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小春

作品数:48 被引量:265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内镜
  • 9篇黏膜
  • 9篇超声
  • 8篇食管
  • 8篇胃镜
  • 8篇镜检
  • 7篇超声内镜
  • 6篇黏膜下
  • 6篇膜下
  • 5篇肿瘤
  • 5篇胃镜检查
  • 5篇消化道
  • 5篇化道
  • 5篇病变
  • 5篇肠镜
  • 5篇出血
  • 4篇曲张
  • 4篇内镜黏膜
  • 4篇静脉曲张
  • 4篇肠病

机构

  • 4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綦江县人民医...

作者

  • 47篇沈小春
  • 39篇兰春慧
  • 28篇陈东风
  • 22篇李平
  • 18篇王军
  • 14篇孙文静
  • 12篇曹艳
  • 12篇兰丽
  • 11篇刘海燕
  • 9篇颜綦先
  • 8篇胡辂
  • 7篇崔红利
  • 7篇杨莹莹
  • 7篇陈东风
  • 7篇敖兴
  • 6篇李霞
  • 5篇杨均
  • 5篇樊丽琳
  • 5篇闫庆军
  • 4篇傅鑫

传媒

  • 15篇重庆医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胃肠病学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及出血患者处理方法,为防治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1 243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部位、术后病理并评估出血患者术后处理方法。结果 1 243例行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14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13%。出血组有1例发生再次迟发性出血;有2例在迟发性出血止血后,因再次血便而行第3次肠镜检查。迟发性出血发生的时间为(4.73±2.49)d。出血组息肉好发部位为直肠(7/14,50%)。出血组息肉直径为(16.65±4.91)mm,大于未出血组的(8.07±4.2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中幼年性息肉和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多见(P<0.05)。出血组患者创面经荷包缝合、止血夹夹闭、电凝止血或注射止血后均达到止血效果。结论患者年龄大、伴高血压或糖尿病,息肉较大、位于直肠,幼年性息肉或管状腺瘤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是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在发生迟发性出血时,在肠镜下根据创面不同选择荷包缝合、止血夹夹闭、电凝、注射止血均能达到理想效果。
周银斌沈小春杨莹莹陈东风兰春慧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迟发性出血肠镜
结肠病变肠镜治疗后延迟性出血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病变肠镜治疗后延迟性出血的原因及再次肠镜治疗价值。方法回顾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息肉、腺瘤、早癌、脂肪瘤)肠镜下给予氩气刀凝固术、黏膜下切除术、黏膜下剥离术或尼龙绳套扎术治疗后延迟出血的45例患者,针对其延迟性出血的病因,总结再次肠镜治疗的方式及临床结局。结果肠镜治疗后延迟性出血的好发部位依次是直肠(28.89%),乙状结肠(24.44%),升结肠(22.22%);腺瘤及上皮内瘤变病灶更易发生(88.89%)。延迟性出血的形式主要为病灶切除处创面渗血,也可有血管涌血或喷血。本组延迟性出血肠镜下治疗方式主要是钛夹夹闭和圈夹缝合,5例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及氩气刀凝固术治疗,35例氩气刀凝固术合并钛夹夹闭术治疗,3例钛夹夹闭治疗,2例圈夹止血治疗。42例一次性肠镜止血成功,3例又出血,再次行肠镜下治疗,1例重新给予钛夹夹闭及圈夹止血后出血停止,另2例转外科行结肠切除术。本组43例延迟性出血患者均经肠镜下止血成功,痊愈出院。肠镜治疗后牢固的创面处理对预防延迟性出血十分重要,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术后饮食管理也是延迟性出血的重要因素。结论对于肠镜治疗后延迟性出血患者及时再次进行肠镜检查及有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金明贵陈东风孙文静沈小春何雨芩颜綦先
关键词:内镜治疗延迟性出血
消化内镜清洗及消毒质量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分析本院内镜洗消效果不合格原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相关依据,确保内镜诊疗安全。方法调查分析2015年4至5月和2015年10至11月本院清洗、消毒后的内镜987镜次和980镜次的监测结果。后者每镜次监测结果不合格者均进行溯源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追踪并落实,直至重新采样监测结果为合格。结果 2015年4至5月随机采样清洗、消毒后的内镜987镜次,合格率为97.87%,有21镜次不合格,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后,2015年10至11月再对清洗、消毒后的胃肠内镜随机采样检测980镜次,合格率提高到99.69%,仅3个不合格的镜次,与采取干预措施前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引起院内镜清洗、消毒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及时溯源分析,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完善内镜洗消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追踪落实,能明显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曹艳杨莹莹韩然李佼高灼沈小春兰春慧陈东风毕玉田刘丁
关键词:内镜干预措施
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11例麻醉体会
2014年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在经口内镜下环行肌切开术(POEM)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7月~2013年5月11例应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POEM术的患者,常规持续监测并定时记录患者在POEM术中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中的不良反应(如体动、呛咳、反流、误吸、皮下气肿、气胸及气腹等情况);术后患者对术中的记忆和疼痛的感觉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11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行POEM术的患者全部成功,11例麻醉效果全部满意,1例患者POEM术中食管下段全层肌肉切开,操作时间长,导致充入二氧化碳(CO2)过多出现皮下气肿、气胸或气腹。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下行POEM术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POEM手术条件。
