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保芝

作品数:81 被引量:23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篇松果体
  • 17篇电镜
  • 17篇淋巴
  • 14篇胰岛
  • 11篇电镜观察
  • 11篇激素
  • 10篇扫描电镜
  • 10篇分泌
  • 9篇导管
  • 9篇胸导管
  • 9篇家兔
  • 8篇细胞
  • 8篇淋巴管
  • 8篇坏死
  • 7篇胰腺
  • 7篇原纤维
  • 7篇胶原纤维
  • 6篇代谢
  • 6篇血性
  • 6篇胰岛素

机构

  • 79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河北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河北体育学院
  • 3篇哈励逊国际和...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2篇白求恩国际和...
  • 1篇河北省职工医...
  • 1篇河北能源职业...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学院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石家庄医学高...
  • 1篇河北省脑老化...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1篇王保芝
  • 28篇樊宇兵
  • 17篇崔慧先
  • 15篇曹雷
  • 13篇王学礼
  • 13篇王建钦
  • 11篇何海燕
  • 11篇史树堂
  • 11篇王丽
  • 10篇李向印
  • 8篇刘贵生
  • 7篇侯广棋
  • 7篇申新华
  • 7篇刘长安
  • 6篇王江泳
  • 5篇陈凯宁
  • 5篇张立
  • 5篇王树峰
  • 5篇赵玉珍
  • 4篇李媛

