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姝
-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云南白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对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的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在CCl4所致小白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中,分别应用小剂量和大剂量云南白药水剂治疗,观察肝组织脯氨酸羟化酶活性、脯氨酸及羟脯氨酸含量和肝细胞变性、坏死、胶原纤维增生等指标的变化,图像分析测定肝组织胶原纤维相对面积。结果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分别与正常组及肝纤维化对照组比较,脯氨酸羟化酶活性、脯氨酸及羟脯氨酸含量、胶原纤维相对面积、肝细胞变性、坏死、胶原纤维增生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比较,肝组织学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云南白药对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有较明显的量效关系。
- 张渊智张志芳张帆赵斌高燕云高慧芳虞弘杨姝
- 关键词:脯氨酸羟脯氨酸肝纤维化
- 肠镜在老年性下消化道出血及肠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肠镜在老年性下消化道出血及肠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性下消化道出血并行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查结果显示,发病率前3位依次是肠癌(31%)、肠息肉(21%)、感染性腹泻(15%)。其中96例明确病灶部位,主要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结论分析老年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为肠癌,病变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肠镜用于检测和诊断老年性肠癌准确性高,且使用相对安全,是检测肠癌的首选。
- 杨姝
- 关键词:肠镜肠癌
- 氨培养胎鼠神经细胞钙离子浓度变化与凋亡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在氨作用下钙离子浓度变化与凋亡的关系,探讨氨毒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胎鼠神经细胞7 d,实验分组为对照组、低氨组和高氨组;分别作用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神经细胞凋亡比率,用Fluo-3/AM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对照组神经细胞有少量凋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正常,随着NH4CL浓度的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神经细胞凋亡增加.低氨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氨组和低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相关.
- 陈学平罗志刚曹丽玲杨姝张琳英高燕云杨晋辉唐映梅
- 关键词:神经细胞凋亡钙离子
- 经鼻空肠管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2例
- 2010年
-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为经鼻空肠管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对照组20例,为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白细胞计数、CRP值、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空肠管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经济实用。
- 程思根赖苇杨姝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鼻空肠管中西医联合治疗
- 个体化精准选择内镜治疗方案对肝硬化患者安全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究应用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endoscopicinjection sclerotherapy, EIS)、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esophageal varix ligation, EVL)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3种手术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EVL组、EIS组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组,每组30例,对比各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止血率、再发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止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其他两组更长,EVL组远期再发出血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3%(16/30),高于EVL组的30.0%(9/30)和EIS组的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8,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来说,开展EVL和EIS的效果更为显著,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的手术时间长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张虹雨冯燕杨姝何蓓何丽香师娟罗志刚曹丽玲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D_(58)与肝细胞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D58与肝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8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对照者的红细胞CD58,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胆碱酯酶(CHE),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D58和TBI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LB、CHE较对照组低;红细胞CD58升高与ALB(r=-0.658)、CHE(r=-0.582)呈负相关(P<0.01),与TBIL(r=0.490)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红细胞CD58高表达与肝细胞功能受损存在相关性。
- 杨晋辉赖苇尤丽英罗志刚张宇民杨姝
- 关键词:肝硬化肝细胞功能
- 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应用评价和变异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对变异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住院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满意度进行比较,对临床路径组的变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25例进入临床路径患者中117例完成临床路径(93.6%),8例因变异退出临床路径(6.4%),变异因素中以医生因素所致变异发生率最高(32.42%)。结论:急性轻症胰腺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异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变异并不影响临床路径的继续完成,但必须对可控制变异因素进行整改,促进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和改进。
- 陈学平罗志刚曹丽玲程思根杨姝张琳英高燕云虞弘冯燕
- 老年肠梗阻84例临床诊疗与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龄肠梗阻中不同因素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平均年龄≥60岁的高龄肠梗阻病患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病后36 h内就诊者17例,发病后36 h^7 d内就诊者62例,发病7 d后就诊者5例;保守治疗40例,其余44例为治疗5 d后仍无效者改行手术治疗。结果 36 h内就诊组总有效率94.11%,36 h^7 d就诊组总有效率90.32%,7 d后就诊组总有效率20.00%,P<0.05。结论通过实行全面的治疗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与治疗时机,对于提高老年肠梗阻疗效具有极具重要的意义。
- 杨姝
- 关键词:肠梗阻临床诊治预后
- 性别对HNPCC家系中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风险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性别对HNPCC家系中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累积风险度的影响。方法对14个HNPCC家系的94例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采用Kaplan-Meier法、Cox风险比例模型和对数秩检验等方法估计种系突变携带者分别在30岁、40岁、50岁、60岁等时的患癌累积风险度及分析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随年龄的增大明显增高,男性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肿瘤、结直肠癌等的风险度明显高于女性(P<0.01),但在60岁时两者基本趋于一致,均达90%以上;男性与女性携带者发生胃癌的累积风险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风险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与HNPCC家系中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尤其是结直肠癌)风险度密切相关,但中国人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年龄较西方人提前;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无明显差异。
- 张渊智张志芳盛剑秋李世荣张帆任艳敏杨姝高慧芳冯燕
-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
- 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治疗中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耐药性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究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对不同种抗菌药物耐药问题的研究.方法选取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接诊出现消化道症状且经胃镜检查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给药不同分为A、B、C 3组,A组80例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80例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80例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3组患者治疗10 d后通过胃镜从患者胃窦取2块胃粘膜组织,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及E-test测试,观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个体对不同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甲硝唑耐药率为51.25%(54/80),明显高于B组、C组,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0%,明显高于B组与A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B组、A组,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中,甲硝唑耐药性较高,阿莫西林耐药性最低.
- 程思根罗志刚刘德华杨姝
-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敏感性甲硝唑克拉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