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凤
- 作品数:43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砷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砷含量(GB/T5009.11-2003)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以评定测定结果的质量,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方法GB/T5009.11-2003,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计算不确定度各分量。结果:食品中砷的AFS测定中,当砷含量为0.408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4 mg/kg(k=2)。其中回收率对测量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结论:此方法适用于评估AFS测定食品(只针对以重量计的试样)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
- 杜洪凤朱岚张坤
-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谱食品砷不确定度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对甲苯磺酸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对甲苯磺酸的方法。方法利用浸渍超细玻璃纤维滤纸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以及蒸气态对甲苯磺酸,异丙醇-水洗脱,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方法检出限1.0μg/ml、定量下限为3.3μg/ml。测量范围0μg/ml~1 000μg/ml,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其回归方程斜率(Mean±SD)为0.4821±0.0112。精密度:每张滤膜含100μg、500μg、2 500μg对甲苯磺酸时,连续5 d 6次测定,其日内精密度(RSD)为1.9%~2.7%,日间精密度为2.3%~2.6%。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1.6%~102.8%之间。超细玻璃纤维滤纸采集气溶胶态对甲苯磺酸的平均采样效率为95.7%、浸渍超细玻璃纤维滤纸采集蒸气态对甲苯磺酸的平均采样效率为95.2%。样品用异丙醇∶水(2∶98,V/V)洗脱,其洗脱效率大于97%。(浸渍)超细玻璃纤维滤纸采集对甲苯磺酸,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 d。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较低的检出限,较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能满足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对甲苯磺酸浓度的测定要求。
- 杜洪凤游钒沈月华汪良枢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工作场所空气对甲苯磺酸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居住区大气砷化物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建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居住区大气中砷化物的方法。方法利用浸渍微孔滤膜采集居住区大气中蒸气态以及气溶胶态砷化物,酸消解或微波消解;活性碳采集居住区大气中气砷化氢以及蒸气态等砷化物,酸性溶液解吸。在最佳仪器、反应条件下测定。结果方法检出限0.16μg/L,方法检测下限0.53μg/L。线性范围0ng/mL~30ng/mL(As),相关系数0.9998。精密度:测试液砷浓度为3.0μg/L、15.0μg/L、27.0μg/L(As)时,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5.5%、3.9%和1.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7%~101.5%之间。活性碳管采集砷化物的平均采样效率为93.7%(RSD2.7%)、盐酸溶液(2+8)解吸的平均解吸效率为93.1%(RSD2.9%)。浸渍微孔滤膜和活性碳管采集砷化物,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d。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较低的检出限,较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能满足居住区大气中砷化物浓度的测定要求。
- 杜洪凤沈月华游钒
-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谱砷化物
- 工作场所空气评价监测中化学毒物采集的质量控制
- 本文简要论述了正确使用空气采样器及空气收集器是做好采样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保障、现场调查是做好采样过程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正确的采样方式是采样过程质控的核心以及合理的采样方法是保证高采样效率的关键。
- 杜洪凤谢碧俊杨长晓
- 关键词:空气质量环境监测化学毒物
- 文献传递
- 四川某垃圾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四川某垃圾发电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结果对该企业总粉尘浓度、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物、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铅烟、铬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汞蒸气、氯乙烯、二噁英、苯、甲苯、二甲苯、噪声、工频电场、高温24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电焊烟尘合格率92%,噪声检测合格率79%,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企业应制定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完善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确保设备、管道完好无损,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 杜洪凤沈月华曹霞
- 关键词:垃圾发电职业病危害因素
- 某电冶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确定某电冶企业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结果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设备布置、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照度、微小气候进行检测,镍、铅(尘)、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三氧化硫、硫酸、氢氧化钠检测结果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超限值率为:铅(烟)12.5%,二氧化硫10.5%,粉尘11.1%,高温22.2%,噪声22.2%,照度100%,微小气候42.8%。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基本能满足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要求。
- 沈月华杜洪凤徐涛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 氘灯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尿锰的方法探讨
- 目的:通过试验氘灯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锰的条件,对方法进行优化。
方法:直接进稀释尿样(1+5)于石墨炉中,使用不同的基体改进剂,优化仪器及试验条件,氘灯校正测定吸光度,试样与工作曲线比较定量。
...
- 杜洪凤沈月华潘磊
- 关键词:尿液检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文献传递
- 氘灯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尿锰方法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优化氘灯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法测定尿锰的条件。方法直接进稀释尿样(1+5)于石墨炉中,分别用硝酸镁、氯化钯、磷酸二氢铵、氯化钯-抗坏血酸、氯化钯+TritonX-100等基体改进剂,优化仪器及试验条件,氘灯校正测定吸光度,工作曲线法定量。结果使用硝酸镁(1.5g/L)作为基体改进剂,与氯化钯、磷酸二氢铵、氯化钯-抗坏血酸、氯化钯-TritonX-100相比,有相对较高的吸光度/背景吸收比、较小的吸收半峰宽、较高的灰化温度、较低的原子化温度。硝酸镁(1.5g/L)用量为8μL~15μL,背景信号基本恒定,灰化温度小于1300℃、原子化温度大于1700℃。线性范围0~20μg/L,直线回归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为0.4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12%(10μg/L,11次);加标回收率为97.3%~107.0%。结论氘灯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锰时,使用硝酸镁作为基体改进剂,效果较理想,能满足检测的需要。
- 杜洪凤沈月华潘磊
- 关键词:尿锰石墨炉原子吸收
- 卫生检验标准方法中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现状被引量:2
- 2007年
- 自1983年世界第1台商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在北京地质仪器厂(海光公司)诞生以来,经历了几代技术革新,原子荧光分析技术目前已经相当成熟,灵敏度高、干扰少,已经成为医药、卫生、环保、地质、冶金等领域As、Sb、Bi、Hg、Sn、Se、Te、Cd、Ge、Pb、Zn等11种元素方便、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这些元素大多是卫生检验中常规测定项目,目前As、Sb、Hg、Sn、Se、Ge、Pb、Cd、Te等元素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都纳入国家卫生检验标准中,本文就卫生检验中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标准方法和现状作一综述。
- 杜洪凤张坤
- 关键词:卫生检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 某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某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取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粉尘岗位合格率为84.0%,检测点合格率为55.0%,噪声岗位合格率为92.8%,高温岗位合格率为100%,工频电场检测点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项目对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 沈月华杜洪凤
- 关键词:水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