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敏 作品数:43 被引量:332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州市科技局重点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先天性结构异常胎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先天性结构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排除了染色体病及基因组不平衡的1147个先天性结构异常胎儿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根据随访结果,对初次测序分析并未明确诊断但孕晚期或出生后有新增表型胎儿的数据进行重新分析。根据累及器官的数目及部位分组。采用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软件绘制所有的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的基因调控网络图。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组致病基因诊断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60例胎儿获得了阳性诊断,其中包含数据重分析检出的8例(4.9%,8/163),共涉及125个致病基因的178个变异位点,总体阳性诊断率为13.9%。诊断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骨骼畸形组(31.5%,39/124)以及胸部畸形组(0,0/32)。胎儿水肿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致病基因簇均独立分布,且与主要结构畸形的致病基因无关。每对父母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变异的概率为0.03(39/1146),有阳性家族史者为0.08(4/53)。结论对传统遗传学检测为阴性的先天性结构异常胎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可额外检出13.9%与表型相关的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基因变异,其对于产前诊断的价值因受累器官不同而存在差异。通过随访,对孕晚期或出生后出现新增表型的病例进行测序数据重分析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可针对特定病种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相关的遗传学机制。 黎璐珊 符芳 李茹 喻秋霞 王丹 雷婷缨 邓琼 张雯雯 杜坤 杨昕 韩瑾 甄理 潘敏 张丽娜 黎福成 张永玲 景象一 李东至 廖灿关键词:产前诊断 单基因遗传病 绒毛培养法检出20三体一例 被引量:1 2006年 潘敏 胡舜妍 易翠兴 廖灿关键词:培养法 停止发育 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宫内妊娠 胎心搏动 广州市地区741例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分析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异常核型的类型和出现频率,探讨脐带穿刺术的指征对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病的意义。方法:对741例因高龄,唐氏风险高,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或胎儿畸形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于孕中晚期行脐带穿刺术,取胎... 易翠兴 潘敏 廖灿 钟燕芳 魏佳雪 黎丽仙关键词:染色体核型 产前诊断 脐带穿刺术 文献传递 广州地区6229例不良生育史的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染色体异常及染色体变异与不良生育史的关系。方法 对广州地区 6 2 2 9例因不良生育史就诊者取外周血 ,常规培养、制片、G显带 ,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染色体核型正常 5 85 4人 ,占 94 0 % ;核型变异 2 0 6人 ,占3 3% ;核型异常 16 9人 ,占 2 7%。染色体异常与不良生育史有关系。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生育史的重要的细胞遗传因素。对于明确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者 ,应行产前诊断。 潘敏 易翠兴 廖灿关键词:不良生育史 染色体分析 染色体异常 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马蹄足内翻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马蹄足内翻(TE)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经产前超声检查提示为TE、伴或不伴有其他结构畸形并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54例胎儿,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分成单纯TE组及复杂TE组。所有胎儿均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核型正常者再进一步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CMA检测,并应用CHAS软件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MA检测结果。对所有胎儿进行随访,了解妊娠结局及产后诊治情况。结果54例TE胎儿中,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例核型异常,为18三体,核型异常比例为2%(1/54)。核型正常的53例胎儿中单纯TE组38例、复杂TE组15例,进一步行CMA检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检出率为11%(6/53),单纯TE组和复杂TE组的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5%(2/38)及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对53例胎儿进行随访,51例随访成功,其中11例出生时无足内翻表现,产前超声诊断为TE的假阳性率为22%(11/51)。结论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TE伴或不伴其他结构畸形的胎儿的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CMA技术对核型正常的TE胎儿的致病性CNV的检出率提高至11%。