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涛

作品数:19 被引量:15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考古
  • 6篇史前
  • 4篇遗址
  • 4篇史前考古
  • 3篇考古学
  • 3篇古学
  • 2篇史前考古学
  • 2篇同位素
  • 2篇铜器
  • 2篇青铜
  • 2篇全新世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环境变化
  • 2篇古代文明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牙釉质
  • 1篇遗存
  • 1篇遗址发掘
  • 1篇遗址分布

机构

  • 18篇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池州学院
  • 1篇滁州学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甘肃省文物考...
  • 1篇四川省文物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篇水涛
  • 5篇朱诚
  • 3篇马春梅
  • 3篇田晓四
  • 2篇黄蕴平
  • 2篇李水城
  • 1篇李玉梅
  • 1篇林留根
  • 1篇周生路
  • 1篇孙伟
  • 1篇章森桂
  • 1篇吴立
  • 1篇赵东升
  • 1篇李溯源
  • 1篇郑朝贵
  • 1篇徐峰
  • 1篇李兰
  • 1篇李中轩
  • 1篇王鑫浩
  • 1篇潘卫东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文物
  • 2篇中原文物
  • 2篇西域研究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考古学报
  • 1篇考古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大众考古
  • 1篇三代考古
  • 1篇2003年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哺乳动物骨骼化石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在丰富的AMS^14C测年数据基础上,对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哺乳动物鹿、猪、牛骨骼化石的骨胶原C,N同位素进行分析,恢复中坝遗址过去哺乳动物的食性特征、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骨骼保存较好,骨胶原流失对C,N稳定同位素的成分没有影响.鹿骨胶原δ^13,δ^1N均值分别为–23.1‰和4.7‰,说明鹿生活在密闭的生境中,以树叶和灌木为食;牛骨胶原δ^13,δ^1N均值分别为–19.6‰和5.2‰,说明牛生活在开阔的生境中,以草本植物为食.C同位素分析显示鹿和牛都以C3植物为食物,表明鹿和牛生存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但t检验显示鹿骨胶原δ^13,δ^1N值比牛的都要小,这表明鹿和牛的生境不一样;牛和鹿的δ^13,δ^1N值还存在部分重叠,说明草食性的牛和鹿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食物竞争.猪骨胶原δ^13,δ^1N分别为–17.1‰和5.5‰,t检验显示猪骨胶原δ^13,δ^1N值比牛和鹿的都要大,表明猪的营养级比牛和鹿的要高.猪的δ^13值范围很大,说明当时已经有家养猪的贸易.t检验显示不同时期遗址地层草食性动物鹿骨胶原δ^13值之间不存在差异,鹿骨胶原δ^1N值之间也不存在差异.表明2200-4200aBP期间,中坝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这是中坝遗址地层比较完整的原因.在该地区能代表鹿、猪、牛δ^13值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8,73,16,而能代表鹿、猪、牛δ^1N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4,5,6.
田晓四朱诚孙智彬水涛黄蕴平FLAD RowanK李玉梅
关键词:中坝遗址Δ^13C古生态
论长江三峡地区的屈家岭文化遗存
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地区,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湖南省的洞庭湖地区等地已经有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关于长江三峡地区屈家岭文化的分布状况,也即这种文化的分布西界,近年来通过对湖北宜昌中堡岛、杨家湾、清水滩、重庆巫山大溪等...
水涛
关键词:屈家岭文化遗址发掘
文献传递
帕米尔地区早期历史的演变格局被引量:3
2014年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地区自青铜时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两个文化发展阶段:一个是以安德罗诺沃文化为代表的中亚族群不断向东迁徙运动的阶段;一个是其后的新的族群占据帕米尔,并继续向东进入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的阶段。如果再放大一下观察的视野,新疆喀什地区的早期历史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东西南北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疆各地的早期文化正是在这种兼容并蓄、相互借鉴和影响的环境中长期共存,最终形成了今天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格局。
水涛
关键词:早期历史
四坝文化铜器研究被引量:62
2000年
四坝文化是分布在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一支青铜时代文化。据现有的考古发现,甘肃西部是我国发现早期铜器数量最多的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开始,到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各个时期,都不乏重要发现,这其中,尤以四坝文化出土的铜器数量最多,种类也最丰富。下面我们以10余年来新发现的一批四坝文化铜器为对象,结合有关单位所作的测试分析结果,就我国西部地区冶金术的发生、工艺特征、历史地位及文化传播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不当之处,敬希专家指正。
李水城水涛
关键词:铜器齐家文化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出土青铜时代
全文增补中
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2008年
水涛
关键词:史前考古
论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本文认为,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在文明化的初期阶段,这里更多的吸收了周边地区各种文化的一些因素,在夏商周时期逐步成为文明中心。作为文明中心,它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方面,即社会的观念形态和礼仪制度等方面;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体现在文化的表层层面,即物质文化产品的基本形态方面。文明中心的进一步强化,使中原文明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本表现形态。
