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家德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军队
  • 2篇战争
  • 2篇治外法权
  • 2篇台儿庄战役
  • 2篇文化
  • 2篇法权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式学堂
  • 1篇鸦片
  • 1篇鸦片战争
  • 1篇鸦片战争前
  • 1篇义和团
  • 1篇义和团运动
  • 1篇英国对华政策
  • 1篇运动后
  • 1篇杂牌
  • 1篇杂牌军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经济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机构

  • 11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德阳教育学院

作者

  • 14篇潘家德
  • 2篇付勇
  • 1篇杨隆高
  • 1篇康大寿
  • 1篇石咏梅
  • 1篇陈大士

传媒

  • 5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求索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知识分子在义和团运动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被引量:3
2005年
义和团运动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它对中国传统文化震动非常巨大。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尊王法祖、重文轻武等观念,全面提出怀疑、批判,从而促成了20世纪第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这次运动对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冲突的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潘家德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重文轻武
试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民俗的嬗变
2011年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在这一运动的冲击和影响下了,传承数千年的中国民俗也开始出现裂变,中国人的服饰、饮食、婚姻以及社交礼仪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若干的现代元素。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俗由传统走向早期现代化。
潘家德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俗
驻外军队治外法权问题论析
2008年
驻外军队"治外法权"问题,是涉及国际法学和史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学术界对其法权的内涵却始终没有明确的阐释。外国军队进驻他国本为国际公法所不允许,但在国际惯例上,无论平时或战时,却也存在外国军队进驻他国的事实。所以,国际公法上肯定了军队的"治外法权"问题。军队所享有的治外法权,虽然在国际法上有依据,但该法权的取得和行使均有严格的限制,其核心是不得损害军队所在国的领土与行政主权。本文拟对这一特殊的国际惯例进行探索,以窥其驻外军队"治外法权"之内涵所在。
潘家德
关键词:驻外军队治外法权
试论近代外国驻华军队与“治外法权”
2001年
在近代历史上 ,资本主义列强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曾大量派遣军队驻屯中国的领土 (领海 )。虽然按一般国际惯例和国际公法准则 ,外国军队经所在国允许可以进驻他国并享有“治外法权” ,但近代来华的外国驻军 ,无论其有无条约“依据” ,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 ,根本不应享有国际公法上的治外法权。这些外国军队进驻中国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潘家德
关键词:外国军队治外法权
试论近代“会审”制度被引量:2
2002年
“会审”是中国近代一项特殊的司法制度,它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侵华特权,是列强在华行使其领事裁判权的重要方式之一。会审法庭最先创设于上海外国租界,并陆续扩展到鼓浪屿、汉口的外国租界和东清铁路。列强通过会审特权的行使,扩大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同时,列强在会审法庭中,不以中国法律为审判依据,干预法庭诉讼程序,不仅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独立性,而且侵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会审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加深的重要标志。
潘家德杨隆高
关键词:会审制度公共租界法租界会审公廨司法管辖权
论近代四川出行风俗的变迁
2016年
出行习俗是指人们离家出行过程中的风俗习惯。古代巴蜀儿女依靠勤劳的双手开辟了众多的水陆通道,并形成了不同方式的出行习俗。鸦片战争后,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在四川陆续出现。相应地,新的出行方式、出行观念等开始形成,出行习俗由此出现新的变化。
潘家德石咏梅
关键词:交通工具
台儿庄战役取胜原因的再思考
2011年
台儿庄战役,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增强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关于台儿庄战役取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李宗仁体恤部属、向蒋介石要指挥权及对不同的军队采取不同的命令方式是分不开的。
付勇潘家德
关键词:台儿庄战役杂牌军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赔款数目的再探讨
2010年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赔款数目,中日战后所签订条约本已经明确规定,但实际赔款的数目尚未准确定论。本文通过对清政府赔款的资料进行考察,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得出了较为准确的实际赔款数额。
潘家德
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赔款
20世纪初留学运动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被引量:2
2011年
近代中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派遣留学生,迭至20世纪初出现波澜壮阔的留学浪潮。20世纪初留学运动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另方面也是近代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产物。
潘家德
关键词:留学运动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清末经济特科述论被引量:3
1990年
经济特科,是清末科举中特设选拔“洞达中外时务”人才的科目。它倡之于光绪戊戌,举之于光绪癸卯,是当时科举改革中的一件大事。但由于事后不久科举被废除,清政府亦迅速走向覆亡,故而此举一直未能引起史学界的重视。笔者认为,清末经济特科,是近代激烈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在文化教育领域里的突出反映,是中西文化冲突和交流的产物。它的提出到终结的全过程,反映了近代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趋向。虽然它对清末社会的影响不大,但对当时中国新学风的兴起及新式学堂的设立,却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康大寿潘家德
关键词:经济特科中西文化冲突科举改革述论新式学堂民族斗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