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军

作品数:27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矿业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遥感
  • 6篇遥感影像
  • 4篇地质
  • 4篇生态灾害
  • 4篇矿山
  • 3篇绿色矿山
  • 2篇地面沉降
  • 2篇地下水
  • 2篇遥感监测
  • 2篇预处理
  • 2篇预设
  • 2篇指标体系
  • 2篇生态监测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2篇农田
  • 2篇卫星遥感
  • 2篇卫星遥感影像
  • 2篇卫星影像
  • 2篇解译

机构

  • 24篇江苏省地质调...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国土资源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环...
  • 1篇上海华测导航...
  • 1篇盱眙县鹏胜采...

作者

  • 27篇王玉军
  • 11篇宋珂
  • 7篇詹雅婷
  • 6篇朱叶飞
  • 5篇黄敬军
  • 5篇李旋
  • 5篇李胤
  • 4篇徐朱
  • 4篇杨磊
  • 3篇马忠卫
  • 3篇张于
  • 3篇欧名豪
  • 3篇赵立科
  • 3篇崔艳梅
  • 2篇倪嘉曾
  • 2篇杨礼平
  • 2篇韩涛
  • 2篇苏一鸣
  • 2篇宋云飞
  • 1篇吴夏懿

传媒

  • 4篇地质学刊
  • 2篇工程勘察
  • 2篇中国矿业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江苏地质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海洋测绘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徐州农田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研究被引量:28
2017年
测定分析了江苏省徐州市9 232个农田土壤耕层样品的养分含量和重金属含量,并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研究了土壤大量养分(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微量养分全量(硼(B)、锰(Mn)、钼(Mo))和重金属全量(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镍(Ni)、铅(Pb)、锌(Zn))的统计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农田类型中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徐州农田耕层土壤中的养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总体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值,养分含量达中等水平以上的面积比例超过80%,99%以上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为清洁或尚清洁。养分含量偏高与徐州农田耕作程度较高有关,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与工矿业生产有关。养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有较大分异,不同成因的土壤类型和不同农田类型的养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明显。
王玉军王玉军
关键词:土壤养分重金属元素耕层土壤土壤类型
基于遥感自动化解译的农用地实物量调查和价值量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遥感自动化解译的农用地实物量调查和价值量估算方法,获取研究区的农用地卫星遥感影像,并对影像预处理;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预处理后图像中的农用地实物量信息进行自动化识别;收集价格信号数据;建立价格体系,最后计...
詹雅婷王玉军杨礼平宋珂王鹏朱叶飞苏一鸣李胤崔艳梅屈帅戎欣
一种生态灾害物识别和运动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遥感影像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灾害物识别和运动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生态灾害物运动模型;预测当前所述生态灾害物目标点位置信息;根据预设遥感影像获取策略,获取所述生态灾害物目标点的第一类遥感影像;识别生...
王玉军宋珂马忠卫杨磊李旋王鹏屈帅戎欣王珅徐朱
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株数及树高提取
2023年
株数和树高属于森林资源调查中重要的因子,自动获取株数和树高能有效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效率。以无人机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为基础,经去躁、滤波及分类等数据处理分析,构建DEM、DSM并计算生成CHM模型,采用分水岭分割算法对CHM进行单木分割及树高提取,并利用选取的实验样地调查结果对估测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分水岭分割算法能够准确分割CHM,可有效提取树木株数和树高;样地株数提取值与实地调查值比对,相似度多数达到80%以上;样地林分平均高与野外实地调查值基本误差在1 m左右,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也证明了采用无人机机载LiDAR进行林业调查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赵朝贺王玉军杨礼平杨礼平
