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宪伟

作品数:35 被引量:32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冻土
  • 15篇多年冻土
  • 10篇植物
  • 9篇冻土区
  • 7篇多年冻土区
  • 7篇泥炭地
  • 6篇有机碳
  • 6篇湿地
  • 6篇土壤
  • 6篇泥炭
  • 4篇群落
  • 4篇微生物
  • 4篇温室气体
  • 4篇采样管
  • 4篇沉积物
  • 3篇有机碳矿化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水域
  • 3篇碳矿化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广西科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闽江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大兴安岭图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作者

  • 35篇王宪伟
  • 10篇吕久俊
  • 10篇李秀珍
  • 9篇宋艳宇
  • 9篇胡远满
  • 6篇孙菊
  • 6篇孙晓新
  • 5篇李宗梅
  • 4篇邴龙飞
  • 3篇孙丽
  • 3篇刘宏娟
  • 3篇郭跃东
  • 2篇吴志丰
  • 1篇赵光影
  • 1篇姜明
  • 1篇路永正
  • 1篇侯翠翠
  • 1篇张树文
  • 1篇刘兴土
  • 1篇刘超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湿地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科技信息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水域断面温室气体采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断面温室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能够插入所述水域中并部分露出水面的主杆;一端与所述主杆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岸边的收放机构;漂浮于水面上进行收集气体且与所述收放机构连接,并在所述收放机构驱动下能够在水域和岸边...
张逸飞宋长春宋艳宇王宪伟陈宁张豪
文献传递
冻土区泥炭地植物生长及碳氮特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2022年
全球变暖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环境,改变植物生长代谢过程,进而影响植物的养分循环和分配。高纬度冻土区泥炭地植物对气候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基于野外长期开顶箱增温实验(Open-top Chamber,OTC),探究大兴安岭冻土区泥炭地植物生长及养分特征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泥炭地植物生长对增温的响应具有种间异质性,增温显著增加了柴桦(Betula fruticosa)的高度和重要值以及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vaginatum)的密度和重要值,但显著降低了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的密度、盖度和重要值。柴桦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在增温后显著增加,而笃斯越桔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降低。增温降低了泥炭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并且引起植物组织碳氮特征发生变化。增温导致柴桦、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甸杜(Cassandra calyculata)和白毛羊胡子草凋落物以及笃斯越桔和狭叶杜香根、叶碳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而柴桦茎和笃斯越桔凋落物的碳质量分数显著增加;狭叶杜香根、叶和凋落物以及白毛羊胡子草叶的氮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而笃斯越桔茎、甸杜叶以及越桔柳(Salix myrtilloides)叶的氮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同时增温也改变了植物体内不同组织的碳氮比。研究表明,增温更有利于冻土区泥炭地高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而不利于低矮灌木生长。气候变暖将改变冻土区泥炭地植物群落组成、养分循环和分配。研究结果为明确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区泥炭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维持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桢迪宋艳宇王宪伟谭稳稳张豪高晋丽高思齐杜宇
关键词:泥炭地植物生物量碳氮比
大兴安岭北坡参考植物蒸发蒸腾的经验公式被引量:4
2009年
使用时间序列分析对大兴安岭北坡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小流域参考植物的蒸发蒸腾进行了探讨。从年内变化规律来看,参考植物的蒸发蒸腾(ET0)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蒸发蒸腾从年初开始不断增加,至7月前后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减少,到年末降至最低。ET0与太阳净辐射(Rn)、白昼长度(N)分别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利用2年气象数据建立了阿木尔流域ET0与太阳净辐射、白昼长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式:ET0=0.260Rn-0.036N+0.422,可为进一步研究冻土植被的生态水文过程提供参考。
邴龙飞李秀珍胡远满王宪伟吕久俊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蒸发蒸腾多年冻土小流域
冻结数模型在中国东北多年冻土分区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8年
基于1981—2000年间中国东北地区的气候要素和雪深数据,将冻结数模型应用于中国东北的多年冻土地区,研究了冻结数模型在东北多年冻土分区的可适用性.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地区的多年冻土以不连续多年冻土为主,其多年冻土区包括除岛状多年冻土以外的断续多年冻土(大块多年冻土)、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大块-岛状多年冻土)和山地多年冻土.对不同时期区划图进行比较,冻结数模型的模拟结果基本能够反映研究区当前多年冻土的分区状况.大兴安岭不连续多年冻土南界可向南延伸至阿尔山附近,其他山地多年冻土和小兴安岭伊春地区的多年冻土在模拟结果中也得到体现.
