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新权

作品数:70 被引量:73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18篇锆石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2篇成矿
  • 10篇岩石
  • 10篇同位素
  • 10篇盆地
  • 9篇定年
  • 9篇年代学
  • 9篇中生代
  • 9篇花岗岩
  • 8篇碎屑
  • 8篇碎屑锆石
  • 7篇地质
  • 7篇矿床
  • 6篇地球化学特征
  • 6篇莺歌海
  • 6篇莺歌海盆地
  • 6篇海盆
  • 6篇海盆地

机构

  • 70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湖南省地质矿...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部矿业股份...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湖南省地质学...
  • 1篇湖南省矿产测...
  • 1篇江西耀升钨业...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70篇梁新权
  • 16篇王策
  • 13篇付建刚
  • 13篇范蔚茗
  • 13篇蒋英
  • 12篇周云
  • 10篇温淑女
  • 8篇王岳军
  • 7篇董超阁
  • 7篇梁细荣
  • 7篇许德如
  • 6篇单业华
  • 5篇张小琼
  • 5篇陈惠芳
  • 5篇唐红峰
  • 5篇侯威
  • 4篇聂冠军
  • 4篇李献华
  • 4篇王可伏
  • 3篇林舸

传媒

  • 21篇大地构造与成...
  • 4篇湖南地质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岩石学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2013年全...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长春地质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岩浆作用与地球动力学演化
李献华王强李武显刘颖梁新权赵振华
大陆的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系统科学最重要的基础研究。该项目通过对由扬子、华夏两地块拼合而成的华南陆块的基底、元古代和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作用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分析研究,在华南陆块的形成、演化及其...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球系统科学地球动力学演化
湖南东南部湘东钨矿区老山坳断层性质的厘定及其对找矿的启示被引量:8
2015年
老山坳断层是湖南东南部湘东钨矿区的主干断层,目前有关其活动时代、性质和位移量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断层带内及附近的宏观构造变形观察、断层两盘矿脉成分、结构构造和围岩变形的比较、岩石蚀变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等都表明该断层具有正断性质,形成于成矿之后。鉴于下盘北组脉与上盘南南组脉具有平行脉壁、黑白相间的条带结构,认为它们在老山坳断层形成前应该属于同一组脉,进而推断出该断层的水平断距达1.5~2.0 km。无论单一脉或连接脉,矿脉的平均宽长比都大于1.0×10–2,远高于前人在露头上测量得到的石英脉宽长比,意味着脉体宽长比与观察的脉体尺度有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找矿思路:在断层下盘北组脉的北边寻找与中组脉和南组脉对应的矿脉,而在断层上盘南南组脉的深部寻找北组脉。
倪永进单业华伍式崇聂冠军张小琼朱浩峰梁新权
关键词:断层性质成矿时代矿脉
莺歌海盆地重要油气储层物源体系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梁新权王策周云温淑女童传新蒋英刘平付建刚
该项目属沉积学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莺歌海盆地是南海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由于沉积厚度巨大,潜在源区多样,传统的物源分析方法限制了优质储层识别的准确性,为油气储层的预测和评价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油气勘探长期以来未有重大突破。为...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储层预测油气藏勘探地球化学方法
莺歌海盆地黄流组二段碎屑锆石年龄与储层物源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莺歌海盆地位于昆嵩隆起和海南隆起之间的南海西北部海域,是发育在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黄流组二段作为优质的天然气储层,其物源特征一直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LA-ICP-MS定年技术对莺歌海盆地四个不同局部构造区的上中新统黄流组二段沉积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东方构造区(DF13)和海口构造区(HK29)年龄频谱相似,有40~34 Ma、154~139 Ma、245~241 Ma、416~394 Ma和2191~1772 Ma几个主要年龄峰或年龄区间,与区域上的几次构造事件密切相关。结合盆地周边区域地质特征,应用地震沉积学、重矿物和Sr-Nd同位素等资料,发现这两个构造区均以红河物源为主,但后者受盆地东侧海南隆起的物源影响较大。莲花构造区(L1X)年龄频谱相对简单,有247 Ma一个主要年龄峰,431 Ma、935 Ma和1851 Ma三个次要峰,缺少喜山期和燕山期锆石年龄,物源可能主要来自盆地西侧的昆嵩隆起;岭头构造区(LT11)有99 Ma和234 Ma两个主要年龄峰,157 Ma和939 Ma两个次要峰,其物源以海南隆起为主,同时有部分红河物源的加入。通过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对莺歌海盆地黄流组二段储层物源特征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为今后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勘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谢玉洪童传新裴健翔刘平梁新权王策周云蒋英温淑女付建刚余世花向建华
关键词:碎屑锆石物源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莺歌海盆地
海南岛乐东地区志仲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9
2013年
