、
王玥尤如芹王璐刘洪雨王立波包晓群莽靖王欣徐忠信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激肽人尿MMP金属基质蛋白酶
神经黑色素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中脑黑质及其他含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NM)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因此NM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通过NM磁敏感序列成像可检测到神经元中NM的含量,进而应用于NM与帕金森病神经病理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重点探讨NM的生理意义、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作为协助帕金森病诊断与疾病监测的生物标志物的前景。
王璐闫亚韵张丽瑶刘秀峰刘燕罗瑞瑞常颖
关键词:帕金森病黑质磁共振成像
肝吸虫性肝胆疾病22例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通过对肝吸虫致肝胆疾病的临床分析,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年至2012年以肝胆疾病入院后确诊为肝吸虫病患者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平均年龄45.41岁,其中入院诊断为胆囊炎或胆结石8例、肝吸虫病7例,其他7例。结果实验室检查ALT升高者14例(63.63%)、AST升高者16例(72.72%)、TBil升高者11例(50.00%)、GGT升高者17例(77.27%)、嗜酸性粒细胞(E)升高者14例(63.63%)、大便集卵检查确诊10例(45.45%),胆汁涂片确诊7例(31.82%)、肝吸虫抗体检测确诊2例、既往肝吸虫病史者3例;经驱虫及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肝吸虫病具有地方性,临床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其他肝胆疾病混淆,误诊率高。对于病因不明腹痛、黄疸、肝损害患者应注意询问患者及家人有无特殊饮食史,应注意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张会朱磊王璐陈倩潘煜
关键词:误诊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小脑外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2,SCA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进行性小脑综合征,但在临床上可以观察到广泛的小脑外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通过了解SCA2中的非运动和小脑外症状的特征,提高我们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李元元常颖刘秀峰张丽瑶王璐闫亚韵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非运动症状
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枝循环的影响及其临床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状态与急性脑梗死所致脑缺血损伤的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2]。近年来已有基础及临床研究探讨了人尿激肽原酶(HUK)在促进脑组织血运重建过程中相关侧枝循环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部分参考依据[3]。但目前HUK与颅内侧枝循环建立的相关性研究数量与模式尚未能达到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程度,其临床评估方法尚需进一步探讨。
郭君君苗阳王璐刘洪雨王立波包晓群莽靖王欣徐忠信
关键词:激肽原酶侧枝循环人尿颅内侧支循环脑缺血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