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润强

作品数:166 被引量:31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专利
  • 6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6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食品
  • 27篇氨基丁酸
  • 20篇生产技术
  • 20篇发芽
  • 18篇大豆
  • 17篇籽粒
  • 17篇Γ-氨基丁酸
  • 15篇芽菜
  • 15篇富含Γ-氨基...
  • 14篇植酸
  • 13篇阿拉伯木聚糖
  • 13篇糙米
  • 12篇小麦麸皮
  • 12篇冷冻
  • 12篇发芽大豆
  • 11篇农产
  • 11篇农产品
  • 10篇豆芽
  • 9篇农产品加工
  • 8篇低氧胁迫

机构

  • 166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安徽科技学院
  • 3篇上海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食品药品...
  • 1篇江苏百斯特鲜...

作者

  • 166篇杨润强
  • 155篇顾振新
  • 18篇王沛
  • 14篇韩永斌
  • 14篇尹永祺
  • 14篇姜东
  • 10篇靳晓琳
  • 7篇李大婧
  • 7篇宋玉
  • 6篇郭丽萍
  • 6篇王新坤
  • 6篇仲磊
  • 6篇周婷
  • 6篇闫晓坤
  • 6篇田璐
  • 5篇吴进贤
  • 5篇刘春泉
  • 5篇樊翠
  • 5篇陈惠
  • 4篇宋娇娇

