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浦小松

作品数:30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教育
  • 9篇经济增长
  • 4篇模型分析
  • 3篇育发
  • 3篇面板数据
  • 3篇教育发展
  • 3篇格兰杰
  • 2篇因果
  • 2篇因果检验
  • 2篇思政
  • 2篇思政课
  • 2篇思政课建设
  • 2篇中学生
  • 2篇满意度
  • 2篇门槛
  • 2篇教育投入
  • 2篇教育支出
  • 2篇跨国
  • 2篇格兰杰因果
  • 2篇格兰杰因果检...

机构

  • 24篇中国教育科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天津职业技术...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8篇浦小松
  • 3篇南士敬
  • 3篇康建朝
  • 3篇吴建銮
  • 2篇曹培杰
  • 2篇赵小红
  • 1篇李协京
  • 1篇张永军
  • 1篇方勇
  • 1篇冯雅静
  • 1篇赵章靖
  • 1篇王素
  • 1篇陈伟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基础教育
  • 3篇现代教育管理
  • 2篇世界教育信息
  • 2篇现代商业
  • 2篇支部建设
  • 1篇开放教育研究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初中生必读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中国德育
  • 1篇西北职教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教育经济评论
  • 1篇市场论坛
  • 1篇北方经济
  • 1篇基础教育课程
  • 1篇统计与管理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9
  • 3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发展水平与国家创新能力的关系——基于国际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教育发展水平是影响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教育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全球创新指数处于中低、中、中高、高阶段的国家和地区中,教育对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教育发展水平总得分每增加1个单位将使创新指数提高约0.30至0.37个单位;教育保障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将发生从无到有的飞跃;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在不同创新指数中的影响均不显著;在全球创新指数处于中、中高、高阶段的国家和地区中,教育效益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教育效益得分每增加1个单位将使创新指数提高约0.16至0.26个单位,且这种正向影响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基于此,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仍然是当务之急、长远之需。
浦小松曹培杰张永军
关键词:国家创新能力教育发展水平分位数回归
STEM兴趣、家庭背景与学习成绩——基于全国14418名中学生的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学校和家庭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场所。以全国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学习成绩情况,通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进而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父母从事职业类型对学习成绩具有积极作用,但影响不大;周末或假期常去与学习相关校外场所对学习成绩具有促进作用;STEM兴趣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各有正负,数学和科学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数学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具有较大的提升效应,但工程与技术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具有负向影响。STEM兴趣和家庭背景对学习成绩的不同作用也为下一步做好STEM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浦小松
关键词:家庭背景
高等教育普及对全球竞争力的非线性影响研究——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普及是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普及在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建立线性模型、门槛模型,检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对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球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对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在跨越人均GDP的门槛值后,对全球竞争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提高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能够显著促进全球竞争力的提升;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对全球竞争力释放出更大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在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协同育人新机制建立、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不断增强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浦小松赵章靖
关键词:毛入学率门槛模型
湖北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法对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从宏观层面上对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并对湖北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做了分析。由此指出湖北省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南士敬吴建銮浦小松
关键词:财政收入经济增长
福建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2008年
本文从1981-2006年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数据出发,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福建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
吴建銮南士敬浦小松
关键词:出口贸易经济增长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基于1980—2006年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两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GDP的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我国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应着力提高消费需求,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浦小松陈伟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面板格兰杰检验——来自OECD国家创新指数的证据
2022年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其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接下来的两个十五年中,如何提升国家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面板格兰杰检验方法对OECD国家的创新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创新互为格兰杰原因,二者存在显著的双螺旋促进关系;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OECD国家的创新指数提升1%将使人均GDP提高0.0979%,这意味着创新对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我国应通过全面推进国家及社会创新,将创新理念实体化、制度化,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和基础科学领域原始创新等方式提升创新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浦小松
关键词:经济增长OECD国家
科研投入驱动经济发展的非线性效应研究——来自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加科研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从科研投入的总量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两个视角出发,利用我国2007—2016年283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门槛模型实证检验科研投入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不断提高科研投入总量和占比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在考虑地区间不同的技术进步效应后,科研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作为门槛变量,分析科研投入对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可以看到科研投入总量的提升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而当政府财政规模较小时,在财政规模门槛值的两侧,科研投入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抑制效应转为促进效应。由此可见,对于政府财政规模较小的地区,忽视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一味地提高科研投入比重可能并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增长,甚至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揠苗助长则欲速不达。因此,地方政府在逐步增加科研投入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财政规模的门槛值,充分考虑科研投入对经济发展负向、正向效应的转化条件,避免负向作用,激发正向作用,使科研投入总量和占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契合。
浦小松
关键词:经济发展门槛效应
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面板分位数模型计算与分析——283个市级地区的检验被引量:1
2019年
选择283个市级地区(含4个直辖市)作样本,建立面板数据分位数模型,针对不同城市发展水平深入探析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支出对于经济增长都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科技支出增加1个百分点将使GDP大约提高0.4%~0.44%,说明增加科技支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途径;当GDP规模较小时,科技支出对GDP贡献更大,这说明对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的地区来说,要更加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充分发挥科技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相比于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地区人口数量、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科技支出的作用弹性最大,而且非常显著,表明科技支出对GDP的贡献最高。经济基础较薄弱地区要加大科技支出力度,经济中等和偏上地区要保持科技支出稳定,经济发达地区要优化科技支出结构。
浦小松
关键词:经济增长
芬兰家校合作的主题、路径与保障要素被引量:2
2021年
芬兰国家教育法律及课程标准对家校合作的价值、意义、方式等做出提纲挈领的规定,涉及包括家校价值互认、文化融通、优化学校课程教学、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及规划赋能孩子未来等多方面内容。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有赖于国家法律政策、教师专业能力、全面育人理念,以及彼此社会信任文化基础的支撑。
康建朝浦小松
关键词:主题内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