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制剂
  • 3篇丹参
  • 3篇循证
  • 3篇循证评价
  • 3篇注射液治疗
  • 3篇HPLC
  • 2篇丹参片
  • 2篇药学
  • 2篇药学服务
  • 2篇医疗机构制剂
  • 2篇医院制剂
  • 2篇用药
  • 2篇有效性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透皮
  • 2篇透皮吸收
  • 2篇注射液
  • 2篇紫外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协会

作者

  • 22篇江华
  • 6篇赵荣生
  • 5篇翟所迪
  • 5篇杨毅恒
  • 3篇李潇潇
  • 3篇门鹏
  • 2篇郁巍岳
  • 2篇侯哲
  • 2篇黄竞
  • 1篇方玉江
  • 1篇曹国颖
  • 1篇李兆明
  • 1篇王永庆
  • 1篇王东晖
  • 1篇刘维
  • 1篇王钤
  • 1篇谭颖丹
  • 1篇帅瑗
  • 1篇李子健
  • 1篇李慧博

传媒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临床药物治疗...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全国医院药学...
  • 1篇2010年中...
  • 1篇2016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洗药透皮吸收的研究
目的:确定关节洗药内主药当归中阿魏酸的HPLC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以阿魏酸为参考物,研究关节洗药的透皮吸收情况。方法:以当归中的阿魏酸的含量为检测标准,以小鼠腹部皮肤为受试皮,采用单隔室静态小室法,测量关节洗药的透皮吸...
江华侯哲
关键词:透皮吸收阿魏酸HPLC
文献传递
医院药学部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为提高医院药学部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COVID-19疫情防控的具体实际和既往相关医院的管理经验,在深入分析医院药学部门的药品供应和质量保障、药品调剂管理、提供临床药学服务及其他相关物资保障等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构建医院药学部门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并梳理各环节的注意点和应对措施。结果:医院药学部门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药品和消毒产品供应管理(重点包括关键治疗药品和消毒产品清单制订、管控、库存量调增等)、药品调剂管理(重点包括处方、药房窗口、规划定量储备、退药等管理)、临床药学服务管理(重点包括提供药学信息支持、线上药学服务、监测药物安全性等)、人员防护与消毒(重点包括人员防护以及环境和窗口、设备和容器、纸质处方的消毒等)、捐赠药品专项管理、人员防控知识培训、药学教育与科研管理等环节。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医院药学部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规范管理。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药学部门应启动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加强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在特殊时期发挥好关键职能部门的作用。
董淑杰杨丽陈晨陈晨孔宪伟杜雅薇杜雅薇刘芳江华朱锦萍江华黄竞张现化韩涛李雪韩涛帅瑗崔敬帅瑗李晶闫盈盈杨毅恒刘维李慧博
关键词:疫情防控
β-环糊精包合乳结消散片中降香挥发油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乳结消散片中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提取工艺,以挥发油提取率作为评价提取工艺的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包合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差示热分析验证包合物。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降香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2 h,提取6 h;β-CD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挥发油的最佳包合比例为8 g∶1 mL,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 h。结论所选提取工艺提油率较高,包合工艺使液态变固体,减少了挥发油的挥发,便于制粒压片且稳定性好,适合于大生产。
江华郁巍岳
关键词:降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
关节洗药透皮吸收的研究
目的:确定关节洗药内主药当归中阿魏酸的HPLC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以阿魏酸为参考物,研究关节洗药的透皮吸收情况。方法:以当归中的阿魏酸的含量为检测标准,以小鼠腹部皮肤为受试皮,采用单隔室静态小室法,测量关节洗药的透皮吸...
江华侯哲
关键词:透皮吸收阿魏酸HPLC
文献传递
丹参片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研究丹参片提取工艺 ,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 定性比较 ,定量分析 ,正交试验筛选。结果与结论 确定生产工艺为 95 %乙醇、6倍量温浸 3h ,75 %乙醇、6倍量温浸 3h ,60 %乙醇、6倍量温浸 3h ,药渣加 1 2倍量水煎煮 2次 ,每次 1
江华李兆明
关键词:原儿茶醛正交试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医学观察期患者的中成药治疗文献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医学观察期患者的中成药治疗提供循征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的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在治疗胃肠型感冒方面,1篇系统评价(SR)显示有效。金花清感胶囊在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方面,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有效。连花清瘟胶囊在治疗流行性感冒方面,2篇SR显示有效;在治疗甲型H1N1流感方面,1篇SR显示有效;在治疗病毒性感冒方面,1篇SR显示有效。疏风解毒胶囊(颗粒)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2篇RCT显示有效,1篇临床研究显示有效;在治疗季节性流感方面,1篇临床观察显示有效;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方面,1篇SR显示有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方面,1篇SR显示有效。结论4种中成药可用于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观察期患者出现的发热、乏力伴胃肠不适等症状,安全性好,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刘颖刘丽曹苗苗温剑周燊江华张妍赵荣生杨毅恒
关键词:藿香正气
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释放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制备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并考察其体内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以静止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规律,以大鼠药动学实验研究其体内释药规律。结果:制备的缓释微球外观呈规则的球形,粒径分布均匀((38.2±1.7)μm),包封率为(74.7±3.2)%。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在体外恒速释放;在大鼠体内的Cmax为(114.7±31.90)ng.mL-1,tmax为(8.32±4.43)h,AUC为(1774282±1046152)ng.h.mL-1,MRT为(596±165)h;在体内外的相关系数为0.9553(P<0.01)。结论:本制备工艺可行;雷公藤内酯醇有制备成缓释注射微球的可行性。
江华翟所迪王晓民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
清洁验证在医院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洗瓶机洗瓶的清洗验证工作,确定适合制剂室应用的简便、省时、安全、可靠的清洁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使用不同清洗方法清洗后的玻璃磅瓶中药物残留量,并进行相应的卫生学检查。结果:应用0.5%的NaHCO,清洗...
江华
关键词:洗瓶机卫生学检查高效液相色谱药物残留
经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8例报告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效果。 方法 经腹腔镜切除肾上腺皮质腺瘤 7例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例 ,所有肿瘤均在右侧 ,直径均 <6cm。 结果  8例腹腔镜手术都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 2 .2小时 ;术中平均出血量 70ml;术后平均禁食时间是 1.5天。 结论 经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具有切口小 ,创伤小 ,出血量少 。
马潞林黄毅方玉江江华侯小飞袁炯宋世兵
关键词:腹腔镜肾上腺肿瘤肾上腺切除术手术方法
某三甲医院医疗机构制剂医保未收录后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为我院)医疗机构制剂从2013年医保未收录后的使用情况,探讨价格因素对医疗机构制剂的影响,以及医疗机构制剂存在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医疗机构制剂信息管理系统,以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调整价格前1年为基数,采用Excel软件对医保未收录后我院医疗机构制剂5年使用量进行统计。结果:5年间,我院医疗机构制剂品种的配制与使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中药制剂用药金额构成比逐年增加,其中颈痛平片、复方苍耳子片、创伤止痛乳膏等特色中药制剂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价格调整医保未收录后,部分中药和西药制剂被商品药替代,用量骤减,最终停产。结论:继续保持现有医疗机构制剂的稳定生产并积极开发特色中药制剂,既可满足临床患者的用药需求,也是我院医疗机构制剂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江华
关键词:医疗机构制剂使用量价格因素医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