吕久俊李秀珍胡远满王宪伟孙菊
关键词:多年冻土
冻融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00
2011年
冻融交替是作用于土壤的非生物应力,对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冻融作用对冻土区土壤碳库关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经过室内冻融模拟结合野外观测,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冻融温度、速率、次数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冻融作用能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容重,增加营养元素释放.冻融作用对活性有机碳影响较显著,可加剧可溶性有机碳的流失,抑制土壤微生物量碳的产生;此外,冻融作用能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和群落结构,使微生物的数量降低,细胞破裂,释放碳氮营养物质以供存活的微生物利用.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冻融作用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群落等单方面过程,缺乏对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碳组分相结合的生物过程研究.在综述冻融作用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应集中于全球变化与冻融的联系,冻融作用下土壤碳释放的机理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
王娇月宋长春王宪伟王丽丽
关键词:冻融作用微生物
大兴安岭冻土湿地泥炭有机碳矿化对气候变化因子的潜在响应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地带性多年冻土和冻土湿地的主要分布区,近30年来,大兴安岭地区整体增温显著,气候变化的幅度加大,加之人类活动的频繁,冻土退化严重,冻土湿地出现了原有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的现象。目前,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
王宪伟
关键词:气候变化
一种上浮式管状沉积物和上覆水采集装置
一种上浮式管状沉积物和上覆水采集装置,它涉及生态环境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的下端通过螺旋接口与支撑杆连接,负重盘设在手柄下方的支撑杆上,环形配重悬浮气囊和环形上浮气囊设在负重盘上,负重盘下设有...
张逸飞宋长春王宪伟张豪陈宁马国宝
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湿地泥炭分解排放二氧化碳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冻融作用通过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水分有效性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有机质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在两个温度梯度(10℃和20℃)下,分析在不同冻融作用处理下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湿地泥炭分解排放二氧化碳的特征。总的泥炭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变化范围为27.27~85.50 mg g-1。结果表明,虽然温度仍是决定泥炭分解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因子,但随着冻融循环处理次数的增加,泥炭分解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降低,冻融作用对泥炭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冻融作用存在着"激发效应",可刺激冻融处理第一天的泥炭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回归方程很好地反映了泥炭分解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变化(P<0.001),经过冻融作用处理的泥炭与未经过冻融作用处理的泥炭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率变化趋势一致,在短期内,冻融作用不会加快泥炭的分解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王宪伟李秀珍吕久俊孙菊李宗梅吴志丰
大兴安岭泥炭地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16
2018年
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植物养分状况和元素限制性提供依据。为了解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该研究测定、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8个泥炭地常见的3种草本植物——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vaginatum)、玉簪薹草(Carex globularis)、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 5种落叶灌木——柴桦(Betula fruticosa)、越桔柳(Salix myrtilloides)、细叶沼柳(Salix rosmarinifolia)、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和3种常绿灌木——杜香(Ledum palustre)、地桂(Chamaedaphne calyculata)、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的叶片C、N、P含量。结果表明:(1)落叶和常绿灌木叶片C、N、P含量总体高于草本植物而C:N、C:P、N:P低于草本植物,说明不同生活型植物具有不同的养分利用策略,灌木叶片C、N、P储存高于草本植物而N、P利用效率低于草本植物;(2)小叶章和头花杜鹃叶片N:P小于10,同时其N含量小于全球植物叶片平均N含量,相比其他植物来说更易受N限制;(3)采样地点解释了叶片C、N、P指标变异的12.8%-40.8%,植物种类对叶片C、N、P指标变异的解释量占9.3%-25.5%;(4)草本植物C、N、P指标的地点间变异系数高于落叶和常绿灌木,草本植物C、N、P指标对地点因素变化的响应较灌木敏感;(5)草本植物N含量种间变异系数高于落叶和常绿灌木,落叶灌木P含量种间变异系数高于草本植物和常绿灌木,草本植物和落叶灌木N、P吸收的种间生理分化较常绿灌木高。
李瑞胡朝臣许士麒吴迪董玉平孙新超毛瑢王宪伟刘学炎
关键词:植物营养化学计量学
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明确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Cody指数、Sorenson指数研究调查区域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分别共记录植物10科15属18种和16科21属24种;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指示物种存在差异,图强湿地(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有向温度相对较高的南瓮河湿地(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方向发展的趋势;图强湿地、新林湿地(不连续岛状多年冻土区)和南瓮河湿地灌丛-薹草沼泽中植物群落的平均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607、1.431和1.754,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16、1.333和1.272,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29、0.590和0.533;图强湿地与新林湿地的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之间的更替速率较快,二者灌丛-薹草沼泽中的植物群落较相似。对比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变化发现,灌丛-薹草沼泽中的植物对气候变化有潜在响应,但是,植物应对气候变化也与物种自身性质和立地环境有关,尚需进一步开展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任娜宋长春王宪伟宋艳宇谭稳稳张豪孙丽
关键词:多年冻土区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