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升

作品数:31 被引量:211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中风
  • 10篇中风后
  • 9篇针灸
  • 8篇电针
  • 6篇透穴
  • 5篇针刺
  • 4篇电针透穴
  • 4篇针灸疗法
  • 4篇头部电针
  • 4篇头部电针透穴...
  • 4篇透穴疗法
  • 4篇疗效
  • 4篇灸疗
  • 4篇灸疗法
  • 3篇血流
  • 3篇针药
  • 3篇中风后遗症
  • 3篇周围神经
  • 3篇综合征
  • 3篇康复

机构

  • 31篇黑龙江省中医...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药监局

作者

  • 31篇王东升
  • 8篇丛宇
  • 7篇王顺
  • 7篇孔令丽
  • 5篇尚艳杰
  • 4篇蔡玉颖
  • 4篇李淑芝
  • 4篇王顺
  • 3篇王雨燕
  • 3篇刘军
  • 3篇胡丙成
  • 3篇桑鹏
  • 2篇侯敬丽
  • 2篇马程程
  • 2篇王奇峰
  • 2篇张瑀
  • 2篇朱忠才
  • 2篇梅成
  • 2篇王威岩
  • 2篇邓惠影

传媒

  • 7篇中国中医药科...
  • 5篇中国针灸
  • 3篇中国针灸学会...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针灸技术规范...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针治疗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原理的初步探讨
头部腧穴治疗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报道不多,但因头部腧穴与循行头部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分布,病候主治等直接相关,这是头穴治疗疾病的物质和理论基础.头部穴位确可以治疗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但其原理远非于此,其理论还有待进一步...
王东升王顺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头部腧穴
文献传递
针灸为主治疗腓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综述近五年来以针灸为主的治疗腓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查阅针灸治疗腓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的文献,从针刺、温针灸、穴位注射、针刺加穴位注射、针刺加灸法、针刺加药物熏洗、电针加穴位注射以及其他疗法等方面进行回顾与分析。结论:针灸治疗本病有良好的疗效,但仍多是小样本的非随机对照的临床观察。提出应遵循循证医学,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图明确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尚艳杰金成旭孔令丽王东升刘军张瑀
关键词:针灸腓神经损伤
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痛性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对60例糖尿病痛性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头部电针透穴加体针为治疗组,体针疗法为对照组,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改善程度、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神经传到速度及波幅,血流变学和血浆β-内啡呔等指标进行观察。结...
王东升王顺
关键词:头部电针透穴疗法
文献传递
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观察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80例)、非手法组(80例)。2组取穴相同,手法组运用提插捻转补法,非手法组不用针刺手法。观察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及面神经肌电图的变化。结果:针刺补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值。手法组愈显率为91.3%,非手法组为75.0%,2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补法能提高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王顺胡海超王东升
关键词:针刺补法随机对照试验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1
2008年
王雨燕王显达麻虹尚艳杰王东升徐曼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后反射性肢体
五十年来针灸主要研究成果回顾——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成果
一、张缙教授针刺手法——取热法的研究 1、张缙教授取热刺法的理论研究张缙教授在中医针灸界以其精湛的针刺手法和卓著的临床疗效享誉海内外。张老针刺手法是在继承先贤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和发扬。无论从理论阐述还是从临床运用等诸多...
胡丙成梅成桑鹏王东升蔡玉颖
文献传递
针药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寒凝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足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静点+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针灸治疗,疗程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侯评分,检测间歇性跛行最大距离、足背动脉内径、峰值流速及足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达53.3%,高于对照组的26.7%(P<0.05);两组中医证侯评分、间歇性跛行最大距离均较疗前明显变化(P<0.05);两组足背动脉内径、血流峰速及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改善患者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
朱忠才李响于鑫鑫王东升邓惠影于影丛宇陈晓朋范明胜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夹脊穴电针血流动力学
电针膀胱俞 八髎穴治愈马尾神经损伤后尿潴留18例被引量:9
2007年
腰椎由于外伤骨折或腰椎间盘脱出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所致尿潴留是骨外科相对比较棘手的疾病,常因大、小便障碍需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增加泌尿系感染机会。而在膀胱及括约肌功能逐渐恢复过程中,尿潴留时间过长也易导致尿路感染,甚至逆行感染至上尿路。自2003年6月-2006年12月,笔者采用电针膀胱俞、八髂穴对马尾神经损伤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曹玲范文双侯广云王东升桑鹏
关键词:马尾神经损伤电针膀胱俞八髎穴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0月-2020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药物四联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药物四联治疗的基础上,外加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慢性幽门右旋螺杆双球菌患者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临床治疗属于寒热错杂型慢性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磊李微微王东升丛宇黄婧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型胃溃疡
针灸并走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李淑芝韩冰王东升侯敬丽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针灸科走罐治疗住院病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