海南岛分布大量的海西-印支期的花岗岩,关于这些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成岩背景,特别是海西期花岗岩,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采用LA-ICP-MS对海南岛乐东地区志仲花岗岩体进行了高精度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花岗岩样品获得接近的272 Ma的结晶年龄,表明该花岗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锆石原位Hf同位素组成εHf(t)值变化于-3.7至+2.8之间,对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t DM2集中在1.12~1.53 Ga,表现出壳幔混合源区特征。据此,推测志仲花岗岩的形成岩浆很可能来源于海南中元古代火成岩的重熔,同时可能有新生地幔物质的加入。其两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与前人研究的Nd二阶段模式年龄计算的结果(1.3~1.6 Ga)相近,表明中元古代是该区一期重要的地壳分异的时间,即海南岛在中元古代发生过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活动-沉积记录及古地磁资料,我们趋向于认为海南岛内海西期岩浆作用应该是古特提斯演化过程中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并非古太平洋西向俯冲-碰撞的结果。
温淑女梁新权范蔚茗王岳军池国祥梁细荣周云蒋英
关键词:HF同位素
粤北仁化白垩纪安山玢岩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仁化安山玢岩分布在华南湘桂地洼系南东侧,位于广东韶关丹霞火山盆地中。来自仁化妙禅寺和石背两地的安山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105.0±0.7 Ma和104.3±0.8 Ma,表明其形成于中生代构造活化期最强烈的早白垩世晚期。妙禅寺和石背安山玢岩均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和角闪石或辉石,基质组成与斑晶类似。相关图解显示安山玢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其Mg#为49~61,K2O含量为3.07%~3.81%。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些安山玢岩明显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无Zr、Hf异常。Zr/Y(6.56~9.10)、Th/U(3.72~4.31)、Nb/La(〈0.31)和(Th/Nb)N(〉10)等微量元素比值表明其源区为地壳物质加入板内玄武质岩浆的结果。结合前人已有的区域研究成果,作者认为仁化安山玢岩母岩浆应是在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由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在上升或侵位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经历一定程度结晶分异作用后最终形成安山质岩浆。其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和后缘拉张有关。
蒋英梁新权梁细荣周云温淑女付建刚王策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圈伸展早白垩世
海南岛前寒纪岩石圈演化的记录:基性岩类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19
2001年
海南岛前寒武纪基性岩类具有的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海南岛前寒武纪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石圈的演化史。古中元古代时,琼中屯昌变基性-超基性岩,为大洋型火山岛弧低钾拉斑玄武岩,明显具有镁铁质-玄武质科马提岩特征,来源于高度亏损的地幔;与之同时代的琼西,则为一套具洋底玄武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的过渡型玄武岩,是古俯冲带上部地幔楔和自消减带卷入地幔楔地壳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端元部分熔融产物,具低亏损地幔特征,产生于弧后(或弧间)盆地环境;中新元古代的琼西变基性-超基性岩和古中元古代琼中屯昌变基性-超基性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为两套具不同时代、源区相异、构造环境不同的岩石类型,中新元古代的琼西变基性-超基性岩具铁镁质-超铁镁质科马提岩特征,来源于较高亏损的地幔,产于大洋板块边缘的构造环境。据此,可以推测,海南岛前寒武纪岩石圈演化至少经历了古中元古代的古板块俯冲、中新元古代的裂解二次事件,并伴随洋盆的出现。
许德如林舸梁新权陈广浩唐红峰
关键词:前寒武纪岩石圈演化基性岩元古代
华南中生代造山过程的重塑十万大山盆地沉积记录的反演
梁新权李献华丘元禧杨东生
该项目主要通过构造地层组合和碎屑锆石(325颗)年代学研究,确定盆地源区特征和约束构造事件时限,系统认识盆山演化关系。提出十万大山盆地是一个由晚古生代-中生代巨厚磨拉石或类磨拉石建造组成的叠合盆地。晚二叠世沉积物中碎屑锆...
关键词:
湘东锡田燕山期A型花岗岩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被引量:26
2017年
黑云母的化学组成特征对揭示花岗岩的源区特征、形成环境、后期热液作用以及成矿元素富集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对与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锡田燕山早期花岗岩黑云母和长石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电子探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黑云母具有富铁贫镁、高铝低钠的特征,其MgO和FeOT含量分别为0.12%~1.35%和15.47%~23.24%,类似于高铁黑云母;其含铁指数Fe/(Fe+Mg)较高,集中在0.87~0.99,属于铁叶云母;其长石主要以正长石和钠长石为主.这些特征暗示了寄主岩石源区以壳源为主.结合相关区域地质资料,表明锡田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氧逸度.黑云母具有高的含铁指数、较高的结晶温度和低的氧逸度等特征均有利于锡成矿,可以作为勘探锡矿的标志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在锡田花岗质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流体趋向于向富锡的方向演化,是锡田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重要来源.
周云梁新权蔡永丰付伟
关键词:黑云母成岩成矿花岗岩
两广云开大山—十万大山地区盆山耦合构造演化——兼论华南若干区域构造问题被引量:40
2006年
云开大山自泛华夏造山作用以来就成为褶皱带和相对隆起区,现今的十万人山及其前身则同时成为前缘凹陷或前陆盆地,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盆山耦合系统。整个盆山耦合系统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如下阶段:早古生代造山事件第一幕(郁南运动)形成云开复式背斜带,古博白前缘凹陷形成于其东南侧。第二幕(北流运动)使云开复式背斜向西北推进,前陆盆地亦向西北侧迁移。第三幕(广西运动)使云开大山继续褶皱隆起,早印支运动(东吴运动)使钦防海槽褶皱成山,并在其北西侧形成前陆盆地。晚印支运动,广西大容山地区褶皱隆起,此时的前陆盆地已迁移至现今十万大山的东南边缘,奠定了十万大山盆地现今构造轮廓的基础。进入燕山期,随着桂东南逆冲推覆构造前缘不断地向NW方向扩展,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前陆盆地也不断地向 NW方向迁移。进入新生代喜马拉雅期,本区的构造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即由原来的NW—SE向挤压构造应力场变为NE— SW挤压构造应力场。
丘元禧梁新权
关键词:盆山耦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