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作品数:128 被引量:58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延安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 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L-NAME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L-NAME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组、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L-NAME治疗组,损伤组又设1、3、7、14、28d 5个时相点,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脊髓伊文氏蓝含量,干湿重法测定脊髓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P-9的表达;神经功能评分法(BBB法)评价大鼠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脊髓损伤后脊髓伊文氏蓝含量增加、脊髓血管源性水肿、MMP-9表达上调,大鼠的运动功能缺失,经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联合L-NAME治疗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降低、水肿明显减轻、MMP-9表达下调,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结论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移植对脊髓继发性损伤有较好的疗效,联合应用嗅球组织细胞和L-NAME在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王航辉 白延斌 李小记 王璐 朱文侠 韩振奎 赵琳关键词:脊髓损伤 嗅鞘细胞 L-硝基-精氨酸甲酯 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与临床应用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为临床颞下锁孔手术入路提供解剖依据与支持。方法:对6例国人成人尸头模拟颞下锁孔入路手术进行显微解剖,对各重要结构及间隙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观察显露范围和解剖关系。结果:颧弓至小脑幕缘、脑干和前床突的最短距离分别为(42.3±4.7)mm、(42.8±2.5)mm和(59.8±6.1)mm。颞骨岩部扩大磨除前后的显露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颞下锁孔入路可以清楚的显露海绵窦外侧壁结构、鞍侧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垂体柄,磨除颞骨岩尖部可显著增加岩斜区结构显露。结论:颞下锁孔入路对于海绵窦外侧壁,岩斜区及鞍侧区手术具有良好显露效果,入路直接,损伤小。 王璐 阮彩莲关键词:颞下 锁孔 慢性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5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00例经临床确诊为CHF的入院患者作为慢性心衰组,并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方案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分级(Ⅱ、Ⅲ、Ⅳ),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对抗体夹心免疫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两组的血清NT-proBNP及cTnI值,并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衰组的血清NT-proBNP及cTnI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心衰组各级别患者的血清NT-proBNP与cTnI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两之间比较血清cTnI在心功能Ⅱ级和Ⅲ级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任一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枫 韩肖肖 毕云 谷秀娟 王璐 邵淑梅地方综合性大学构建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医学实践存在的几个问题,构建了以医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体系、技能培训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王璐 苗乃周 张正祥 周小燕 齐广才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雨课堂+BOPPPS模式的解剖学课堂教学创新 被引量:21 2020年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发第4次教育教学革命,给传统课堂教学和管理带来挑战和机遇[1]。解剖学是1门经典而又充满活力的重要医学核心课程,其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其创新性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学生高参与度的教学实施。课堂导言(bridge,B)、学习目标(objective,O)、前测(pre-assessment,P)、参与式教学(participatory learning,P)、后测(post-assessment,P)以及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summary,S),这6个环节教学模式为BOPPPS教学模式,BOPPPS被公认为是有效的教学组织模式[2],雨课堂是一款能够提升课堂教学体验,智慧、高效、便利的教学工具[3]。 