关键词:株数树高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基本农田划定及布局受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但是当前基本农田布局研究中仍然缺少对地质环境因素的系统考察。该文试图从耕地利用的地质环境约束出发,以徐州市城市规划区为例,开展面向耕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通过GIS空间叠加分析对现行基本农田布局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耕地利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整合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要素开展区域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的前提。2)研究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等级为较不适宜、不适宜的基本农田面积共2 431.69hm^2,研究区基本农田存在明显的地质环境约束。3)通过将较不适宜、不适宜的基本农田调出,再从一般农地中调入适宜、较适宜的耕地形成新的布局方案,从地质环境角度看研究区基本农田布局实现了优化。该研究探索了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路径,还可以在城乡建设用地、工矿用地等类型的土地布局优化中进行应用,从而为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实现“矿地融合”服务。
王玉军刘琼欧名豪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质基本农田
一种生态灾害物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生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灾害物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第一生态灾害物信息和生态灾害物长时序信息;基于生态灾害物长时序信息,对第一生态灾害物信息进行降噪预处理,获得第二生态灾害物信息;获取生态灾害...
王玉军詹雅婷宋珂杨磊朱叶飞韩涛徐朱穆慧王珅王琪琪桂舟
江苏沿海地面沉降的高分辨率时序InSAR监测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掌握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最新情况并查明主导因素,该文以广域高分辨率时序InSAR分析为处理方法,解译获取了该区域地面沉降现状,并利用基岩标测量数据评价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综合地质条件、实地调查等方式实现了研究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InSAR与基岩标数据对比中误差为2.58mm,一致性程度高;监测时段内研究区地面沉降呈小范围、零星分布发育特征,且与水产养殖大棚、厚软土区空间分布高度一致,说明水产养殖大棚抽采地下水与软土区施工建设是江苏沿海地区现阶段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沉降速率超过80mm/a的严重区面积达到了15.8km^(2),且全部位于连云港市。
詹雅婷朱叶飞朱叶飞宋珂
关键词:地面沉降高分辨率RADARSAT-2
苏州无锡常州城市群地表沉降监测
2021年
InSAR技术作为一种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高精度监测的优点,可以应用于大范围的城市群地表沉降灾害监测。但目前对于苏州无锡常州城市群的监测研究相对较少。以苏州、无锡、常州城市群为例,使用两个轨道共104景哨兵数据,以一种改进的PS-InSAR技术获取了2019年这3个地区的地表沉降结果。结果表明:苏州和常州的沉降面积和量级都较大,最大累积沉降量均超过60 mm,无锡地表沉降相对较小;沉降主要发生在沿湖沿江的农业种植区域,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农业灌溉有关。最后将获取的时序InSAR结果与该地区的水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以水准数据为参考,InSAR数据的监测精度达到3.0 mm/年,表明了InSAR形变监测的高精度和可靠性。
李旋王玉军赵立科马忠卫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永久散射体
苏锡常地面沉降对环境的危害及控制研究
地面沉降是世界上许多城市及地区出现的严重地质灾害,它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地表海拔缓慢降低的环境地质现象,它的影响和危害深远。苏锡常地区位于长江之畔,太湖之滨,是我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近30年来,随着长江三角...
王玉军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下水产业结构GIS可持续发展苏锡常
文献传递
结合网状描述符和单应约束的近景影像直线匹配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现有立体影像直线匹配方法中的线描述子只依赖局部灰度特征导致可靠性较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网状描述符和单应约束的直线匹配方法。(1)利用线特征检测算法(Line Segment Detector,LSD)提取参考影像及搜索影像中的直线段;(2)根据角度约束和核线约束确定候选直线,缩小直线搜索范围,并计算参考直线与候选直线的重叠部分以确保端点一致;(3)利用直线段固定邻域内的同名点对构建网状描述符,选择3组不同的同名点对分别计算直线相似值,取其中最大值作为直线段的最终相似度从而确定同名直线对;(4)将未搜索到同名点对的直线段利用单应性矩阵映射至搜索影像,并根据3个判别准则得到最终的匹配结果。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及鲁棒性,本文选取国际公开的标准测试数据集中5组近景影像进行实验,并与现有3种具有代表性的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算法的准确度及有效性均优于对比的3种算法,在匹配准确率与运行效率上最高有16.1%与49倍的提升,对于不同条件下的影像均能取得良好的直线匹配结果。
张珊张卡赵立科赵立科张伦宁王玉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