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压
  • 10篇高血压
  • 8篇自发性高血压
  • 7篇肥厚
  • 6篇心肌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4篇心肌肥厚
  • 4篇胰岛素样
  • 4篇肌肥厚
  • 4篇苯那普利
  • 3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自发性高血压...
  • 3篇左室
  • 3篇高血压大鼠
  • 2篇心肌组织
  • 2篇心室
  • 2篇心室肥厚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机构

  • 15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南京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杨霆
  • 12篇曹蘅
  • 10篇胡作英
  • 10篇杨尚印
  • 9篇俞国华
  • 5篇柯永胜
  • 3篇芮世宝
  • 3篇王安才
  • 3篇程光华
  • 2篇杨浩
  • 1篇桂常青
  • 1篇汪佑霞
  • 1篇王小庆
  • 1篇汤海
  • 1篇潘雷
  • 1篇张根葆
  • 1篇刘德蔚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2篇2005
  • 3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与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关系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心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水平。用心肌细胞横径(TDM)和心脏湿重/体重(HW/BW)判定左心室肥厚。结果:SHR的TDM和HW/BW均十分显著的高于WKY(P<0.01);心肌组织IGF-Ⅰ水平也显著高于WKY(P<0.05),且SHR心肌组织IGF-Ⅰ与TDM及HW/BW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7695,P<0.05及r=0.7871,P<0.05)。结论:SHR有明显的左心室肥厚,而组织局部的IGF-Ⅰ作为一种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生长因子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曹蘅胡作英杨霆程光华俞国华杨尚印
关键词:生长调节素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IGF-1
茶皂甙对正常大鼠血压水平影响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观察静注不同剂量茶皂甙对正常大鼠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7只雄性 SD大鼠 ,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 5 0 mg/ kg、10 0 mg/ kg、2 0 0 mg/ kg的茶皂甙 ,连续记录血压变化。结果 :注射 3种不同剂量茶皂甙后 ,大鼠血压均出现显著下降 ,其最大降压效应与药物剂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796 2 ,P<0 .0 1) ,茶皂甙的降压作用存在明显量效关系 ;且随茶皂甙剂量增大 ,其降压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药物剂量与降压作用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8991,P<0 .0 1) ,即茶皂甙的降压作用还存在剂量时间关系。结论
柯永胜杨霆桂常青张根葆刘德蔚
关键词:血压中药药理
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发生及药物干预
王安才曹蘅杨霆柯永胜杨浩芮世宝王小庆
从动物试验和临床两个方面研究了高血压性LVH的发生机理及药物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临床同步检测发现,高血压性LVH患者QTcd长,左室重量重,室性心率时常发生率高,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应用苯那普利治疗6个月,上述各项均明显改善...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动物实验药物干预苯那普利
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动物实验观察缬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14周龄的SHR分为生理盐水组、苯那普利组、小剂量缬沙坦和大剂量缬沙坦组,另用6只同龄雄性WKY大鼠对照。观察用药4周前后的血压、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对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苯那普利组比较,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明确;大剂量缬沙坦平均下降 41. 7±4. 93 mmHg,明显大于小剂量组的降压幅度 27. 7±4. 46 mmHg,(P<0.01)。 SHR与WKY大鼠比较,血浆肾素活性仅在大剂量缬沙坦组明显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大剂量缬沙坦组更为明显升高,而苯那普利组有所下降。结论:缬沙坦的降压效果优于苯那普利,苯那普利使血浆AngⅡ水平减低,而缬沙坦使血浆AngⅡ水平升高。在长期用药过程中,较高的血浆 Ang Ⅱ水平对人体的影响或对器官的影响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杨霆曹蘅胡作英俞国华杨尚印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血管紧张素
缬沙坦与苯那普利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效应的比较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应。方法将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成4组 ,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灌胃缬沙坦8mg·kg-1、24mg·kg-1和苯那普利1mg·kg-1 ,对照组和6只正常大鼠给生理盐水。结果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后血压均显著降低 (均P<0.01),以缬沙坦 (24mg·kg-1)的降压幅度最大 ,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苯那普利组的心肌细胞横径 (TDM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缬沙坦 (24mg·kg-1)组的TDM和心脏湿重/体重 (HW/BW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且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均具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缬沙坦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且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强度并不平行 ;缬沙坦 (24mg·kg-1)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较苯那普利 (1mg·kg-1)强。
