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光日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铁路
  • 3篇沉降
  • 2篇地基
  • 2篇堆载
  • 2篇堆载预压
  • 2篇预压
  • 2篇施工技术
  • 2篇胶新铁路
  • 2篇复合地基
  • 2篇高速铁路
  • 2篇沉降变形
  • 1篇地基沉降
  • 1篇新管理
  • 1篇应力
  • 1篇站场
  • 1篇水压力
  • 1篇土应力
  • 1篇桩土
  • 1篇桩土应力
  • 1篇路基

机构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济南铁路局
  • 2篇北京市市政工...

作者

  • 6篇栾光日
  • 3篇王连俊
  • 2篇李懿
  • 2篇张光宗
  • 1篇高亮
  • 1篇冯震
  • 1篇陈鹏
  • 1篇刘升传

传媒

  • 3篇铁道标准设计
  • 2篇铁道学报
  • 1篇2010铁路...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施工技术创建优质客站工程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高速站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济南西站及相关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争创国优,确保部优"的奋斗目标,围绕创建优质工程这条主线,突出思想认识提高,突出管理模式创新,突出施工技...
栾光日
关键词:施工技术
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施工技术 创建优质工程——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站及相关工程建设管理实践被引量:2
2011年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高速站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协调问题多的情况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部优,争创国优"为目标,突出管理创新,突出技术创新,突出文化创新,积极探索依法合规、科学组织、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高速铁路客站工程的新路子、新办法,为又好又快推进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栾光日
关键词:京沪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高速铁路站场宽路堤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对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PHC管桩和CFG桩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宽站场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开展试验研究,监测不同宽度、不同桩型和桩长复合地基的地表沉降及分层沉降,分析沉降变形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路基宽度对沉降量和沉降曲线形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站场路基沉降-时间曲线包含沉降发展阶段(路基填筑阶段)、沉降快速发展阶段(堆载预压土至2~3个月静置期)和沉降基本稳定阶段;宽大站场PHC管桩及CFG桩复合地基在中心区附近呈现沉降洼地,而在中央区沉降洼地的两侧出现次一级沉降洼地;宽大站场PHC管桩及CFG桩复合地基附加应力较大,衰减速度慢,沉降影响深度大,30~50 m以下的地基沉降量约占总沉降的75%~85%,加固区范围内沉降量占总沉降的5%~10%。
栾光日王连俊李懿张光宗
关键词:复合地基堆载预压沉降特性
胶新铁路一次性开通100km/h技术条件的试验研究
2006年
针对胶新线一次性开通100 km/h的目标要求,对其道床、路基的施工质量状态进行了跟踪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就胶新铁路轨道、路基的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新建铁路提高开通速度的技术条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栾光日高亮陈鹏
关键词:胶新铁路开通速度
高速铁路站场咽喉区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工程实际,对站场咽喉区深厚软土大面积堆载预压下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不同位置和深度的超孔隙水压力、沉降变形以及桩土应力等参数随时间和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站场咽喉区复合地基内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大,达到峰值后消散,其变化略滞后于荷载的变化;超孔隙水压力的最大值出现在下卧层上部;在下卧层中,随着深度的增加,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站场咽喉区复合地基最大沉降发生在25m CFG桩加固区的中部,35mPHC管桩有效减小了站场中心区的沉降。主要压缩量发生在加固区底部和下卧层。站场咽喉区复合地基由路堤中心向外,桩应力、桩间土应力及桩土应力比总体呈减小趋势。在路堤填筑和预压中,站场咽喉区复合地基桩间土应力向桩传递,桩间土应力逐渐减少,桩顶应力逐渐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
李懿王连俊栾光日张光宗
关键词:复合地基堆载预压超孔隙水压力桩土应力沉降变形
路基沉降的泊松模型预测被引量:3
2004年
根据路基沉降的特点 ,即初始沉降的存在 ,使曲线不通过原点 ,而泊松曲线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特点。建立路基沉降的泊松曲线预测模型 ,通过实例验证 ,证实该方法的合理性 ,并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栾光日王连俊冯震刘升传
关键词:胶新铁路路基沉降沉降观测沉降变形路基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