结合产前超声诊断TE的假阳性率及两组致病性CNV的检出率,建议核型正常的TE合并其他畸形的胎儿进一步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CMA检测,以排除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的可能性;单纯TE胎儿建议行连续超声复查,如复查结果仍提示为TE,则建议行CMA检测,以降低侵入性产前诊断率及假阳性率。 郭乔丽 符芳 李茹 景象一 雷婷缨 韩瑾 杨昕 甄理 潘敏 廖灿关键词:畸形足 微阵列分析 核型分析 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在先天性结构异常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国Affymetrix公司全基因组高分辨率CytoScanHD芯片对651例孕期超声检查提示先天性结构发育异常,但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的胎儿病例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包括发生单一畸形者264例,多发畸形者387例。其中产前绒毛样本130例,羊水样本192例,脐血样本329例。全部胎儿样本DNA的提取及CMA实验操作流程均按照生产商提供的标准流程操作。CMA分析所发现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都进一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进行验证。结果CMA分析发现475例(73%)胎儿的基因组发生拷贝数变异;其中75例(11.5%)胎儿发现与临床疾病相关的致病性CNVs,包括2例单亲二倍体和2例隐匿性的嵌合体;另外13例(2.0%)胎儿病例中发现临床意义不明确的拷贝数变异。结论全基因组高分辨率CMA在超声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学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将检出率提高11.5%左右。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对单亲二倍体和低水平的嵌合体均具有独特的检出能力。实验操作人员和遗传咨询医生之间的充分交流,结合家系分析以及内外数据库之间的比对能够显著降低临床意义不明确的CNVs。 张燕 符芳 李茹 谢闺娥 韩瑾 潘敏 甄理 杨昕 李东至 廖灿关键词:产前诊断 嵌合体 光谱核型分析技术在标记染色体诊断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光谱核型分析技术(spectral karyotyping, SKY)在标记染色体诊断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临床工作中未能确诊的标记染色体病例,按SKY操作常规进行制片杂交,通过相应的计... 廖灿 潘敏 李东至 易翠兴 胡舜妍 袁思敏 吴韶清关键词:标记染色体 产前诊断 荧光原位杂交 文献传递 广东汉族人群21号染色体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调查广东地区汉族人群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D21S1433、D21S1442、D21S1444、D21S2051的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fluorescencePCR,QF-PCR)技术,对广东地区200份无亲缘关系样本进行等位基因分型,计算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杂合度,期望杂合性、多态信息含量和非父排除率。结果D21S1433、D21S1442、D21S1444、D21S2051分别检出9、10、9、5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D21S1433和D21S1442的杂合度较高,分别为0·818和0·820,D21S2051的杂合度最低,为0.261。结论D21S1433、D21S1442、D21S1444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量,作为遗传标记较为理想;D21S2051杂合度较低,不能作为遗传标记物。 杨昕 廖灿 黄以宁 李焱 易翠兴 吴韶清 潘敏 胡顺妍 袁思敏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等位基因 荧光定量PCR产前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的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分别在21号染色体上选取7个微卫星重复序列(SmallTandemRepeat,STR)(D21S1433,D21S1442,D21S1444,D21S1411,D21S1412,D21S1413,D21S1414)作为遗传标记,利用荧光定量PCR(QF-PCR)扩增技术及片段分析技术,对250例羊水标本进行检测,并与羊水标本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50例羊水标本中,核型分析发现24例21三体,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4例唐氏综合征样本采用QF-PCR全部检出。224例正常羊水标本中,QF-PCR检出阴性标本223例,1例样本呈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4%,24例21三体标本中,七对引物同时检测诊断阳性率为100%。所有试验结果均在24h内得出。结论QF-PCR作为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诊断唐氏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杨昕 廖灿 黄以宁 李焱 李东至 潘敏 易翠兴 吴韶清 胡舜妍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唐氏综合征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分子诊断唐氏综合征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检测唐氏患者 2 3例、正常人 33例 ,定量分析比较ΔCt值 .结果 正常组和唐氏组ΔCt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并建立了相应的参考值范围 .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等优点 。 廖灿 黄以宁 杨昕 涂新枝 易翠兴 潘敏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唐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