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庆标

作品数:4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文学
  • 3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自传
  • 10篇传记
  • 8篇自我
  • 7篇身份
  • 7篇自我意识
  • 5篇政治
  • 4篇文学
  • 3篇人格
  • 3篇忏悔
  • 3篇卢梭
  • 3篇民族
  • 3篇爱欲
  • 3篇布鲁姆
  • 2篇艺术
  • 2篇尤利西斯
  • 2篇哲学
  • 2篇政治哲学
  • 2篇身份认同
  • 2篇诗人
  • 2篇书信

机构

  • 38篇江西师范大学
  • 7篇南京大学
  • 1篇马萨诸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5篇梁庆标
  • 1篇钟芳

传媒

  • 11篇现代传记研究
  • 5篇国外文学
  • 5篇传记文学
  • 2篇戏剧文学
  • 2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连云港师范高...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新余高专学报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粤海风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跨文化研究
  • 1篇比较文学与跨...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话与自我意识:巴赫金的自传观念
从巴赫金对自传/传记的分析出发,梳理其关于自传的基本观念,分析它与对话理论的相互生发和相互验证关系,并从自传理论的角度进行评析.巴赫金以对话理论为依据,以自我客观化和自我审美化为基本标准,区别了自传中的各种形态,将具有对...
梁庆标
关键词:自我意识巴赫金
自我意识与身份:自传研究的新视角被引量:15
2010年
自传、自我意识与身份不可分割。自传是自我意识的结果,是自传者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认同和自我解释的方式。自传往往带有鲜明的主体色彩,其中关键之处是自传者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这决定着自传的品格与具体样式。自传研究应该返归主体,从自我意识与身份理论出发,建构新的自传诗学。
梁庆标
关键词:自传自我意识身份
“我是中国人”:香港传记中的民族身份认同
2019年
晚清以来,香港对中国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香港是20世纪前期中国革命者、爱国知识分子积蓄力量、筹备革命或逃避战乱之地,也是后来呼风唤雨、声名显赫的政商界名人大亨发达之地。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从陈君葆、许地山、陈复礼、狄娜、包玉刚、董浩云、董建华等人留存的个人自传或传记看,无论是短暂避居还是长久驻留,虽然身处不同境况,但广大香港华人都深切关怀祖国的发展与命运,特别是在一个重大、紧要问题上思想一致,即面对民族身份认同时,都发出了共同的声音:"我是中国人。"
梁庆标
关键词:民族身份认同许地山
“驯化激情,感化理性”:阿兰·布鲁姆论“诗教”艺术
2018年
阿兰·布鲁姆可被视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其教育理念与古典政治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即强调古典意识、精英化、知识与人格的整全,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训练、引导与提升,反对过度民主化或对学生的顺从,充满人文关怀与现实色彩。其独特之处在于,将文学即广义的'诗'引入到政治哲学教育过程中,以达到'诗教'的目的,其'文学教育'基本理念大致可以概括为:在驯化激情、培育理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与创造能力,在诗即文学艺术中理解人生与社会,并得以在文学艺术中表达自我,从而避免理性的过度工具化和实用化,实现教育的'诗化'及'教化'功能。
梁庆标
关键词:文学经典政治哲学
