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蓓蕾
- 作品数:3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七宝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虚拟世界 现实人生
- 2010年
- 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的张扬,平等的交流,自由的身份,满足了人们追求便捷与舒适的要求。这些特质对于当前的青少年群体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特别是高中生,因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希望成为自主、自强、自立的人;
- 潘蓓蕾
- 关键词:团体辅导高中生网络行为
- 寻找真实的自我
- 2009年
- 在一个深秋的下午,咨询室来了位高一女生小艾。小艾是我校的文艺骨干,她能歌善舞,经常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担当主角。平时的她热情开朗、爱说爱笑,但今天却完全变了一个人:眉头紧锁,面带倦容,焦虑和忧愁全都写在了脸上。
- 潘蓓蕾
- 关键词:自我辅导
- 浅谈研学旅行中的生涯教育渗透——以上海市七宝中学“井冈山·金寨”研学旅行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寓教于游的学生实践活动形式,在增强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锻炼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上海市七宝中学“井冈山.金寨”研学旅行的探索为例,解读在研学旅行中如何有效地渗透生涯教育,以期为各学校开展生涯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 潘蓓蕾
- 关键词:生涯教育
- 高中生生涯发展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七宝中学为例被引量:7
- 2019年
- 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既是教育政策的一项基本主张,也是近几年新高考改革对高中生基本素养的一个新要求。上海市七宝中学基于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探索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建构高中生生涯发展导航系统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希望这些探索能为当前普通高中的生涯教育实践提供借鉴,为高中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潘蓓蕾
- 关键词:生涯教育
- 从中性风潮之热谈青少年双性化人格的培养
- 2012年
- 近年来随着中性之风越来越热.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中性化的人格特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的综合人格。近几十年来多位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揭示:拥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较一般个体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良好的适应性.并提倡从小开始培养双性化人格。本文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双性化人格的建议。
- 潘蓓蕾
- 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
- 高中生心理社团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09年
-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身心发生着重大变化,面临着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如何创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德智体心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笔者试图阐述本校学生心理社团的一些具体做法,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载体提供一些工作思路。
- 潘蓓蕾
-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社团
- 养成教育:奠定学生幸福成长的基石
- 2016年
-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教会学生掌握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拥有公共道德认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非常重要。养成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行为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 潘蓓蕾
- 关键词:养成教育道德行为习惯基本道德规范道德品质
- 我不想孤单——一例初中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辅导
- 2010年
- 一个初冬的中午,咨询室来了初二的女生小君。小君是我校的学习尖子,平时校园的荣誉榜上总能见着她的名字,虽然之前不曾有过深入的接触,但印象中这样的女孩应该是阳光开朗、充满自信的,但今天看到她却眉头紧锁、面带愁容,脚步沉重,我感觉到她心里可能承受着某种煎熬和痛苦。
- 潘蓓蕾
- 关键词:初中生人际交往认知行为疗法
- 让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上海市七宝中学“成长导师制”的实践探索被引量:4
- 2016年
- 在当前强调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七宝中学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积极开展了"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对这一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梳理并进行了反思。
- 潘蓓蕾
- 关键词:成长导师制
- 让心理课“美”起来
- 2010年
- 美的事物可以陶冶人,也可以激励人。我们可以从美术课中欣赏美,音乐课中感受美,体育课中体会美,那么深受学生喜爱的心理课呢?心理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它是以心理学理论为背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景。开展富有意义的活动.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激发其心理感受.让学生获得成长的一门课程。因此,心理教师最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舒服、愉悦并获得关的享受。只有这样,
- 潘蓓蕾
- 关键词:心理课学科课程心理学理论心理感受心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