肖前松王军敖兴沈小春李平陈东风李佼兰春慧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超声内镜与CT检查对食管癌临床TN分期的比较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EUS)与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准确率。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EUS检查组和CT检查组,每组各34例,于术前行EUS或CT检查,并按照TNM(2003)分期标准作出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结果以食管癌术后病理分期作为标准,术前EUS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Tis期0(0/2),T1期75.0%(3/4),T2期75.0%(6/8),T3期86.7%(13/15),T4期80.0%(4/5),T期总准确率为76.5%(26/34);N0期71.4%(5/7),N1期75.0%(9/12),N2期0(0/11),N3期0(0/4),N期总准确率为41.2%(14/34)。术前CT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Tis期0(0/1),T1期33.3%(2/6),T2期28.6%(2/7),T3期78.6%(11/14),T4期83.3%(5/6),T期总准确率为58.8%(20/34),与EUS检查组T期总准确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0期77.8%(7/9),N1期76.9%(10/13),N2期66.7%(4/6),N3期50.0%(3/6),N期总准确率为70.6%(24/34),与EUS检查组N期总准确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检查对食管癌的临床T期诊断准确率较高,而CT检查对食管癌的N期诊断准确率较高,术前采用EUS联合CT检查可能对指导术前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孙文静沈小春刘海燕李平兰丽陈东风兰春慧
关键词:胃镜检查食管肿瘤肿瘤分期
胃套细胞淋巴瘤1例病例回顾
2011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反复呕吐2个月"于2010年8月10日就诊。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病后无明显消瘦,体质量下降1.5 kg,余无特殊不适。15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入院查体:体温36.6℃,呼吸19次/分,心率89次/分,血压128/78 mm Hg。轻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软,右上腹可见一长约8 cm的手术瘢痕。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孙文静潘大维沈小春傅鑫崔红莉胡辂兰春慧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病例回顾反复呕吐浅表淋巴结移动性浊音胆囊结石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操作技巧及教学要点
2015年
国内外的多位专家对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术后处理都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对于手术操作的难点、手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介绍尚不够详细[1-2]。目前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肉毒碱注射、内镜下球囊扩张、外科手术和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
王军刘海燕沈小春陈东风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教学
超声波内镜的可调式负送水灌流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声波内镜的可调式负送水灌流器,包括灌流瓶和连接在灌流瓶上的软管,所述软管上套设有输液流速调节器,软管的端部连接有T型连接管,该T型连接管的第一接头一体成型有PVC管,该PVC管与所述软管插接固定,T型...
王雪琴沈小春
文献传递
胃黏膜钙质沉着症1例的报道
2013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0岁,因“腹痛、腹胀6月.加重7d”于2009—10-29入院。入院前6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
沈小春孙文静杨均潘大维傅鑫胡辂兰春慧陈东风
关键词:钙质沉着症胃黏膜上腹部隐痛
内镜治疗和介入治疗在非静脉曲张性血管源性消化道出血中治疗价值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背景:非静脉曲张性血管源性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其常规药物的止血效果差,再出血率高,目前急诊内镜治疗或介入治疗已成为首选治疗措施。目的:评价内镜治疗和介入治疗在非静脉曲张性血管源性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5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77例接受内镜治疗或介入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血管源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非静脉曲张性血管源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结果:77例患者中,48例接受内镜治疗,29例接受介入治疗。内镜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介入治疗组(P=0.007),而Blatchford评分显著降低(P=0.021)。病变部位分别为胃22例、十二指肠25例、小肠18例、结肠9例、直肠3例。病变性质分别为血管畸形35例、溃疡病变合并血管畸形26例、动脉血管破裂13例、毛细血管扩张3例。7例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72 h内发生再出血,而接受介入治疗者均未发生再出血,但1例患者因肺栓塞而死亡。结论:大部分上消化道血管畸形患者可通过内镜治疗获益,而对于黏膜损伤较严重且治疗72 h内再出血者可能需接受外科手术干预。对于小肠血管畸形出血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者、Blatchford评分较高者,介入治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孙文静沈小春王军魏艳玲陈东风颜綦先
关键词:胃肠出血血管畸形内镜治疗介入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