王璐 王飞 程延娜 赵开胜 雷侠 郝莉霞关键词:教学组织模式 课堂教学创新 教学活动设计 参与式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兴奋性突触传入对皮层神经元形态发育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的AMPA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ate receptor, AMPA受体)和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以及兴奋性神经元的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通过药物干预AMPA受体和/或NMDA受体的方法阻断神经元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并采用GAD67-GFP鼠的绿色荧光来显示混合细胞群中抑制性神经元、CaMKII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兴奋性神经元。结果:当阻断AMPA和/或NMDA受体时,光镜下显示神经元网络的密度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神经元网络的变化更明显。对于GFP阳性的抑制性神经元,当阻断AMPA受体时,神经元突起分支数降低至对照组的约65%(低浓度)和55%(高浓度),突起长度缩短至对照组的大约43%(低浓度)和36%(高浓度);当阻断NMDA受体时,分支数降低至约70%(低浓度)和45%(高浓度),长度缩短至约43%(低浓度)和31%(高浓度);联合用药时,分支数和长度分别为对照的约42%和38%。对于CaMKII阳性的兴奋性神经元,尽管变化程度稍弱,但其形态也出现类似变化。当阻断AMPA受体时,神经元的分支数降低至对照组的64%(高浓度),突起长度变化不大;当阻断NMDA受体时,分支数降低至约50%(高浓度),长度缩短至约77%(低浓度)和71%(高浓度);联合用药时,分支数和长度分别为对照的约69%和62%。结论:在神经元发育的过程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入可影响抑制性神经元和兴奋性神经元的形态发育,最终对神经环路的形成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贾宁 刘子赫 贾瑞华 李瑞 张正平 王璐 高方关键词:AMPA受体 NMDA受体 形态发育 坚持发展观念 构建特色培养模式 被引量:3 2010年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社会适用医学生,我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构建了全新的培养模式。修订了培养方案,优化了专业特点,更新了教学方法,加强了临床教学,力争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高素质、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专门人才。 周小燕 苗乃周 王璐 张正祥 李小记 米志宽 张静关键词:医学专门人才 某校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状况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我院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状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6级返校后毕业生进行理论综合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共5个考点),对学生的理论综合成绩和临床技能成绩进行分析。结果三个年级之间考试成绩有差异,采用LSD均值之间多重比较,同一个考点三个年级两两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2006级各考点成绩均高于2004级和2005级相同的考点;各年级中有些考点男生和女生成绩有差异(P<0.05),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各个考点中,外科得分最高,理论综合成绩均分最低。结论我院通过多阶段强化训练和考核,毕业生总体临床技能水平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仍需进一步完善医学实践技能培训体系,与各个教学实习医院精心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技术和临床综合分析及应用能力。 周小燕 张正祥 王璐 李小记 师养荣 苗乃周关键词:医学生 前庭刺激激活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Fos表达 2022年 目的:分析对比加伐尼刺激(Galvanic stimulation)与双轴旋转运动分别作用于大鼠前庭器官对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电刺激组、对照组、双轴旋转运动组和对照组。电刺激组动物以100~200μA电流强度刺激前庭感受器1 h后休养1 h;双轴旋转组动物以双轴旋转运动刺激2 h。应用包含mPFC的25μm脑冠状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复合物(ABC)技术进行Fos蛋白免疫反应并以3,3′-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最后,对mPFC内标记神经元进行计数和统计分析。结果:动物经两种类型分别刺激后,mPFC均见到大量Fos样免疫阳性反应神经元细胞核;曼-惠特尼U检验统计表明每种刺激条件下,刺激组较对照组动物mPFC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都有显著增加(P<0.05)。半定量统计显示两种类型刺激后,接受刺激组和对照组动物mPFC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激活的神经元数目分别是1053±240.50 vs 44.25±3.64和509.80±54.40 vs 128.30±7.66。结论:诱发晕动病的双轴旋转刺激和伽伐尼刺激前庭器官均能激活内侧前额叶皮质的神经元,提示mPFC是接受、加工前庭信息的皮层结构。 章志浩 王威 张勇 张婷 李辉 张富兴 李云庆 王璐关键词:晕动病 FOS蛋白 前庭系统 正中神经返支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12 2008年 60只尸体手标本,常规解剖,放大镜下观察正中神经返支的起始部位、行程和分布情况;用游标卡尺测量正中神经返支起、止点在体表的投影坐标。结果显示,返支发自第1指掌侧总神经者占71.67%,发自正中神经主干者占25%,发自第1与第2指掌侧总神经之间者占3.33%;返支多发自腕横韧带远侧缘,其中发自腕管外者占60%,发自腕管内者占40%;返支的起点在体表皆位于近侧桡侧象限,其横坐标为3.25—10.32mm,纵坐标为16.95~35.06mm;返支的止点皆位于近侧桡侧象限,其横坐标为5.92—16.90mm,纵坐标为15.40-41.23mm;返支有1、2、3、4、5支终末支及2条返支主干者分别占1.67%、8.33%、51.67%、35%、67%、1.67%。 刘伯锋 王璐 赵琳 白宏强关键词:正中神经返支 解剖学 腕管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