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文
- 作品数:16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急救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122例猝死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其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启示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宁波市猝死院前急救现况。[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宁波市急救中心122例猝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猝死病人男女之比为2.3∶1,平均年龄61.97岁;冬春季节和每日08:00~12:00是猝死发生的高峰期;94.26%的猝死发生在家中;第一目击者呼救反应时间(病人发病到呼叫"120"的时间)和救护车到达时间分别为12.87min和8.12min;57.38%的猝死病人有明确的原发病史,其中心血管疾病排在第一位。[结论]猝死的预防和急救工作应该立足于社区,将早期预防、早期监测和早期心肺复苏与社区护理工作密切结合,进一步完善社区预防和急救网络,从而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 胡苏珍夏海鸥王国文
- 关键词:猝死流行病学社区护理
- 宁波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害院前急救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好发时间和伤情特点,院前急救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我中心月间对5318例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所施行的院前急救病例资料。结果5192例病人经初步急救处理,安全转送到各相关医院进一步治疗,占总例数97.6%;死亡126例,占总例数2.4%。结论应重视交通安全管理,加强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畅通急救信息网络,规范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以提高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病人的院前急救成功率。
- 王国文
-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病人转送
- 转运途中胸外按压质量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再次强调高质量胸外按压的重要性[1]。在院前急救的实际工作中,胸外按压操作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在快速转运途中进行胸外按压。而在搬抬和转运的过程中,胸外按压的质量会下降[2]。本研究通过复苏模型记录转运途中胸外按压的相关数据并分析,探讨在快速转运途中如何进行胸外按压以及胸外按压的质量,报道如下。
- 李常路王国文王兆亿李薇
- 关键词:胸外按压转运途中
- 呼吸机在院前急救转运危重病人中的作用
- 目的 了解掌握自动呼吸机在需人工通气危重病人长途转运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 选取56例需人工通气的病人,在使用和未使用自动呼吸机后的统计学比较。结果 使用了自动呼吸机病人的安全护送率远高于使用人工气囊呼吸机的病人。结论...
- 王国文李常路
- 院前急救中应用电话指导心肺复苏四例被引量:4
- 2014年
- 例1患者男性,56岁,原有心脏病史,早饭后在看电视时突发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伴小便失禁。家属马上拨打求救电话,调度人员一边就近派车,一边进行电话指导下心肺复苏( CPR)。因当时正是上班高峰期,救护车约在18 min后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心电图示室颤,立即予除颤等治疗后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然后送就近医院。后患者在监护病房治疗后出院,基本无后遗症。
- 王兆亿王国文李薇
- 关键词:电话指导心肺复苏院前急救四肢抽搐小便失禁心电图示
- 宁波地区突发性事故院前急救反应能力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突发性事故院前急救反应能力,指导院前急救工作。方法:对2004—2008年68次突发性事故类型、应急反应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生突发性事故前三者是交通事故、火灾和房屋倒塌,共40次,占突发性事故的58.82%,而且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交通事故人员伤亡达98人,占各类突发性事故伤亡人员之首,其中死亡31人,占死亡人数48.44%。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有重要意义。
- 朱兴德王国文
- 关键词:突发性事故流行病学院前急救
- 高渗盐水补液治疗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炎性因子及电解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补液治疗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炎性因子及电解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高渗盐水补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等渗盐水补液治疗,再应用血浆代用品或血液制品进行复苏。比较两组患者补液前后生理指标、炎性因子、电解质水平的变化。结果生理状态指标:补液后30min、1h,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补液后2h,观察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补液后1h、2h,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电解质指标:补液后30min、1h,两组K^+、Na^+、G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补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生理状态,抑制炎性因子,且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临床效果优于等渗盐水。
- 李常路李薇王国文朱雷雷
- 关键词:急性失血性休克高渗盐水炎性因子电解质代谢
- 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干预对策探讨
- 目的:调查宁波市院前急救的现况,探讨干预策略。方法:对宁波市急救中心在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全部病例共计18030例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平均每天出诊49.40次,男女之比为1.10:1,以...
- 胡苏珍夏海鸥王国文
- 关键词: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干预对策
- 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9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连续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主要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ST段压低、室性过早搏动、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ST段下降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低于观察组的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20.8%,略高于观察组的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可提高临床效果,安全性好。
- 王兆亿王国文李薇
-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比索洛尔胺碘酮
- 院前急救8918例疾病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疾病的种类、诊断的要素,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对8918例院前急救疾病就病种分布、救治要点等进行分析。结果8918例院前急救中,突然发病多,并与季节、年龄及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关系。8276例病人经急救处理,安全转送到各相关医院进一步治疗,占92.80%;死亡642例,占7.20%。结论普及公众急救知识,畅通急救信息网络,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技能,并及时规范的予以施救,对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有十分重要意义。
- 王国文
-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