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慧
- 作品数:105 被引量:62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等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浅析被引量:14
- 1999年
- 本文通过对连云港、扬州和常州三座中等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形态调研,认为在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城市中心区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城市设计中空间形态美化的基础,是有机连系的必然结果,文章对此提出设计的几个原则和具体的操作步骤.
- 王承慧
- 关键词:市中心区城市规划
- 民国时期南京住房保障制度、机制及其空间
- 本文在搜集史料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民国时期“棚户、平民住宅以及政府职工住房”的保障制度、机制及空间形态, 探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分析并总结了民国时期住房保障的实施效果和特征.
- 汤楚荻王承慧
- 关键词:民国时期住房保障制度
- 文献传递
- 总体城市设计三辨被引量:11
- 2021年
- 大尺度的总体城市设计实践往往和各类争议和困惑相伴生。文章结合多年实践,试图回答3个关键性问题:其一、总体城市设计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其二、总体城市设计在操作上该如何高效切入?其三、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又该如何保障实操性?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总体城市设计技术框架,可为城市整体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塑造和优化提供示范性的保障和支撑。
- 吴晓王承慧王承慧钱辰丽
-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
- 提升历史城区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探索——以太原府城为例被引量:6
- 2021年
- 以太原府城为例,探索兼顾保护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首先在历史城区整体层面进行了居住型遗产的摸底和评估,揭示出居住型遗产的整体价值;继而选择具有触媒潜力的居住型历史地段,探讨兼顾保护和发展、并具有适应性的城市设计路径;最后提出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社区生活圈优化方法。
- 王承慧王建国刘思佳褚旭东余畅
- 关键词:生活质量城市设计
- 保障类住房规划的研究缺失与应对
- 在转型期建构"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保障类住房建设的相关政策将会日臻完善。在这样一个制度环境下,保障类住房规划亟需通过对空间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被保障的群体更好地发展,融入社会整体前进的时代大潮中去。但规划研究却存在种...
- 王承慧
- 关键词:住房规划经济适用房
- 文献传递
-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日本历史社区营造经验
- 历史社区是延续有居住功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类历史街区,因其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中,在社会构成、利用方式方面更复杂,保护发展更困难。为了破解保护发展困局,本文选取日本历史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川越一番街与谷中地区进行学习...
- 刘思佳林晓敏王承慧
- 关键词:社会资本理论
- 责任响应效率平衡--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规划设计转型教学优化
- 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东南大学规划设计教学体系基础框架体现了"突出设计、强调综合、融合博雅"的特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然而,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导向下,规划设计的任务、主体、理念、目标和方法正在转...
- 王承慧雒建利巢耀明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不同类型社区的防控应对与思考
- 在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各省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城市陆续采取封城管理、交通管制等疫情应对措施,社区很快成为联防联控的主要阵地。我国紧急出台针对社区治理架构的防控工作部署,伴随疫情缓和又...
- 刘思利王承慧
- 关键词:公共卫生安全
- 美国公共住房发展的多面性及启示——以芝加哥、纽约与波士顿为例被引量:6
- 2016年
- 自1990s后期以来,我国大量保障性住房已经交付使用,2010年以来更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具有八十几年历史的美国公共住房发展呈现出复杂的多面性,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美国公共住房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间的差异,也体现在同一城市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问题的差异,也体现在转型计划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公共住房问题产生机制和转型策略,具体以芝加哥、纽约和波士顿为例,认为综合背景条件下"入住人群、空间区位、设计和建造、维护运营、公共服务"等相关因素的差异最终导致发展的多面性。文章最后从研究、政策和实践三个方面总结了可以获取的启示。
- 王承慧
- 关键词:公共政策
- 高品质、多元化--城市雕塑规划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我国城市雕塑品质不齐、类型狭窄等问题,聚焦城市雕塑规划机制,基于公共艺术的国际视野梳理成功运作机制——包括制度环境和计划/规划体系的作用,继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制度建设建议和与之联动的城市雕塑规划体系优化策略。
- 王承慧华琳张丹蕾
- 关键词:城市雕塑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