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长宇

作品数:16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油气
  • 9篇成藏
  • 8篇油气成藏
  • 5篇新构造
  • 5篇新构造运动
  • 4篇断裂带
  • 4篇盆地
  • 4篇裂带
  • 4篇凹陷
  • 3篇断层
  • 3篇渤海海域
  • 3篇渤海湾盆地
  • 2篇动力学机制
  • 2篇新近系
  • 2篇天然气
  • 2篇郯庐断裂
  • 2篇郯庐断裂带
  • 2篇高邮凹陷
  • 2篇发育
  • 2篇大民屯凹陷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作者

  • 16篇滕长宇
  • 11篇邹华耀
  • 4篇郝芳
  • 3篇庄新兵
  • 2篇尹志军
  • 2篇刘建章
  • 2篇王奇
  • 2篇宗奕
  • 1篇蔡忠贤
  • 1篇龚再升
  • 1篇娄国泉
  • 1篇田金强
  • 1篇鲍晓欢
  • 1篇姜雪
  • 1篇蔡永吉
  • 1篇张恒
  • 1篇刘金钟
  • 1篇赵春明
  • 1篇彭波
  • 1篇谭建财

传媒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第五届中国石...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渤中地区新构造运动期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127
2009年
环渤中地区是渤海海域重要的含油气区,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期断裂活动对油气的输导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断裂活动速率法,通过分析主干断裂沿其走向活动性的变化以及区带内不同活动速率断裂的搭配,综合研究了环渤中地区断裂的活动性与油气聚集保存之间的关系,并从溢出点的位置、断裂输导与保存活动速率的界定、断距与区域性盖层厚度关系对其控藏机制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环渤中地区新近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等或微弱活动断裂附近(活动速率小于25m/Ma);而强烈活动断裂(活动速率大于25m/Ma)主要起垂向输导作用,难以形成浅层的油气聚集,只有在其活动相对微弱的部位才可以使油气聚集成藏。
周心怀牛成民滕长宇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油气成藏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烃源岩的生气潜力与天然气成因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本次研究采用了黄金管的生烃模拟实验分析了渤海海域6个古近系的烃源岩样品的生烃特征并计算了各生烃凹陷的生气强度。研究表明,烃源岩初次裂解气阶段对应的Ro为0.6%~1.3%时,生气高峰对应Ro约为1.2%。Ro达1.3%时,大部分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已生成,对应的产气率平均为122.93 m L/g TOC,达到好的气源岩标准;Ro>1.3%的高演化阶段则主要为油二次裂解气。Ro为1.0%与1.3%时烃源岩的气油比(累积生气量与累积生油量的比值)分别约为0.22(1∶4.5)与0.39(1∶2.6),表明古近系三套烃源岩均具有良好的生气潜力。基于产气率图版计算的各凹陷的生气强度普遍大于20×10~8m^3/km^2,说明研究区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基于已发现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渤海海域现今已发现的天然气主要为有机成因的热成因气,进一步可分为油型气与偏腐殖型气,而且为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天然气的成熟度对应的Ro值总体低于1.3%,这整体与热模拟实验结论相吻合。与辽东湾地区相比,渤中地区天然气主要为溶解气富集,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断裂活动强度大,不利于天然气保存。
王奇邹华耀周心怀田德瑞滕长宇贾小军刘金钟
关键词:渤海海域
辽东湾坳陷JX1-1构造发育演化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9
2017年
JX1-1构造发育于辽东湾坳陷郯庐断裂西支,具有复杂的构造样式和发育演化过程,对油气的聚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详细表征其构造样式和各断层的展布特征,探讨其发育演化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研究表明,JX1-1构造发育于沉积盖层中,向下并未贯穿到深部基底。该构造的发育特征与对称型松弛弯曲处走滑双重构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JX1-1构造的发育起始于一系列雁行排列的T破裂、少量右阶排列的P破裂以及南北两端Y破裂的形成;在走滑变形过程中,各破裂的末端发生侧向扩展,中部的T破裂与两条P破裂连接形成张性走滑弯曲;随后,走滑弯曲部位两侧的T破裂陆续通过与P破裂连接或自身的末端扩展产生一系列叠置的断片,从而形成了现今JX1-1的构造样式。JX1-1大油田的形成除与该区具有充足的油气供应外,还得益于该构造部位的很大一部分走滑位移转变为垂向位移,形成了有效的断层圈闭,为油气的大量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
滕长宇郝芳邹华耀徐长贵
关键词:油气成藏郯庐断裂带
新构造运动期断裂活动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以渤中地区为例被引量:22
2012年
新构造运动调整和控制了渤中地区油气的成藏和最终分布.本文将定性评价与半定量刻画相结合,系统分析了渤中地区的断裂系统特征和62条Ⅰ,Ⅱ级断裂活动速率(FAR)的差异,探讨了晚期断裂活动对成藏条件和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强烈活动(FAR>25m/Ma)断裂对油气主要起输导作用,微弱活动(FAR<10m/Ma)断裂主要起封闭作用,中等活动(10m/Ma
庄新兵邹华耀滕长宇
关键词:分段式油气成藏新构造运动
渤海湾盆地新太古代结晶岩潜山裂缝发育的露头模型被引量:27
2013年