传媒

  • 24篇食品科学
  • 8篇食品与发酵工...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中国粮油学报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核农学报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饲料工业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13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17篇2020
  • 14篇2019
  • 10篇2018
  • 8篇2017
  • 13篇2016
  • 16篇2015
  • 24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Cl与CaCl_2处理对西兰花芽苗硫苷和异硫氰酸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NaCl与CaCl_2处理对西兰花芽苗中硫苷(GLs)和异硫氰酸盐(ITCs)含量以及黑芥子酶(MYR)活性的影响,从而优化出最适的盐浓度富集西兰花芽苗中的GLs和ITCs。[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GLs和ITCs含量,并通过测定MYR与底物硫苷反应后生成的葡萄糖含量表示MYR活性。用单因素试验确定NaCl与CaCl_2浓度范围,然后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出NaCl与CaCl_2处理浓度。[结果]NaCl和CaCl_2处理均显著增加西兰花芽苗中GLs和ITCs含量,但对MYR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GLs和ITCs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CaCl_2处理浓度对GLs和ITCs含量均无显著影响。174.09 mmol·L^(-1)的NaCl和10.48 mmol·L^(-1)的CaCl_2为最佳联合施用浓度,在此条件下,西兰花芽苗中GLs和ITCs含量最高,分别达到每10株含5.57μmol和3.54μmol。[结论]用适宜浓度的NaCl与CaCl_2处理西兰花芽苗可使GLs和ITCs得以富集。
田璐吴嘉琪李昕悦杨润强顾振新
关键词:西兰花芽苗NACL异硫氰酸盐硫苷
一种低植酸豆类芽菜生产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植酸豆类芽菜生产技术,其特征是以具有生理活性的豆类籽粒为原料,使用0.05%(w/v)NaHCO<Sub>3</Sub>溶液浸泡3h,然后置于发芽机中,在33℃下发芽;期间,使用16~30mmol/L C...
顾振新杨润强仲磊王新坤靳晓琳
文献传递
氯化盐处理对绿豆芽菜植酸降解的影响
2016年
为降低绿豆芽菜中抗营养物质植酸含量,探究氯化盐对绿豆芽菜植酸降解的影响,研究了KCl、Na Cl和CaCl_2处理下绿豆芽菜的长势、植酸酶活性及植酸含量的变化,筛选了具有降植酸效果的氯化盐并优化了浓度组合。结果发现,NaCl和CaCl_2能够促进植酸降解同时促进绿豆芽菜生长;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6 mmol/L Na Cl和6 mmol/L CaCl_2降植酸效果最佳,且Na Cl和CaCl_2促进植酸降解作用有叠加效应。响应面法优化得到Na Cl、CaCl_2浓度分别为1.68 mmol/L和6.40 mmol/L时,植酸含量降低至8.04μg/株,为对照的10.84%。
闫晓坤靳晓琳杨润强顾振新
关键词:植酸酶
一种富含GABA的冻干豆芽汤料生产工艺及其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GABA的冻干豆芽汤料生产工艺及其产品,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以富含GABA的大豆芽菜为主要原料,辅以荠菜、香菇、胡萝卜和鸡蛋,经挑拣整理、热水烫漂、冷却沥水、复配混匀、调味轻渍、冷冻干燥和防潮...
顾振新宋玉尹永祺杨润强
文献传递
发芽对不同品种糙米γ-氨基丁酸及酚类物质累积的调控作用
2024年
发芽可激活种子的内源酶,增加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酚酸等功能成分含量。该研究以粤秀优197、万象优197、泰丰优197等12个糙米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30℃黑暗催芽36 h后GABA与酚类物质合成情况,分别筛选GABA与酚类物质含量上升的品种,探究其相关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糙米经发芽后GABA和总酚含量变化不同。万象优197、泰丰优197、万象优111、上两优798和莲玉香2号5个品种糙米的总酚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25.97%~178.53%,其中上两优798提高幅度最大。对香豆酸和丁香酸是糙米中主要的酚酸类型,分别占糙米总酚酸的12.37%~43.31%和21.80%~62.08%;然而,不同品种的发芽糙米中酚酸的组成及其含量存在差异。萌发提高了糙米中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inolyase,PAL)、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ic acid-4-hydroxylase,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等活力,从而实现了GABA和酚类化合物的累积。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发芽糙米提供数据支撑。
汪昱柯王冕王晓晴宋世钰谢翀蔡敬敬胡标林杨润强
关键词:糙米发芽酚类物质Γ-氨基丁酸
真空冷冻干燥不同升温程序对蓝莓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不同真空冷冻干燥(FD)程序中的温度设定影响果蔬干制品的感官和营养品质。为获得蓝莓FD较优程序,本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探究蓝莓热力学特性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水分分布及含量变化,以收缩率、花青素含量和质构品质为指标,探究5种FD不同升温程序对蓝莓脆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蓝莓共晶点、共熔点和Tg无显著变化;随着蓝莓含水率的降低,其Tg升高,蓝莓中的自由水先转换为不易流动水,随后不易流动水转换为自由水和结合水。FD不同程序设定下,蓝莓脆粒的收缩率、色泽、感官和营养品质变化显著(P<0.05)。程序2干燥后蓝莓脆粒的收缩率最小,程序1干燥后蓝莓脆粒的脆性最大,程序5干燥后蓝莓硬度最大;程序4干燥后蓝莓△E值最大,程序1干燥后蓝莓脆粒的维生素C(Vc)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较高。综合考虑,确定较优FD程序为程序2:0℃(2 h)→5℃(2 h)→10℃(2 h)→20℃(2 h)→30℃(2 h)→40℃(2 h)→50℃(12 h)。本研究结果为蓝莓脆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于蕊杨慧珍李大婧肖亚冬聂梅梅刘春菊杨润强金鹏
关键词:蓝莓真空冷冻干燥超声共晶点
一种利用芽苗源黑芥子酶水解菜籽粕硫代葡萄糖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芽苗源黑芥子酶水解菜籽粕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的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利用发芽富集油菜籽黑芥子酶并提高其活性,再将黑芥子酶粗提后加入菜籽粕中水解硫苷,以得到低硫苷含量的菜籽粕。本发...
杨润强闫丽华谢翀王沛顾振新
一种基于多酚改性的环保型食品包装膜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酚改性的环保型食品包装膜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包装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以小麦麸皮为主要原料,经阿拉伯木聚糖(AX)提取、铸膜,得到AX基膜;通过多酚与金属离子配位、多酚氧化交联,以及纳米二氧化硅固定构筑微...
王沛王光正陈敏顾振新杨润强姜东
高等植物体中植酸合成、代谢及其生理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对植酸及其存在形式、代谢、调控及在高等植物内的生理作用作了介绍。
靳晓琳王新坤杨润强仲磊顾振新
关键词:高等植物植酸生理作用
孵育法富集麦胚多肽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6
2010年
对孵育法富集麦胚多肽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孵育时间、温度、孵育液pH值及液料比对麦胚孵育液中多肽含量有显著影响。采用Design Expert中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上述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当孵育时间6h、孵育温度49℃、孵育液pH3及液料比10:1(mL/g)时为最佳组合,麦胚孵育液中多肽含量高达88.46mg/g,是原料麦胚的2.98倍。
杨润强龚小峰顾振新吴志坚
关键词:麦胚孵育肽含量蛋白酶活力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