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澄

作品数:174 被引量:531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4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5篇肝移植
  • 48篇术后
  • 43篇移植术
  • 40篇肝移植术
  • 35篇移植术后
  • 33篇肝移植术后
  • 31篇静脉
  • 29篇活体
  • 22篇活体肝
  • 18篇门静脉
  • 17篇预后
  • 17篇细胞
  • 17篇供肝
  • 15篇手术
  • 14篇供者
  • 14篇肝癌
  • 14篇肝移植治疗
  • 13篇血栓
  • 13篇器官
  • 11篇肿瘤

机构

  • 156篇天津市第一中...
  • 18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天津市安定医...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166篇潘澄
  • 144篇沈中阳
  • 123篇邓永林
  • 122篇郑虹
  • 100篇朱志军
  • 71篇蒋文涛
  • 47篇张雅敏
  • 38篇高伟
  • 36篇张建军
  • 24篇蔡金贞
  • 20篇淮明生
  • 18篇孙丽莹
  • 14篇刘懿禾
  • 14篇郭庆军
  • 12篇史瑞
  • 12篇张海明
  • 12篇郑卫萍
  • 11篇张骊
  • 10篇马楠
  • 10篇魏林

传媒

  • 44篇中华器官移植...
  • 15篇中华肝胆外科...
  • 1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2篇实用器官移植...
  • 10篇天津医药
  • 8篇2012中国...
  • 8篇2014中国...
  • 7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2013中国...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20篇2014
  • 22篇2013
  • 17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16篇2009
  • 15篇2008
  • 19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的肝移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的特点并分析其术后生存时间。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共施行18岁以上成人首次肝脏移植1424例。将年龄≥60岁的211例受者分为老年组,其余的1213例受者为成年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指标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及术前血清胆红素总量、凝血酶原时间低于成年组,手术过程和无肝期时间较成年组略短。老年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3.27%)和再次移植率(0.95%)低于成年组(19.37%,P=0.035;3.96%,P=0.028)。成年组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4年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67%、85.52%、77.53%、75.52%、73.77%和70.9%,老年组术后6个月、1年、2年及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91%、83.42%、78.70%和4(1.14%,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是:原发恶性肝病(P=0.000)、合并肝肾综合征(P=0.021)、供肝热缺血时间(P=0.046)以及术后发生感染(P=0.000)。结论 高龄不再是肝移植的禁忌证,合理筛选适宜手术的老年受者可获得与成年受者相近的术后存活时间.
沈中阳朱志军郑卫萍郑虹邓永林潘澄
关键词:肝移植老年
肝癌肝移植Milan标准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 Milan 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5年11月术前 CT 检查符合 Milan 标准的125例肝细胞癌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差别及其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125例患者中,切除肝脏病理检查证实符合 Milan 标准者97例,超出 Milan 标准者26例,2例未发现癌灶最终诊断为结节状肝硬化,准确率为77.6%。影像学与病理学符合 Milan 标准的肝移植患者的1、2、3、4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和92.8%、87.2%和90.7%、86.4%和89.7%、86.4%和89.7%、86.4%和89.7%,两组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P>0.05)。病理学上超出 Milan 标准的患者1、2、3、4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3.0%、65.4%、61.5%、61.5%和61.5%,与病理学符合及影像学检查符合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螺旋 CT 诊断符合 Milan 标准的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良好,但应进一步提高诸如门静脉主要分支癌栓、淋巴结转移等导致病期误判因素的诊断水平。
沈中阳郑虹王政禄沈文朱志军邓永林潘澄包福宽
关键词:肝细胞肝移植病理学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活体肝移植供者术前评估及术后早期的安全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该院活体肝移植供者选择标准以及术后早期的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07年9月20日~2008年10月31日进行的58例活体肝移植供肝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前供者选择标准进行总结,观察其术中情况、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供者肝功能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2例供者出现胆瘘,经保守治疗后好转;3例供者出现术后不全肠梗阻,保守治疗好转;需要止痛处理的切口疼痛20例。余54例供者无并发症发生。所有供体均恢复正常的体力活动。结论供者的评估与选择是活体肝移植成功开展的关键。根据该院供者评估方法及标准,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是相对安全的操作。
蒋文涛潘澄马楠张骊王洪海谢炎沈中阳
关键词:活体供体安全性
肝移植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14例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评价肝移植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原位肝移植治疗的14例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移植术后患者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5个月,0.5年、1年和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17%、71.43%和64.29%,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57%、71.43%和50.00%。术后7例因肿瘤复发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37U/mL、肝门淋巴结转移、门静脉肉眼癌栓、肝细胞癌成分呈低分化及Allen分型为混杂型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严格筛选适应证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并延长生存期。
