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应力场
  • 7篇应力场特征
  • 6篇构造应力
  • 6篇构造应力场
  • 4篇地震
  • 4篇油气
  • 3篇断层
  • 3篇油气运移
  • 3篇运移
  • 3篇盆地
  • 2篇东海盆地
  • 2篇断层活动
  • 2篇油气聚集
  • 2篇海盆
  • 2篇海盆地
  • 1篇地表
  • 1篇地表裂缝
  • 1篇地壳
  • 1篇地裂缝
  • 1篇地震断层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地质矿产部

作者

  • 14篇沈淑敏
  • 4篇郑芳芳
  • 3篇冯向阳
  • 2篇孙宝珊
  • 2篇黄向明
  • 2篇王连捷
  • 1篇刘琦胜
  • 1篇陈庆宣
  • 1篇周新桂
  • 1篇魏大卫
  • 1篇曾问渠
  • 1篇黄庆华
  • 1篇肖树棠

传媒

  • 6篇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8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89
  • 1篇198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燕山地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8
1995年
燕山地区现今的构造、地貌景观,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建造、改造过程而形成的。从沉积建造及构造形变特点来看,自元古宙至古生界,本区构造运动平缓,建造和改造的特点主要反映基底断裂的控制作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是燕山地区主要造山作用期,基本特征是强烈挤压形成线状褶皱及推覆构造系统。中生代时期,本区构造形变显示水平应力作用的主导性,新生代时期,则以均衡代偿导致的隆升作用为主。本文侧重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变形挠度场的重塑,借以恢复本区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形成的力学过程及运动程式。
沈淑敏冯向阳
关键词:推覆构造构造应力场中生代
地震断层活动对上覆土层影响的研究
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坏和地裂缝,无疑将破坏各种工程设施及民用建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地面破坏是由于地震本身的振动效应和基岩地震断层对地面的直接破坏。本文借助固体力学及断裂力学,采用数学模拟方法,阐述了基岩断裂在发生位移时...
沈淑敏黄向明刘文英
文献传递
应力驱动与油气运移势场的剖面研究被引量:14
1996年
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石油地质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油气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本文以构造应力场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驱动力为观点,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的典型储油构造型式进行了剖面上运移势场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场低值区与运移场低值区相对应,并且运移势场低值区与油气藏对应很好。
冯向阳沈淑敏刘文英
关键词:油气运移剖面研究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地区中、新生代构造特点与构造应力场
根据野外观察及海域等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地区及毗邻海域,新华夏系显著的区域性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两点:第一,大陆边缘地区的新华夏系构造是一组平行海陆边界的弧形构造带;第二,大陆边缘地区存在一组北略偏...
沈淑敏郑芳芳刘文英
文献传递
地震断层活动对上覆土层影响的研究
1993年
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坏和地裂缝,无疑将破坏各种工程设施及民用建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地面破坏是由于地震本身的振动效应和基岩地震断层对地面的直接破坏。本文借助固体力学及断裂力学,采用数学模拟方法,阐述了基岩断裂在发生位移时,上覆土层的受力状况。
沈淑敏黄向明刘文英
关键词:地震断层平移断层地裂缝应力强度因子断层性质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主要断裂应力场特征与油气关系研究
孙宝珊沈淑敏周新桂冯向阳邵兆刚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主要断裂应力场特征与油气关系研究”是“八五”国家科技“新疆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所属的二级专题,编号:85-101-04-02,塔北油区主要构造区域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两期成藏应力场活动强烈,现今应力场继...
关键词: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油气运移油气聚集
油压式构造模拟实验机
沈淑敏吴幼平赵金生姚陆明程传隆
依据相似律准则定量设计构造模型,是长期以来从事构造模拟实验的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过去使用的模拟工具都是简单的手摇装置,无法测定力的大小,运动速度和位移等。研制的油压式模拟实验机是压、扭、旋转及旋扭等多种方式的自动加力装...
关键词:
关键词:仪器
莲花山断裂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及深圳市罗湖区构造稳定性的讨论
1991年
本文在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及物理方法,模拟计算了莲花山断裂带应力积累、释放过程中安全度、应变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莲花山断裂带的活动性及对深圳地区稳定性的影响。另外讨论了深圳地区活动性断裂的长度、震级、震源深度等与产生地表裂缝的关系,提供了深圳地区稳定性评价的依据。
沈淑敏郑芳芳刘文英
关键词:区域构造应力场应力积累现今构造应力场地表裂缝地震强度
北京地区地壳稳定性研究
陈庆宣曾问渠沈淑敏黄庆华王连捷刘琦胜肖树棠
采用多种学科方法评价北京地区地壳稳定性。该区北北东向断裂带是主要活动断裂四纪以来北西向断裂活动性增强。强震活动主要发生在延庆-怀来、北山-滦县地区。地形变化大的地区在孙河、燕丹-北七家。最大剪应力、香河、孙河-通县一带,...
关键词:
关键词:活动断层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划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与东海盆地油气运移规律被引量:5
1989年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地区的主干构造是中、新生代成生、发展起来的新华夏系构造,从空间展布来看,它的区域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两点:1.大陆边缘地区新华夏系构造并非单纯的北北东走向的多字型构造,而呈一组平行海陆边界(以安山岩带为界)的多字型弧形构造带;2.大陆边缘地区存在一组北略偏东的构造形迹,越往北则越显著,其成生时期与弧形构造带相近,且受海陆边界形态的制约。作者对东海盆地,特别是浙东拗陷,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对应力场、变形场、挠度场和运移势场进行了计算和实验,从而指出:应力舒缓区及运移势低的地区,可能是油气停聚的有利地区。
沈淑敏郑芳芳刘文英
关键词:构造区下第三系盆地沉积上第三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