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歆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全球化视域下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研究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人才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全球化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对此,伟大的改革者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他的亲自指导...
- 潘歆
- 关键词:经济建设人力资源人才管理邓小平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是中国的独创,它始于邓小平同志的论述,经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国内发展、世界和平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理论。其内涵涉及和平与发展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与领导、和平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底线、和平发展的道路与方式、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和平外交理论等七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王中原潘歆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全球化视域下邓小平人才流动思想及其现实关照
- 2016年
- 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竞争是以人才为主导的科技和经济的较量,各国都在利用各自政策试图把握人才这一核心资源。邓小平在恢复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号召党内党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结合国际国内发展状况,形成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人才流动思想,这些人才流动思想为后几代国家领导人的人才流动思想提供了参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潘歆
- 关键词:邓小平留学
- 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要使生态危机根本性地被解决,只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中国,它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价值观念、途径方式、社会结构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关联。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资本扩展、科技非理性应用和消费主义的批判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 潘歆
- 关键词:生态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