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君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免疫电镜定位酶的探针——蛋白A胶体金复合物(PA-Au Complexes)的制备和检验被引量:1
- 1993年
- 我们以HAuCl_4为原料,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方法能制备所需直径大小的金胶体溶液,并成功地制备蛋白A-胶体金复合物(PA-Au Com-plexes),经检验PA-Au复合物具合格性和使用价值,可作为免疫电镜在分子水平上定位酶的探针。用作者自制的纯的CF_1的抗体(AbCF_1)以及我们引进和建立整套制备PA-Au复合物和以PA-Au作为探针的免疫电镜技术,现已开始应用于研究偶联因子(CF_1)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分布,获初步结果;为研究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关键酶系的精确分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 王美琪王伟君张正福
- 关键词:免疫电镜类囊体膜免疫胶体金非特异性反应
- 高等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免疫亲近性的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以火箭免疫电泳分析表明:大豆叶绿体抗体与大豆线粒体有免疫交叉反应,同时大豆线粒体抗体与大豆叶绿体也有免疫交叉反应,但是大豆线粒体的抗体与鼠肝线粒体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这说明高等植物线粒体对叶绿体比之对动物线粒体在免疫特性上有更大的亲近性,亦即高等植物线粒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有更大的同源性。经火箭免疫电泳、交叉免疫电泳和线状免疫电泳进一步分析表明:菠菜偶联因子抗体(AbCF_1)和大豆线粒体、大豆叶绿体间,大豆线粒体抗体与CF_1和大豆叶绿体之间,以及大豆叶绿体的抗体(AbC)与CF_1和大豆线粒体间有免疫交叉反应,说明两种换能器之间有免疫亲近性,并分别与CF_1存在免疫亲近性。这揭示两种换能器免疫亲近性的表现是由于存在共同物质基础所致,这内在共同物质基础是偶联因子。这个结果有力地支持高等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以及发生上存在同源性的观点,在理论上也为两种换能器的起源和演化上存在同源性提供了一些依据。
- 王美琪王伟君张正福
- 关键词:高等植物叶绿体线粒体免疫学
- 单胞红藻(Porphyridium cruentum)光合器官超微结构和光合功能的探讨
- 单胞红藻含叶绿素还含有藻红素、藻蓝素,是研究光能分配和传递的好材料。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有该藻种的培养。我们从土表层分离和纯化得到该藻,经中科水生所藻种鉴定室鉴定为(Porphysidium cruentum)。
- 王美琪王伟君李德跃
- 关键词:光合功能微结构光合器官
- 免疫金定位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内的RuBP羧化酶
- CO的同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之一,无论高等植物和绿藻中 RuBP 羧化酶在催化 CO的同化都起着重要作用,该酶成为植物同化 CO的关键酶。研究 RuBP 羧化酶的分布有利于阐明该酶的功能。我们曾报道了在 C和 C植...
- 王美琪王伟君高小彦
- 关键词:紫球藻羧化酶
- 免疫金定位紫球藻(Porphyridiumcruentum)内的RuBP羧化酶被引量:1
- 1996年
- 免疫金定位紫球藻(Porphyridiumcruentum)内的RuBP羧化酶*王美琪王伟君高小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2)CO2的同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之一,无论高等植物和绿藻中RuBP羧化酶在催化CO2的同化都起着重...
- 王美琪王伟君高小彦
- 关键词:紫球藻红藻RUBP羧化酶
- 光和暗条件培养的眼虫藻(Euglena gracilis)内RuBP羧化酶的免疫定位被引量:1
- 1997年
- 应用免疫金标记技术证明,在眼虫藻和其它藻类中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蛋白核部位,这与高等植物中RuBP羧化酶分布不同,在眼虫藻叶绿体间质中有少量RuBP羧化酶存在,这与高等植物中RuBP羧化酶的分布也有相似之处。 暗中培养的眼虫藻不能形成类囊体,无RuBP羧化酶,无光合能力,只能进行异养代谢。
- 王美琪王伟君高小彦
- 关键词:RUBP羧化酶暗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