新太古代结晶岩基底潜山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裂缝的发育与分布是该类潜山油气成藏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通常潜山裂缝储层发育于断裂带。通过对秦皇岛地区鸽子窝与北戴河新太古代结晶岩露头断裂带与区域性构造节理带裂缝观测与描述,建立了裂缝发育的露头模型。研究表明,断裂带由核部碎裂带与两侧节理密集带组成,单侧节理密集带的宽度大于40m,整个断层带的宽度大于100m。节理密集带的线密度可达到28条/m,而且裂缝尺度长,多个方向的裂缝构成连通的网络系统,是该类裂缝储层发育的最有利部位。节理密集带以外的区域性节理发育带,因裂缝发育密度低、尺度小、彼此不连通,不能形成有效裂缝储层。潜山裂缝储层的分布受断层的控制呈现高度的非均质性,裂缝发育带与致密带在空间上构成不规则块状分布。
邹华耀赵春明尹志军蔡永吉滕长宇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原油富集/贫化控制因素与成藏模式被引量:49
2010年
渤海海域油气勘探经历了40多年的曲折历程,原油垂向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的复杂性制约了其勘探进程。基于断裂活动、烃源岩演化与区域盖层的研究,对全区已发现油藏的垂向富集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晚期)新构造运动对原油成藏与分布起到主导作用。通源断裂垂向输导原油的能力与其活动速率有关,活动速率小于10m/Ma的断裂输导能力弱,主要起封闭作用;活动速率为10-25m/Ma的断裂起到输导与封闭双重作用;活动速率大于25m/Ma的断裂主要起输导作用。晚期断裂活动速率、活跃生油岩与区域性盖层的发育分布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共同控制了古近系、新近系原油的富集与贫化。并归纳了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4种原油富集/贫化模式,即古近系富集模式、古近系与新近系共同富集模式、新近系富集与古近系贫化模式以及新近系贫化模式。
邹华耀周心怀鲍晓欢刘建章滕长宇庄新兵
关键词:渤海海域
渤中坳陷新构造运动断裂活动带PL19-3大型油田晚期快速成藏被引量:15
2011年
中国含油气盆地处于全球(晚期)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区,近年来油气晚期快速成藏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形成于渤中坳陷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带的PL19-3大型油田,围绕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及其晚期快速成藏的识别标志进行了研究,指出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快速沉降导致的多生烃凹陷和多层段源岩快速成熟为大型油田晚期快速充注提供了充足的油源;郯庐断裂带与北京-蓬莱断裂带交汇区密集发育的晚期活动断裂和高孔渗性砂体构成了快速运移通道;频繁地震活动引起的断层"地震泵"作用是晚期快速充注的驱动机制.PL19-3油田高地温异常和油藏内温度非均一性,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异常是晚期幕式快速充注的识别标志.
邹华耀龚再升滕长宇庄新兵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运移通道渤中坳陷
辽东湾地区主干断裂活动差异性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被引量:15
2009年
辽东湾地区是渤海海域重要的含油气区。通过该地区主干断裂活动速率计算表明,总体上自古近纪沉积期至现今断裂活动减弱;但辽中、辽东地区断裂活动强于辽西地区;就同一条断裂(带)而言,断裂的不同区段也表现出活动速率的较大差异。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分析表明,辽西地区断裂在古近纪末期中等活动速率(<25m/Ma)、新近纪以来微弱活动(<10m/Ma),主要表现为断裂对油气起到有效聚集与保存作用;辽中、辽东地区断裂在古近纪末期活动速率较高(>25m/Ma),新近纪以来仍保持中等活动速率(>15m/Ma),表现为有效的输导,但不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辽中、辽东地区有利于油气聚集与保存的断裂是古近纪末期以来活动速率较小或者停止活动的断裂。
宗奕徐长贵姜雪田金强滕长宇
关键词:油气成藏
渤海湾盆地构造差异演化与油气差异富集被引量:37
2014年
渤海湾盆地是中国东部最富油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盆地内各坳陷因区域应力场环境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断裂演化过程,垂向上的油气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基于各坳陷断层组合样式、发育密度和活动速率(FAR)的分析,阐述了渤海湾盆地断层发育演化的时空差异性.并通过区域应力场分析,探讨了断层活动差异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渤中坳陷位于活动较强的营口-潍坊与北京-蓬莱走滑断层交会所形成的强烈转换拉张构造区,其主干断层活动最强,新近纪以来活动速率最大(FAR>10 m/Ma),在新构造运动期(上新世至今)甚至超过25 m/Ma,大部分油气可以通过这些断层发生垂向运移并在新近系成藏.远离渤中坳陷的其他坳陷新近纪以来断层活动速率减弱(FAR<10 m/Ma),新构造运动期近乎停止,不能成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油气主要聚集于古近系.因此,渤海湾盆地新近纪以来,尤其是新构造运动以来断层的差异活动控制了油气垂向的差异富集.
滕长宇邹华耀郝芳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渤海湾盆地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断裂活动差异性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断裂活动速率方法对郯庐断裂带渤海段主干断裂活动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断裂活动差异性对该地区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渤中段南部和莱州湾段主干断裂晚期活动性较强(>20m/Ma),晚期较强烈的主干断裂活动为油气晚期充注提供了垂向运移的条件,围绕主干断裂分布了一系列新近系油田;而辽东湾段主干断裂晚期活动速率较低(<20m/Ma),不利于油气从古近系烃源岩向上发生垂向运移,因而在新近系尚未有大中型油田发现。
宗奕邹华耀滕长宇
关键词:新近系油气成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