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红

作品数:2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3篇地理
  • 9篇教学
  • 5篇学科
  • 4篇德育
  • 4篇教育
  • 3篇地理教学
  • 3篇理教
  • 3篇高中地理
  • 2篇学科德育
  • 2篇试题
  • 2篇文化
  • 2篇问题式
  • 2篇问题式教学
  • 2篇旅行
  • 2篇课程
  • 1篇大学生
  • 1篇代课
  • 1篇单元教学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规范

机构

  • 2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1篇杨建红
  • 3篇李亦秋
  • 2篇杨广斌
  • 1篇周秋文
  • 1篇胡馨月
  • 1篇胡馨月
  • 1篇周旭
  • 1篇钟九生
  • 1篇罗娅

传媒

  • 7篇中学地理教学...
  • 4篇地理教学
  • 4篇中学教学参考
  • 2篇地理教育
  • 1篇当代电视
  • 1篇电影评介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中小学教材教...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0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考地理试题中人地协调观的考查特点分析──以2016-2020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为例
2021年
近年,考查“人地协调观”的试题在高考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文章以2016—202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为例,从考查水平、试题情境、试题结构、考查思维四个方面分析高考地理试题中人地协调观的考查特点。
姚彩霞杨建红李亦秋杨广斌
关键词:高考地理
论电视娱乐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2013年
电视艺术具有认知功能和娱乐功能,因此,欣赏电视艺术既能满足受众把握世界的“功利性”学习需求,又能满足受众“无功利”的审美需求。我们在充分认识电视艺术娱乐功能积极引领作用的同时,更要清醒体察当前电视艺术“娱乐化”现象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因为“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_旦电视艺术片面地以“娱人’为目的,势必对广大电视观众尤其是高校青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抗阻高校青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杨建红
关键词:电视娱乐化大学生高校电视艺术片娱乐功能审美需求
论影视艺术的思政策略
2023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杨建红王景琰
关键词:科技强国自立自强影视艺术教育强国立德树人人才强国
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内涵与基本环节被引量:3
2023年
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作为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地理教学的研究热点。建构主义学习、大概念、核心素养、表现性评价、深度学习、逆向教学设计、科学—写作启发式教学设计等教学思想赋予了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丰富的理论内涵,并为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学理支撑。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为组织单元、单元主题/课时、单元目标、单元评价、单元学习、作业检测、学后反思。
张航杨建红
关键词:单元教学
地理教学中学科融合的深层意蕴被引量:2
2023年
学科教育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时代转向,促使了学科融合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兴起与发展。学科融合教育的本质是基于本学科育人规律,有层次、有重点、有深度地吸收和整合其他学科教学资源,进而促进本学科教育的优质化发展。学科融合教育应从“浅层融入”走向“深度融合”。地理学科属性决定了地理教学中进行学科融合教育的优势。对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梳理了地理教学的逻辑,并分析了地理教学中的学科融合机制。
张航杨建红
关键词:地理教学建构主义
基于SOLO理论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新课程标准对问题式教学中问题间内在逻辑性的要求,以SOLO理论为基础设计问题式教学的问题链,并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例设计问题式教学案例,从思维进阶角度探究SOLO理论在问题式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姚彩霞杨建红李亦秋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以惠水好花红民歌文化研学为例
2023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内容载体。文章依托好花红民歌文化,聚焦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从研学目标、研学路线、研学准备、研学任务及活动、研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好花红民歌文化形成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理解保护地理环境与传承好花红民歌文化的重要性,以期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人价值。
陈远松杨建红张航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本质、价值与路径被引量:3
2023年
新时代劳动教育背景下,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劳动素养,实现地理教学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价值体现在: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地理教学综合育人功能的实现。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路径为:基于地理教学逻辑,在保障地理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在多样化的地理教学方式中提升劳动育人质量。
张航杨建红韩碧勇
关键词:地理教学劳动教育
德育渗透下的项目式地理研学活动设计——以贵州福泉市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选择贵州福泉市作为研学地,以“寻访故里福泉,领略福地风光”为主题设计项目式研学活动方案,并探索在项目式地理研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路径。主要从研学路线规划、主题确定、研学任务驱动和成果及评价等设计环节落实德育渗透,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期为研学旅行德育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罗太敏杨建红姚彩霞
关键词:德育项目式学习
贵州高原山区正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正负地形可通过源汇过程对水、土资源进行再分配,影响山区的人口分布。获取正负地形数据,运用6个指标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贵州高原山区正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①贵州高原山区的正负地形结构异质性明显。蚕食度、深切度、平均粗糙度比、形状指标、匀度指数、破碎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07、371m、1.01、3.40、325和3.34,表明正地形被负地形蚕食明显、切入深度大,正、负地形的粗糙度基本相当,正负地形景观斑块呈现形状不规则、面积不均匀的破碎状态。6个正负地形指标中,匀度指数的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为90.43%;平均粗糙度比的变异性最小,变异系数为1.06%;②贵州高原山区的人口分布不均匀性突出。人口累积达到40%时,累积面积百分比为14%;人口累积达到80%时,累积面积百分比约为50%;③6个正负地形指标中,蚕食度和深切度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蚕食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深切度与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成果为研究地形条件的人口影响提供补充,并为贵州高原山区人-地关系协调和土地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罗娅杨建红周秋文周旭钟九生胡馨月胡馨月
关键词:人口分布人-地关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