陈洪磊郑虹王政禄朱志军邓永林潘澄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预后
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29例临床分析
目的:胆管细胞癌是相对少见的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肝脏恶性肿瘤.目前肝切除是治疗胆管细胞癌的主要方法,肝移植在治疗胆管癌中的作用仍存较大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9例肝内胆管癌患者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评价肝移植治疗胆管癌的疗...
吴迪王建张雅敏邓永林潘澄郑虹沈中阳
肝移植术中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肝动脉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供肝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3912例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因受者肝动脉不适宜吻合,有68例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结果68例受者肝移植术中利用脾动脉重建肝动脉的耗时为50~100min。68例受者中,术后早期(1个月内)发生动脉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5.8%0,其中肝动脉血栓I例,肝动脉狭窄3例,其余受者肝动脉血液供应良好,未发生动脉狭窄、闭塞,亦未发生脾梗死。术后院外随访2~60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肝动脉相关并发症,9例受者死于肿瘤复发,4例死于消化道出血,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8.2%、72.0%和63.2%。结论当肝移植术中受者肝总动脉不可用时,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的方法安全、简单、有效,并不增加术后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田庆张建军邓永林郑虹潘澄蒋文涛张雅敏高伟杨涛
关键词:肝移植脾动脉肝动脉重建
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1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行原位肝脏移植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肝衰竭实施肝移植的经验。结果21例病人随访时间为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生存时间为1—1530d,中位生存时间为517d。病人的围手术期存活率为66.7%,1年存活率为66.7%,2年存活率为66.7%。死亡原因包括多脏器功能衰竭、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14例的远期性生存病人中,13例移植前合并乙型肝炎(乙肝),其中有1例(1/13)在术后1年出现乙肝复发。结论肝移植术是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沈中阳朱志军郑虹邓永林潘澄郑卫萍蔡金贞张雅敏张玮晔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急性肝功能衰竭
不能切除的肝转移性肿瘤行肝移植四例
2014年
病例1 男性,51岁.患者因腹部增强CT发现肝脏左外叶占位5d,于2012年10月15日收入我院肝胆外科.患者曾因胰腺体尾部占位于2004年10月28日在外院行胰体尾肿瘤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胰岛细胞瘤.2005年12月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多发转移灶,间断行3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效果不佳.2008年3月患者因"肝脏多发肿物"收入我院移植外科治疗,入院后行腹部MRI检查,结果示肝脏多发实性占位(图1),胰腺未见新发肿物.
王连江邓永林郑虹潘澄沈中阳张雅敏
关键词:肝转移性肿瘤肝移植恶性胰岛细胞瘤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
带肝中静脉的活体右半肝移植供者Ⅳ段肝静脉分型对术后残肝淤血和再生的影响
2013年
目的了解带肝中静脉活体右半肝移植供者Ⅳ段肝静脉分型对术后残肝淤血和肝脏再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带肝中静脉活体右半肝供者临床资料。依据Nakamura分型于术前应用IQQA—MSCT对Ⅳ段静脉分型,术中验证分型。术后2周行CT检查判断Ⅳ段淤血情况,应用IQQA—MSCT测量残肝体积。结果IQQA—MSCT可对Ⅳ段肝静脉进行三维重建并分型,其分型结果得到术中证实。Ⅰ、Ⅱ和Ⅲ型Ⅳ段严重淤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8%,40.0%和37.5%,三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4,P=0.007)。术后两周左外叶体积Ⅰ型(599±78)ml显著小于Ⅱ型(698±40)ml(F=7.977,P=0.01)和Ⅲ型(675±67)ml(F=7.977,P=0.032);而左内叶体积Ⅰ型(357±69)ml显著大于Ⅱ型(262±39)ml(F=6.541,P=0.005)和Ⅲ型(273±33)ml(F=6.541,P=0.014)。Ⅰ型Ⅳ段再生比例显著大于Ⅱ型(F=4.14,P=0.027)和Ⅲ型(F=4.14,P=0.04);与之相反Ⅰ~Ⅲ段的再生比例则是Ⅰ型显著小于Ⅱ型(F=5.577,P=0.005)和Ⅲ型(F=5.577,P=0.047);而3组残肝的再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31,P=0.173)。残肝体积与术前全肝体积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7,P=0.561)。结论IQQA—MSCT是良好的活体肝移植供体评估方法。Ⅳ段肝静脉解剖分型与带肝中静脉活体右半肝移植残肝淤血相关,Ⅰ型淤血程度最轻。残肝淤血对所累及肝段再生有不利影响,但不影响残肝总体再生。
蒋文涛马楠王洪海张骊郭庆军潘澄邓永林郑虹朱志军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供者淤血
SDF-1/CXCR4在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 通过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irived factors-1,SDF-1)的受体CXCR4在移植肝脏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Banff病理分级将原位肝移植术后肝穿刺活检标本分成4组,应用RT-PCR方法 半定量分析各组标本中CXCR4的mRNA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未排斥组肝穿标本大多呈现CXCR4的轻、中度表达;排斥组肝穿标本CXCR4高度表达的例数较多,而且随着排斥程度的加重,肝穿标本CXCR4表达的相对R值呈现递增趋势.结论 CXCR4在人类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各种生物学手段抑制CXCR4在移植肝脏中的表达有可能成为防治急性排斥反应有效途径.
孟醒初高伟李延钧李阳潘澄
关键词:肝移植CXCR4急性排斥反应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