自传研究的萌生与发展:早期西方自传批评史述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传记的当代兴盛及'传记时代的来临',传记学术批评史也成为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就自传而言,西方的研究兴趣自文艺复兴时代已经开始,伴随着启蒙时代的人性论、民主化和个性意识趋势,自传写作在18世纪出现高潮,约翰生博士也开始予以重视,肯定了自传书写的真实性等特征;到19世纪,狄尔泰、布克哈特等学者从历史、哲学、文化等角度评析自传的人性与社会价值,拓展了研究视野。总体看来,20世纪之前的自传批评尚处于萌发阶段,不过,在此学术史视野中审视自传研究的自然进程,对自传写作及研究的深入发展颇有助益。
梁庆标
关键词:学术史
自传的“微观政治”式解读
2013年
自传虽是个体的自我书写,但绝不是单纯的个人话语叙事,它内在于宏大的社会政治罗网之中,只不过是以微观的方式进行的展露,因此可称之为一种'微观政治'写作。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梳理和解释:自传文类的政治性;自传修辞的政治性;自传批评的政治性。希望在此背景下理解自传,能对相关自传文本和现象给予更客观的评价,还原自传的价值。
梁庆标
关键词:自传政治修辞
福楼拜的“面相”:书信与传记的考察
<正>福楼拜的传记已有多部出版,如特洛亚、萨特、巴恩斯、李健吾等。特洛亚的传记比较客观,连笔法都模仿福楼拜,冷静而简洁。萨特的传记有其哲学意图
梁庆标
文献传递
“爱的阶梯”--阿兰·布鲁姆“政治哲学莎评”的爱欲结构被引量:1
2018年
在《爱与友爱》的中间部分,布鲁姆对莎士比亚的几部戏剧进行了"政治哲学"式解读,其根本线索是爱欲,焦点则是诗、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仔细对照可以发现,布鲁姆的莎评似乎有意模仿了柏拉图《会饮》的"爱欲"结构,不过在上升的层次上进行了某些调整。在他看来,莎士比亚主要是在与柏拉图暗中对话,以剧作重述了关于"爱欲"的自然本质的理解。不过,笔者认为,在他们"诗与哲"的古老论争背后,却隐含了内在的一致:即为冰冷的现实政治注入人性、审美与智慧,从而使政治变得柔和,或曰驯化政治。
梁庆标
关键词:爱欲哲学政治
诗哲对话中的“古怪”教授——索尔·贝娄笔下的阿兰·布鲁姆
2018年
虽然存在争议,但索尔·贝娄的《拉维尔斯坦》一书无疑是关于著名政治哲学教授阿兰·布鲁姆的传记。从'古怪'一词出发,贝娄呈现了这位好友完整、丰富而真实的人格形象与思想世界:从其'肉身性'开始,逐步推进上升到政治、哲学等公共层面,直到最后要面对的死亡问题。这一传记叙事顺序,恰恰符合布鲁姆所强调的人性的自然秩序。不过,作品又暗含了传记家贝娄与传主布鲁姆的内在对话,是'诗与哲'古老论争的现代演绎,使其处在了这一思想史链条之中。
梁庆标
关键词:爱欲
“指控”传记被引量:1
2020年
当奈杰尔·汉密尔顿说"我们如今生活在传记的黄金时代,至少西方世界如此"时[3],皮姆洛特则认为,"如今——表面上看——我们生活在传记的黄金时代",事实上,"传记的地位依然令人不安"[4],或许名曰"镀金时代"更为恰切。所以,当代英国传记家霍姆斯就承认,虽然传记是一种"英式产物",特别合乎英国人胃口,但传记家尚未被视为艺术家独立对待,图书馆还是以传主为序排列,而非传记家[5]。有意思的是,鉴于各界对传记的批评,著名传记家霍尔劳伊德主动站出来,反转了身份,代替那些反对和指控传记者向传记提起诉讼,写下了这篇《"指控"传记》(1999)。没想到的是,10年之后,传记家赫梅尔尼·李在《传记简论》中专辟一章《反对传记》(Against Biography)[6],依然在分析传记面对的各种质疑与挑战。事实上,他们未必留意的是,早在霍尔劳伊德此文10年之前,美国传记家豪尔普林已经代表传记家们发起了反攻和报复,即那篇著名的《传记家的报复》[7]。但由此足见,在漫长的历史中,在未来的发展中,传记依然必须为其生存权展开持续的斗争,与各种力量展开生死角力。或许,我们可以将深度介入"传记之战"(The war of biography)的这几位传记家戏称为当代的"传记五虎"(5H):霍尔劳伊德(Michael Holroyd)、汉密尔顿(Nigel Hamilton)、霍姆斯(Richard Holmes)、豪尔普林(John Halperin)以及赫梅尔尼(Hermione Lee),因为他们其实都是以"喜剧化"的乐观方式参与这场似乎没有尽头的"反对传记的战争"的。
钟芳梁庆标
关键词:汉密尔顿镀金时代提起诉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