传媒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3篇解剖学杂志
  • 7篇解剖科学进展
  • 6篇解剖学报
  • 5篇电子显微学报
  • 4篇临床荟萃
  • 4篇神经解剖学杂...
  • 4篇医学研究与教...
  • 3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二届全国扫...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第二届全国扫...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医正骨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9篇2002
  • 10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0
  • 1篇1988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哺乳动物松果体内神经肽的化学解剖学
2008年
樊宇兵王保芝崔慧先
关键词:哺乳动物松果体神经肽神经内分泌肽类激素
多肽胰岛素正常转运经淋巴而非门脉途径的结构基础研究
王保芝王学礼王树峰等
该研究通过4年对胰岛细胞多肽激素释放形式和转运途径,及其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结构项目基础方面的深入研究,开发了免疫标记外源性多肽激素组织注射示踪性观察新技术,研究多肽激素或药物在细胞外的吸收和运转途径;揭示了胰结缔...
关键词:
关键词:多肽激素胰岛素细胞糖尿病病理
舌黏膜结构特点及其与药物吸收关系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大鼠舌黏膜和黏膜下层结构特点的观察,为多肽类药物跨舌黏膜吸收的途径和能力,提供结构基础方面的依据。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进行H—E染色与酶组织化学显色、扫描以及透射电镜观察和摄像。将酶组织化学显色的组织切片再次应用扫描电镜,进行二次电子图像(SEI)和背散射电子图像(BED的观察和摄像。结果:酶组织化学显色与H—E染色切片的结构相似,但可明显区分管腔结构。扫描电镜显示,舌腹侧面与背侧面分界清楚,形态差异较大。酶染组织切片的扫描电镜(SEI及BEI)观察舌腹侧黏膜下层和肌层内,淋巴管较多、管径较大。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舌内毛细血管的管壁较厚,而舌内毛细淋巴管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管腔较大而且不规则,内皮外无周细胞,存在开放性间隙,管壁外缺乏基膜。结论:大鼠舌腹侧与舌背侧的黏膜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与功能有关;舌的毛细淋巴管的管径和通透性,远远大于毛细血管,舌下含服多肽类药物的吸收途径,可能更易通过淋巴系统,然后进入血液循环。
张克呈史树堂王保芝刘未华刘俊文李彪
关键词:舌乳头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酶组织化学
高脂饮食诱发肥胖大鼠胰腺结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发肥胖大鼠胰腺的结构变化,并探讨其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用出生21d雄性SD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衡量其肥胖程度,检测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胰组织等变化。结果:经高脂饮食诱发的肥胖大鼠,血糖、胰岛素光子数均高于对照组,血C肽光子数与对照组差别不显著;肥胖大鼠的胰腺腺泡间或小叶间,出现脂肪细胞堆积,淋巴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纤维增生;某些腺泡和胰岛细胞出现脂肪或空泡样变性。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发大鼠肥胖,并出现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胰组织结构的变化;该变化可能与胰组织通道阻塞、胰淋巴回流障碍、胰岛素等多肽激素转运异常有关。
李媛王保芝曹雷焦力波申新华陈凯宁
关键词:高脂饮食淋巴回流障碍肥胖程度胰腺腺泡纤维增生C-肽
猴松果体毛细血管和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探讨松果体内毛细血管和松果体细胞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常规生物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对成年日本猴松果体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猴松果体血管及毛细血管只存在于被囊和小叶间隔的结缔组织内,松果体实质小叶内并无血管。毛细血管内皮为窗孔(50nm)型,外有基膜与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分隔。松果体实质小叶主要由松果体细胞和少数胶质细胞组成。松果体细胞的突起终止于血管周隙内;分泌颗粒大量存在于松果体细胞突起的杵状终末或偶尔见于结缔组织间隙内;分泌颗粒为直径200~500nm的大型膜包密芯颗粒。结论这些超微结构特征提示:松果体细胞分泌颗粒的外排形式可能为整体释放而非胞吐分泌;分泌颗粒内的物质更象神经多肽而非生物源胺;松果体分泌物更易经组织信息通道释放入脑脊液而非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王保芝王建钦石葛明崔慧先侯广棋樊宇兵
关键词:松果体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分泌颗粒
松果体脑砂与胶原纤维关系的SEM观察和能谱化学元素分析
本文应用NaOH化学消蚀法制备人体果体胶原纤维组织支架和脑砂,并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化学元素分析,以探讨松果体钙化或脑砂形成与胶原纤维的关系.
樊宇兵王保芝侯广琪王丽李向印王建钦
关键词:松果体胶原纤维扫描电镜
文献传递
大鼠右心房肌和浆膜心包的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心房颗粒或心房肽的释放形式和在细胞外的转运途径,为此提供形态学方面的依据。方法对大鼠右心耳及其对应区心包膜,进行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心肌细胞内可见许多心房颗粒,有些颗粒向细胞表面突起。组织间隙中可见许多膜壳或膜碎片。心肌之间的毛细血管内皮连接紧密,为无窗孔的连续内皮型,管腔内常见红细胞。而毛细淋巴管内皮连接松散,可见重叠连接。心外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有丰富的微绒毛。心包膜壁层相邻的三个立方上皮细胞之间,存在较大的孔隙。结论心房颗粒从心房肌细胞的释放,可能存在一种连同颗粒界膜一起排出的整体释放形式。心房肽可以进入心肌之间的毛细淋巴管经淋巴转运,也可通过心外膜进入心包腔,再由心包膜淋巴管吸收和转运进入血液。
陈凯宁王保芝曹雷樊宇兵刘贵生牛小龙
关键词:心房心包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虽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技术已经成熟,但是自体细胞移植仍处于细胞培养和临床治疗相互分离的现状,不便于临床实际应用。为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库,以及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证据,实验拟比较同种异体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2007-04在河北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骨科完成。①实验材料:实验所用新西兰大白兔由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四五月龄,体质量2.5~3.5kg。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制备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液氮冷冻法制作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将造模后家兔随机分成自体细胞移植组和同种异体细胞移植组,12只/组,自体细胞移植组钻孔后,植入含有体外培养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明胶海绵;同种异体细胞移植组钻孔后,植入含有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明胶海绵。③实验评估:分别于术后2,4,6,8周,进行股骨头标本的X射线和组织学观察。结果:24只新西兰大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X射线观察显示,2周时自体细胞移植组与同种异体细胞移植组,股骨头钻孔区边缘密度增加,8周时两组的钻孔区,均出现骨小梁结构。②组织学观察表明,2周时两组的钻孔区内,都有大量的成骨细胞,边缘有较多的骨组织形成;在同种异体细胞移植组的钻孔区内,出现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4周时两组的钻孔区内,充满了新生的骨小梁结构,8周时钻孔区内的骨小梁趋于成熟,两组间骨小梁面积图像分析无明显差异。结论:同种异体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相似。
王江泳王保芝刘长安康强军李会杰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同种异体移植自体移植家兔
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李媛焦力波王保芝
关键词:肥胖症脂肪类胰岛素非胰岛素依赖型
胰岛细胞多肽激素分泌颗粒释放形式及其转运意义的透射电镜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胰岛的超微结构特点,探讨胰岛细胞多肽激素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和转运途径及其功能意义。方法对小鼠胰组织超薄切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小鼠胰岛散在分布于胰腺小叶之间,主要由A、B两类内分泌细胞组成。胰岛内部和周围存在丰富的有孔型(50 nm)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内皮为开放连接型(0.5~1.5 μm),只存在于胰岛周围。胰岛细胞内含大量电子致密的分泌颗粒(200~500 nm),常见许多分泌颗粒靠近细胞膜或突出于细胞表面。在胰岛细胞周围的组织间隙内,也常见到与胰岛细胞内相似的分泌颗粒。结论小鼠胰岛细胞多肽激素分泌颗粒连同颗粒被膜整体释放;释放入胰组织液中的多肽激素或分泌颗粒,更易通过淋巴管随淋巴转运,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
曹雷王保芝何海燕史树堂赵玉珍刘贵生
关键词:胰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