曹蘅胡作英杨霆杨尚印俞国华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苯那普利
不同剂量缬沙坦单用或与苯那普利钠联合应用对SHR血压和左室心肌肥厚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AT1受体拮抗剂valsartan单用和与benazepril联合应用对SHR的降压疗效、逆转心肌肥厚作用和对RAAS、内洋地黄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 1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enazepril组、小剂量valsartan组、大剂量valsartan组和小剂量valsartan与benazepril联用组 ,另设WKY正常对照组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benazepril1mg·kg-1、valsartan 8mg·kg-1、valsartan 2 4mg·kg-1、valsartan 8mg·kg-1+benazepril1mg·kg-1,每日 1次灌胃给药 ,持续 8周。结果 :药物干预各组SHR动脉收缩压 (SBP)水平明显下降 ,尤以大剂量valsartan组和联合用药组SBP下降最显著 ;药物干预各组血浆和心肌组织肾素活性均明显升高 ;benazepril组和小剂量valsartan与benazepril组血浆和心肌组织AngⅡ水平降低 ;大、小剂量valsartan组血浆和心肌组织AngⅡ水平均明显升高 ,valsartan剂量越大 ,血浆和心肌组织AngⅡ水平升高越明显 ;随SBP水平的降低 ,心肌组织Na+ -K+ -ATP酶活性明显升高 ,而内洋地黄素水平则明显下降 ;药物干预各组LVM/BW、TDM均明显减低 ,尤以联合用药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 :不同剂量AT1拮抗剂valsartan和benazepril单用或联用均有明显的降低SHR的SBP作用 ,能明显抑制左室肥厚进展 ;
柯永胜曹蘅杨霆
关键词:近交SHR药物联合治疗左室心肌肥厚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的变化
1999年
为了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改变与自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关系,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正常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结果发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浆中含量略有增加(P>0.05),而肝脏中的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两组大鼠体内均以肝脏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最高。提示这些改变可能与心脏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高血压及其心脏病变时异常增高有关。
曹蘅杨霆胡作英程光华俞国华杨尚印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样血浆
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钠泵和钙泵的影响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Na+ K+ ATP酶和Ca2 +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雄性 14周龄SHR分为生理盐水组、苯那普利 1mg·kg- 1组、缬沙坦8mg·kg- 1组和缬沙坦 2 4mg·kg- 1组 ,每组 6只 ,并另设 6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作为对照。分析Na+ K+ ATP酶和Ca2 + ATP酶活性变化。结果  (1)SHR的心肌Na+ K+ ATP酶 1.99±0 .5 7和Ca2 + ATP酶活性 2 .2 5± 0 .4 6均低于WKY大鼠 3.4 3± 0 .6 2、4 .35± 0 .6 0 ;(2 )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对心肌Na+ K+ ATP酶活性起增加作用 ;(3)Ca2 + ATP酶活性的提高仅见于 2 4mg·kg- 1缬沙坦组。结论 SHR心肌Na+ K+ ATP酶和Ca2 + ATP酶均呈受抑状态 ,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均能改善心肌Na+ K+ ATP酶活性 ,但对Ca2 + ATP酶改善仅见于较大剂量的缬沙坦。
杨霆胡作英曹蘅王安才杨尚印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苯那普利
不同剂量valsartan应用对SHR血压和左室心肌肥厚的影响(英文)
2001年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AT1 受体拮抗剂valsartan对SHR的降压疗效及其逆转心肌肥厚作用的影响。方法18只1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小剂量valsartan组、大剂量valsartan组 ,另设WKY正常对照组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valsartan8mg·kg-1、valsartan24mg·kg-1,每日1次灌胃给药 ,持续8wk。结果药物干预各组SHR动脉收缩压(SBP)水平明显下降 ,尤以大剂量valsartan组SBP下降最显著 ;药物干预各组LVM/BW、TDM均明显减低。结论不同剂量AT1 拮抗剂均有明显的降低SHR的SBP作用 ,能明显抑制左室肥厚进展 ;
汤海胡作英杨霆
关键词:高血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肥厚
高血压基础与临床研究
曹蘅柯永胜王安才俞国华杨霆杨尚印胡作英潘雷
该项目涉及高血压基础和临床三个方面的研究:(1)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内源性洋地黄因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和内皮素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确关系;(2)对原发性高血压分期分型和合并冠心病诊断进行探讨,提出改进;...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一氧化氮冠心病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