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涌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染色
  • 7篇染色体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5篇原位
  • 5篇原位杂交
  • 5篇细胞
  • 4篇荧光
  • 4篇荧光原位杂交
  • 3篇急性
  • 3篇急性白血
  • 3篇急性白血病
  • 3篇骨髓
  • 2篇髓细胞
  • 2篇染色体畸变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淋巴细胞
  • 2篇骨髓细胞

机构

  • 5篇苏州医学院
  • 4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0篇潘涌
  • 6篇薛永权
  • 4篇谢新
  • 4篇过宇
  • 4篇阮长耿
  • 3篇高锦声
  • 2篇过宇
  • 1篇林宝爵
  • 1篇刘征辉
  • 1篇陈宜峰
  • 1篇夏学鸣
  • 1篇黄浩杰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2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染色体涂染技术在恶性血液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7年
为探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恶性血液病研究中的价值,应用生物素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整条染色体涂染探针,对R带核型分析揭示有难以识别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或标记染色体的10例恶性血液病进行了FISH检测。通过染色体涂染和核型分析资料的比较,识别了6例标记染色体的来源,确定了4例染色体易位的类型。结果表明:FISH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检测手段,它大大提高了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识别标记染色体和其它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能力,因而在恶性血液病的染色体研究中值得更多地采用这一新技术。
潘涌薛永权黄浩杰陈宜峰夏学鸣过宇谢新阮长耿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涂染血液肿瘤
伴染色体 t(8;21)为特征的四倍体克隆的急性白血病二例被引量:7
1997年
目的:报道2例以染色体t(8;21)为特征的四倍体克隆白血病。方法:用R显带法对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AML-M2)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除正常细胞外,各有3个相关异常克隆:46,XY,t(8;21)(2%)、46,XY,add(7)(q31),t(8;21)(6.8%)和92,XXYY,add(7)(q31)×2,t(8;21)×2(80.6%),见于例1;46,XX,t(8;21)(13.4%)、47,XX,+4,t(8;21)(46.3%)和94,XXXX,+4×2,t(8;21)×2(39.1%),见于例2。2例化疗后均未获完全缓解且分别生存4和6个月。结论:四倍体或近四倍体克隆与M2/t(8;21)白血病有特别的联系且为其继发性改变,通常意味着预后不良。
薛永权薛永权刘征辉潘涌谢新
关键词:染色体易位四倍体急性白血病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数目畸变被引量:2
1996年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数目畸变潘涌薛永权过宇谢新阮长耿我们应用7号和8号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α-卫星DNA探针,对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并将结果和细胞遗传学发现相比较,...
潘涌薛永权过宇谢新阮长耿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畸变
ANLL骨髓细胞染色体熟前凝集的研究
1992年
对2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熟前凝集(PCC)的研究,以增殖潜能指数(PPI)为观察指标,结果表明:ANLL骨髓细胞PP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临床阶段PPI初诊组最高,缓解组最低。短期缓解,长期缓解者与正常对照组PPI差异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骨髓原幼细胞百分数同PPI有相关性。随访19例患者后发现,PPI具有独立于形态学的预后价值,PPI>35%,提示顶后不良。
潘涌高锦声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细胞染色体
t(8;21)白血病的若干特征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的地位被引量:7
1996年
为了解t(8;21)白血病的特征及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的地位,对42例t(8;21)白血病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患者中数年龄为27.5岁,男女各占半数。其白血病类型有M12例、M2,31例、M2b5例、M42例和MDS-RAE82例。骨髓细胞染色体R带核型分析揭示典型t(8;21)易位40例,简单和复杂变异t(8;21)易位各1例。28例(67%)可见正常核型的细胞。26例(61.9%)合并其它染色体异常,其中丢失Y染色体14例,丢失X染色体、9q-和+4各3例。结果提示:本组t(8;21)白血病的临床和血液学持征和国外报道基本一致;t(8;21)白血病不但包括大多数M2b,还包括部分M2a和少数M1、M4及MDs;t(8;21)白血病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地位,以用M2/t(8;21)来表示较为恰当。
薛永权潘涌过宇谢新陆定伟贡静霞林宝爵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孕早期绒毛细胞染色体G显带的影响因素
1991年
对30例人流细胞染色体G显带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摸索最佳方案,提高染色体可分析率。通过G 显带主要的几个环节,作不同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室,以秋水仙素浓度1~2μg/ml,作用30min,1%枸椽酸钠低渗30min,60%冰醋酸酸化2min,60℃烤片14~16h,0.025%胰酶消化60~95s,G 显带效果最稳定,最理想。
潘涌高锦声
关键词:绒毛细胞染色体G带产前诊断
PCC技术在急性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1992年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血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染色体研究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常规的细胞遗传学只能分析中期细胞染色体。染色体熟前凝集(PCC)技术为研究间期细胞染色体开辟了新途径,该技术为细胞动力学和细胞遗传学技术的结合,用此法使白血病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综述了PCC技术的发展,在急性白血病研究中的临床应用以及与分子生物学的一致性。
潘涌高锦声
关键词:白血病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白血病研究中应用的进展被引量:1
1995年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利用非放射性物质标记核酸探针,通过免疫荧光在间期核及染色体上检测特异DNA序列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快速、安全、灵敏度高等优点,因而使白血病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综述了FISH的发展史、操作过程及其在白血病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潘涌
关键词:白血病荧光原位杂交
2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荧光原位杂交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解我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12号染色体三体(+12)的发生率,采用12号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DNA探针(D12Z3)对22例慢淋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并将结果和细胞遗传学发现相比较。染色体检查揭示:5例有核型异常,其中3例有+12。FISH检测除证实上述3例的+12外,还发现1例核型正常者有+12小克隆存在(5.34%)。研究表明,FISH在检测慢淋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方面比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快速、准确和敏感;与西方国家慢淋+12检出率(20%~32.5%)相比较,本组慢淋+12阳性率偏低(18.1%),提示我国慢淋和西方慢淋之间可能存在着生物学差异。
潘涌薛永权过宇过宇阮长耿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
全文增补中
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2号染色体三体被引量:2
1996年
为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患者12号染色体三体,用12号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α-卫星DNA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2例慢淋患者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进行。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在12例患者中检出1例有12号染色体三体;而用FISH法在12例患者中检出2例12号染色体三体,其中1例核型正常者FISH12号染色体三体检出的阳性率较低,为5.34%,另1例FISH法与细胞遗传学结果类似,12号染色体三体阳性细胞检出率分别为27.80%和26.67%。因此,FISH是一种检测慢淋患者12号染色体三体的快速而敏感的方法。它与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结合应用可提供较为全面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信息。
潘涌薛永权过宇谢新阮长耿
关键词:原位杂交慢性白血病染色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