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勋
- 作品数:21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证素辨证探讨绝经后肥胖痰证的病理特点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绝经后肥胖痰证中医病理特点辨识的研究现状,提出以临床为基础,以文献为参照,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开展绝经后肥胖痰证证素的提取、挖掘与规范化研究,从而形成能反映病理本质、直观、简便、科学的辨证模式,是今后绝经后肥胖痰证中医病理特点辨识研究的基本方向。
- 李冠慧洪建勋李西海梁文娜
- 关键词:证素绝经后肥胖痰证
- 漫谈'恬淡虚无'与'健康'
- 当代社会竞争的加剧,西方的某些不良观念的传入,以及现代中国德育的不足,人们物质丰富了,精神却依旧贫乏,性情日益浮躁.由于精神的不健康往往导致了生理上的异常,缺少"恬淡虚无"的性情是当代人精神道德缺失的...
- 洪建勋李灿东
- 关键词:中医养生恬淡虚无道德修养
- 论微观辨证的方法原则
- 微观辨证是中医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是未来中医发展的趋势。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并在临床实践中反复检验,这是发展微观辨证的方法原则。
- 李慧洪建勋杨文娟闵莉林雪娟
- 关键词:微观辨证中西医结合中医思维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发病机理再认识被引量:8
- 2016年
-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治疗有其优势,但对于其病因的各家观点各不相同,目前多认为是肾虚。但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临床观察表明肾虚不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而是绝经后妇女的普遍状态为发病提供条件,而绝经后气血相对不足造成的体用之间暂时性的不平衡才是本病病因所在。因此临床治疗当以调和气血为主,以平为期。
- 李慧洪建勋林雪娟闵莉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肾虚
- 绝经后骨代谢异常的中医病理特点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绝经后骨代谢异常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微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增加、骨的强度下降,骨折的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从病因病机、体质状态、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绝经后骨代谢异常的中医病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绝经后骨代谢异常的发病是以肾虚为基础,肝郁为病因,并受到自然、社会、生活起居等因素影响,且提出运用整体观念全面分析疾病病理的重要性,以及厘清病理基础和发病原因的重要性。
- 洪建勋戴辉煌李冠慧陈逸梦梁文娜
- 关键词:病理病因病机体质
- 谢德聪教授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经验探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经断前后诸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烘然而热,面赤汗出,失眠健忘,精神倦怠,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酸背痛,手足心热,或伴月经紊乱的一组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和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下降等有关,因此在治疗上以补充激素治疗为主,但是其副作用较大[1].
- 洪建勋谢德聪(指导)
- 关键词:经断前后诸证肝肾阴虚
- 李晶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探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李晶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治疗,首先应基于"本虚标实"的根本病机。"本虚"主要是指脾胃气虚、胃阴虚,"标实"主要指肝气不舒。针对根本病机,李晶教授拟定调胃一、二、三号方,分别对应脾胃气虚、胃阴虚、肝气不舒三方面施治。其次,在本虚标实的病机基础上,慢性胃炎又每多兼见夹痰、夹瘀等病理变化,治疗时处方用药应随证灵活变通。再三,慢性胃炎是全身机能失调而反应在局部的表现,治疗重视对全身机能的调整,以期在调节全身状态的过程中达到治愈的目的。
- 孙丽珍洪建勋崔长虹张璐梁文静赵连强李晶
-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 平衡观指导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再认识
- 2016年
-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一分为二,矛盾的两方面动态、相对的平衡是事物存在的必然要求。中医学是反映生命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体,生命规律的客观存在性必然要求平衡观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医学的理论滥觞于《易经》,其平衡观念最早可见于《易经》,其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 李慧洪建勋杨文娟林雪娟闵莉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病因病机
- 状态理论指导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再认识
- 肾虚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但不能完全解释该病病理。在中医状态理论指导下,从阴阳自和角度出发,分析得出该病的发生和脏腑失和、气血失和、体用失和密切相关。在阴阳自和理论指导下将对该病的防治有所裨益。
- 吴杨鹏洪建勋李慧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阴阳自和病机
- 李晶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总结被引量:1
- 2015年
- 失眠是以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和日常工作能力下降,严重者合并焦虑、强迫和抑郁等症,其还是冠心病和症状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 洪建勋孙丽珍洪彩芳占美平李晶
-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