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昕
- 作品数:1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可控组装可以从催化合成学到什么?
- 分子组装和合成隶属于创造物质范畴的两个不同层次,组装与合成相比涵盖对象广、体系内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作用复杂,如何有效调控组装过程及其产物显得尤为重要。若将组装与化学反应类比,我们发现在化学反应中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调控手段—...
- 王宇林海昕丁松园刘德宇陈亮雷志超范凤茹田中群
- 关键词:催化
- 金纳米粒子晶面取向生长的异种金属原子吸附引导法
- <正>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它们特殊的尺寸效应,在光学、电化学、催化、生物等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电化学和催化研究特别关注纳米粒子的晶面取向,因为不同晶面由
- 林海昕刘德宇江庆宁陈美嵩田中群
-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吸附原子金属离子
- 文献传递
- 羧酸乙酯合成研究
- 2008年
- 报道了合成苯甲酸乙酯的新方法,并对不同一元羧酸乙酯的合成进行研究.应用该方法,可使反应时间大为缩短,产率也显著提高.同时对影响反应产率诸多因素进行了探讨,找出最佳反应条件.
- 林海昕李明哲郑晓姗林敏
- 关键词:羧酸乙酯苯甲酸乙酯酯化反应
- 纳米晶体表面结构控制:过饱和度法调控原理与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纳米晶体很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表面结构密切相关,纳米晶的表面结构调控及相关理论研究是前沿和热点领域.本评述总结了非平衡态过饱和条件下纳米晶体生长热力学相关理论及其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贵金属、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等5类纳米晶体表面结构控制中的应用.从热力学推导出的"类"Thomson-Gibbs方程可以发现,晶体裸露晶面的表面能与其生长过程生长基元的过饱和度成正比.该理论揭示了过饱和度在纳米晶体表面结构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为合理设计合成具有特定表面结构的纳米晶提供了有效指导.
- 张嘉伟陈巧丽曹振明匡勤林海昕谢兆雄
- 关键词:过饱和度纳米晶
- ‘湿’化学法制备具有高指数晶面裸露的贵金属纳米晶体
- 谢兆雄林海昕江智渊匡勤田中群
- 一种新的快速组装纳米粒子的方法
- <正>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尺寸效应,性质往往与块体材料或分子大为不同,因此存在着许多应用前景,在材料科学中属于高度交叉的热门领域。若要使合成出的材料具备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可以先合成出纳
- 林海昕陈亮雷志超刘德宇任斌田中群
- 文献传递
- PFP(Pattern-Film-Particle)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SERS研究
- 刘博文任斌朱烨王翔李界明林海昕曾智聪李茂华杨志林刘守
- 关于可控组装的一些思考(一)--从催化到催组装被引量:6
- 2012年
- 分子组装的范畴和复杂性远大于合成反应,但是它们有着相同目标,即高选择性和高效率地创造新物质和制备新功能材料.因此,我们尝试将合成中广泛应用的催化概念拓展至组装研究,提出用于调控和加速组装过程的催组装(cassemblysis)的新思路.为此,我们将迄今泛用的自组装、助组装等术语重新进行规范和分类,即所有的分子组装可分为自组装和助组装.绝大多数组装属于助组装,这可进一步分为催组装、共组装和外场助组装3大类.催组装中的催组剂(cassemblyst)类似于合成中的催化剂,可在不改变总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条件下加速组装过程,催组装因此有望成为在分子以上层次高选择性且高效率地创造新物质的最佳途径.一些催组装体系在组装之后还会进一步进行化学耦联反应,由此显著提高产物的稳定性,组装与耦联总过程可称为催组联(catassemblysis).我们分别在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两个层次上,分析说明了迄今已被不自觉使用的催组装和催组联的一些典型事例,提出了光电催组装的设想,比较了与催组装关联的纳米粒子组装体系,探讨了与催组装相关的简要模型和机理.本文强调,在开展可控组装研究中,不仅要设计与合成各种新组装基元,而且要注重构建催组剂和催组联剂,发展催组装的实验和理论方法学,揭示催组剂作用于组装基元的机理,将有望推动可控组装在创造新物质和制备新功能材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王宇林海昕丁松园刘德宇陈亮雷志超范凤茹田中群
- 适用于单个金属纳米颗粒表征的单粒子显微和光谱技术
- 金银等金属纳米粒子独特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效应所产生的特殊的颜色、光热效应、以及所产生的特殊的电磁场增强效应,使其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得到了重要的应用1.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获得的消光光谱中包含纳米粒子的吸收...
- 任斌刘必聚王翔林海昕沈炜李界明林楷强
- 关键词:单颗粒金属纳米粒子
-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苯甲酸被引量:8
- 2008年
- 报道了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使用微波辐射快速合成了苯甲酸.同时对影响产率诸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后处理简单,反应15 m in产率可达86.8%.
- 江秀清林海昕林敏
- 关键词:微波相转移催化剂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