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

作品数:26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乳腺
  • 10篇乳腺癌
  • 10篇乳腺炎
  • 10篇腺癌
  • 10篇腺炎
  • 4篇急性乳腺炎
  • 4篇META分析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3篇肉芽肿性
  • 3篇肉芽肿性乳腺...
  • 3篇中医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甲状腺
  • 2篇凋亡
  • 2篇医药治疗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乳腺癌细胞
  • 2篇乳腺肿

机构

  • 26篇重庆市中医院

作者

  • 26篇王婷
  • 23篇吕钢
  • 16篇甘霖
  • 16篇王亚冬
  • 11篇闵捷
  • 10篇曾真
  • 8篇廖登辉
  • 6篇王鸿林
  • 5篇王永悦
  • 2篇王洪波
  • 2篇陈颖
  • 1篇吴斌
  • 1篇黄彦
  • 1篇邵勤
  • 1篇袁玉娟
  • 1篇杨在亮
  • 1篇冉君
  • 1篇周颖
  • 1篇贾元元

传媒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重庆医学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World ...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光明中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10年间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并以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对中西药联合治疗与西药治疗患者临床有效率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进行分析,经异质性检验,发现大部分研究对象同质,且中西药联合组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据现有资料证明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但需进一步规范中药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指标等。
王婷吕钢甘霖曾真王亚冬廖登辉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疗法乳腺炎META分析
中国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比较中国的年轻女性乳腺癌(≤35岁)与中老年乳腺癌(〉35岁)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系统地收集中国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 纳入合格研究文献31篇,文献质量评价多在6-7分,纳入文献质量较高;年轻乳腺癌和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误诊率、临床0-Ⅱ期或Ⅰ-Ⅱ期,病理类型为浸润性癌、组织学Ⅲ级和淋巴结转移阳性,OR值分别为6.42(95%CI:4.22-9.79)、0.61(95%CI:0.50-0.74)、2.25(95%CI:1.69-2.99)、1.73(95%CI:1.23-2.43)、1.80(95%CI:1.23-2.43)。结论 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相比,年轻乳腺癌具有误诊率高、临床分期晚、浸润性癌比例高、组织学分化差及易发生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提示对年轻乳腺癌的筛查和治疗可能应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措施。
王婷廖登辉王亚冬甘霖闵捷曾真吕钢
关键词:乳腺肿瘤临床病理META分析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乳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分析哺乳期乳痈患者的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敏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89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乳汁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乳汁分离出致病菌阳性147例,即细菌的感染阳性率为50.86%,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占85.0%),57株表皮葡萄球菌(38.8%),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35.4%);药敏结果显示葡萄球菌株对利福平、夫西地酸、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左氧氟沙星和替考拉宁较为敏感,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米诺环素100%敏感。结论乳痈治疗选择应用抗生素应严格遵照药敏结果,经验用药可选择头孢一代如头孢唑林,其在葡萄球菌株中的药物敏感率较高,对于哺乳期乳腺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重症感染者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呋喃妥因。
甘霖王婷闵捷王亚冬王永悦吕钢
关键词:乳腺炎乳汁细菌培养药敏分析
3种中成药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高热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及羚羊角注射液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高热的退热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L入液静滴,30 min内滴毕;B组予以柴胡注射液2 mL肌注;C组予以羚羊角注射液2 mL肌注,观察3组患者用药4 h后的退热效果。结果 A组退热作用优于B组及C组,B组退热作用优于C组(P<0.01),总有效率方面A组最优,B组次之,C组最低,由于样本量限制,未作统计学处理。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静滴用于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高热的退热疗效满意,优于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射及羚羊角注射。
王洪波吕钢王婷甘霖曾真王亚冬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炎高热血必净注射液柴胡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Meta分析
2022年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过计算机搜索CNKI、VIP、CBM和PubMed数据库,并检索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实验成果(RCT),搜索时间从建库至二零二一年七月。由二位检验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的准则独立筛选研究论文,抽取资料并评价纳入资料的方法学质量,并使用RevMan5.3数据分析软件系统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1165例患者。经Meta分析,纳入文献中有12篇试验进行了有效率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的有效率优于西医组(Z=8.08,P<0.00001)。同时,中西医结合组在乳房形态、治疗后复发率上优于单纯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漏斗图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中西医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更深入研究和总结。
王婷王亚冬舒然晞徐舒曼吕钢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META分析
清热活血法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法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金黄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加服浆乳方治疗,7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16.7%,对照组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法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好,复发少。
王鸿林吕钢王亚冬王婷闵捷王永悦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清热活血法疗效观察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IM基因表达及其与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V600E突变与促凋亡基因BIM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MASA—PCR)和直接测序法,qPCR技术分别检测61例PTC组织及与其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中BRAF^V600E突变和BIM基因表达情况,分析BRAF^V600E突变与BIM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提示PTC中BRAF^V600E突变率为54.1%,首次报道含有BRAF^V600E突变的PTC组织中BIM基因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低,且BRAF^V600E突变与更高的临床TNM(III/IV)分期有关(P〈0.05),而BIM基因的低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更高的TNM临床分期相关(P〈0.05)。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PTC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PTC提供了新的线索。
廖登辉王婷杨在亮甘霖曾真王亚冬闵捷吕钢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波消融术联合自拟消瘿方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术后口服自拟消瘿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行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彩超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术,试验组:微波消融术后口服自拟消瘿方,收集2组治疗前后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试验组甲状腺结节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后口服自拟消瘿方有利于结节的吸收,提高临床疗效。
熊志峰曾真廖登辉王婷吕钢
关键词:肉瘿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
中药配合理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理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及对照组18例,两组均行抬高患肢、肢体锻炼、加压等理疗,治疗组另用中药治疗,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统计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可明显消除淋巴水肿,近期疗效明显,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廖登辉吕钢陈颖王婷王洪波王亚冬
关键词: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理疗
中药配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单纯超声引导下穿刺脓肿引流;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相当(P>0.05)。结论中药辅以超声引导穿刺抽脓治疗乳腺脓肿具有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提高疗效的优势,不失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曾真甘霖王亚冬王婷吕钢
关键词:乳腺脓肿穿刺抽脓疗效观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