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一 作品数:123 被引量:34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含硫原油加工中新型中和缓蚀剂的应用 被引量:2 2004年 分析了SF 12 1B和BZH 1两种新型中和缓蚀剂对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含硫原油的常减压塔顶的缓蚀效果。这两种缓蚀剂与氨水复配使用能降低生产成本 ,但要严格控制缓蚀剂与氨水的加注量 。 陈伟军 杨敬一 杨仁海 徐心茹关键词:含硫原油 中和缓蚀剂 氨水 常减压蒸馏装置 防腐措施 用于轧钢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的再生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轧钢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的再生设备和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加料单元;加热单元;过滤除杂单元,过滤除杂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磁过滤器;热-化学处理单元,其对加热后且经过过滤的废乳化液进... 王林 杨敬一 樊雪英 徐心茹 金卫娟 李少萍 周卫琴 熊星文献传递 用于轧钢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的再生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轧钢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的再生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加料单元;加热单元;过滤除杂单元,过滤除杂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磁过滤器;热-化学处理单元,其对加热后且经过过滤的废乳化液进行... 王林 杨敬一 樊雪英 徐心茹 金卫娟 李少萍 周卫琴 熊星文献传递 催化裂化油浆水洗脱固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加入破乳剂水洗的方法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的固体颗粒,选用性质相近的模型油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发现,50℃条件下,加入100 mg/L破乳剂时,油水界面张力由37.5 m N/m降低至26 m N/m,即破乳剂显著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同时由全功能稳定性分析可知,破乳剂的加入加速了背散射光的降低,加速了乳状液颗粒之间的聚并。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光谱和凝胶色谱对破乳剂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将此破乳剂用在油浆中,在去离子水质量分数为16%,破乳剂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脱水率即可达到90%以上,并且油浆灰分质量分数也由原来的0.26%降到了0.02%,取得很好效果。 张洪莹 杨敬一 徐心茹关键词:催化裂化油浆 破乳剂 灰分 矿粉微粒制备Pickering乳液降低原油乳状液黏度的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一种价廉易得的S115型矿渣微粉和羧乙基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协同稳定航煤-水乳状液,制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状液,室温下30 d后乳化指数大于95%,表明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采用粒度分析、Zeta电位、界面张力及流变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稳定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渣颗粒吸附于油水界面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协同形成单层或多层颗粒膜,增加了Zeta电位和黏弹性,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导致其稳定性增加。将制备的Pickering乳状液用于稠油乳状液的降黏,结果比不含固体颗粒的普通乳状液具有更好的降黏效果。 朱志强 杨敬一 徐心茹关键词:矿渣 纤维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一种冶金基碳酸根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冶金基碳酸根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将冶金渣进行硝酸酸解,对其酸解滤液进行pH调节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除铁后对滤液与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进行双滴定获得水... 王林 杨敬一 严志平 徐心茹 陶茂林 何志兰文献传递 含硫含酸原油炼制过程中的塔顶防乳化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硫含酸原油炼制过程中的塔顶防乳化装置,包括:通过管线和管线中的控制阀依次连接的防乳化剂母液泵、防乳化剂储罐和防乳化剂注入泵,其中,防乳化剂注入泵通过管线分别连接至原油炼制设备的初馏塔顶、常压塔顶和减压塔... 姜立 杨敬一 张晓辉 徐心茹 陈建国 刘艺 陈军文献传递 一种冷轧乳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乳化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冷轧乳化液包括充分混合的油相和水相,所述油相包括再生润滑油和占所述冷轧乳化液的质量分数为4%-8%的乳化剂,所述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3.5-5;所述水相包括水和占所述冷轧乳化液... 杨敬一 徐心茹 赵超文献传递 含硫含酸原油炼制过程中的塔顶防乳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硫含酸原油炼制过程中的塔顶防乳化装置,包括:通过管线和管线中的控制阀依次连接的防乳化剂母液泵、防乳化剂储罐和防乳化剂注入泵,其中,防乳化剂注入泵通过管线分别连接至原油炼制设备的初馏塔顶、常压塔顶和减... 姜立 杨敬一 张晓辉 徐心茹 陈建国 刘艺 陈军文献传递 胶质对沥青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20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胶质与沥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沥青质稳定性的影响,在分析表征沥青质和胶质的平均结构单元并计算溶解度参数的基础上,向沥青质模型油(沉积物计为AS沉积物)中分别加入胶质NBR和胶质VRR得到AS+NBR沉积物和AS+VRR沉积物,通过分析沉积物颗粒粒径分布,考察反映胶质对沥青质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沥青质的芳香性最强、溶解度参数最大(20.61 MPa 12),胶质VRR的芳香性和溶解度参数(17.80 MPa 12)高于胶质NBR;在沥青质模型油中,随着胶质VRR浓度的增加,沉积物颗粒粒径减小,而胶质NBR的加入并不能使沉积物颗粒粒径变小,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000 mg L时,沉积物颗粒粒径反而增加。3种沉积物的热重、凝胶渗透色谱(GPC)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胶质与沥青质之间存在缔合作用,使沉积物芳香片层厚度和直径减小、层间距增大,芳香片层数减小;3种沉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S沉积物>AS+NBR沉积物>AS+VRR沉积物。因此芳香性强、溶解度参数接近沥青质的胶质VRR能更好地分散稳定沥青质,使得沉积物颗粒粒径变小、石墨化程度减弱,从而不易沉积和结焦。 刘广豪 徐心茹 袁佩青 杨敬一关键词:沥青质 胶质 溶解度参数 稳定性 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