水涛
关键词:文明化进程
江苏全新世灾变事件考古地层学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江苏境内全新世典型考古遗址文化间歇层成因及其灾变事件信息的提取和时间序列的建立,结合与自然沉积地层和现代洪水沉积物以及已知海相地层的对比分析,是了解该区全新世以来考古地层揭示的海侵、海啸、古洪水、黄泛与淮泛等灾变事件过程和环境质量变化历史的重要手段;探讨全新世灾变事件的确切年代及其考古地层学可靠的判定依据和特征,探索微体古生物学在本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海侵层调查中的应用是今后江苏及我国沿海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努力方向。
朱诚李兰林留根马春梅周生路潘卫东水涛李中轩范超章森桂
关键词:考古地层学灾变事件全新世
西域史前文明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被引量:7
2005年
本文对涉及西域史前文明发展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西域史前文明的发展演变在于不断接受来自于周边地区古代文明中心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极大制约。它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农业文化与畜牧业文化的长期共存发展和相互借鉴。草原游牧文化的不断南下和东进,是造成大范围文化传播和人群迁移活动的主要动因,新疆地区则是连接东西方古代文明的桥梁和纽带。
水涛
关键词:史前文明
中国彩陶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The Study of t3anshan and Machang Painted Pottery deals with the painted pottery of the Banshan and Machang types, the richest groups of artifacts in prehistoric China. It makes an elaborate comparison and examination of about 4,000 vessels and their designs, and gains new knowledge of the evolutionary laws of their form and decoration. To analys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esigns, the author applies a multidirectional comprehensive approach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methods, which allow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ich visual language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of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In addition, the book offers completely new explanation to account for the sudden change in the style of painted pottery in the Banshan period, which undoubtedly widens our train of thought and field of view for inquiring into the sources of som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prehistoric Gansu-Qinghai region.
水涛
关键词:彩陶力作
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3
2012年
对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进行比较研究,发现4000cal.aBP前本区史前文化遗址在空间上不断扩大,较为显著的扩大曾发生过两次,一次发生在马家浜—河姆渡文化时期,另一次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同时以河流谷地为通道,史前文化从西向东不断向沿海扩展。4000cal.aBP后,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各史前文化地域明显收缩,东向沿海扩散的趋势终止,同时伴随有南北两种不同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转变。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分布与全新世海面波动有显著的关系,尤其是杭州湾两岸的史前文化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的关系最密切,7000cal.aBP以来的低海面—海退成陆过程为史前居民提供了广阔的陆地生存空间。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变迁与环境变化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对比天目山千亩田泥炭和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环境演变记录表明,4000cal.aBP前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东向地域扩展是在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背景下进行的,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共同作用下的扩展和延伸;而4000cal.aBP后史前文化的地域收缩是在气候干冷和沿海海洋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以上初步证明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扩张和收缩与环境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气候环境变化正是引起上述这种变化以及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气候环境成为浙江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其对文化的分布、传播、扩展和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立朱诚郑朝贵李枫马春梅孙伟李溯源水涛王鑫浩邵仕训周曜何婷婷
关键词:环境演变史前文化全新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